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存在主义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它既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内部的一种哲学主流,又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灵感的一个主要来源。存在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对人本主义心理学走上第三条道路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存在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对人性的本质做了积极的深入的研究,成为当今社会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流派。本通过探讨存在主义、存在主义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各家各派的思想和理论,揭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起源以及流变。  相似文献   

3.
人文主义心理学的哲学根源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19世纪中后期的非理性哲学与唯意志哲学、20世纪初的现象学与存在主义哲学.人文主义心理学脱离哲学之后,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脉络与流派,分别是早期的意动心理学、中期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存在主义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以及后期的积极心理学和后现代心理学等.这些派别在共同的人文核心上提出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路线、研究内容,促成了一个心理学的人文主义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4.
积极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末的美国,是西方心理学近10年来新出现的研究取向,其产生的社会背景、理论基础及研究内容等都与存在主义有深刻联系。存在主义作为一种新的人本主义思潮,对人的生存方式、对于社会制度有独特认识,存在主义本体论对于积极心理学治疗也产生有重要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存在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舞台上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流派之一,对于西方心理学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指导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人的存在为本体论;主张以现象学或解释学的方法达到对人内心世界的理解;关于人的发展,人的生命意义的描述对心理学发展带来了新启示,引起心理学家对主流心理学方法论的反思,促进了心理学方法论的重构。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菲兹杰拉德名著《夜色温柔》的分析,针对国内评论界对作品的某些解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并借用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悲剧美学理论和弗洛伊德心理学阐释了对于小说的主题、悲剧性和叙事手法的几点新解读。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了解存在主义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思想及特征,阐明两者的关系及作用,使人们在了解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根源的基础上,寻找其可资借鉴的现实意义,并把它更好地引入到现代心理治疗中。  相似文献   

8.
存在主义是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哲学基础。通过对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罗杰斯、罗洛·梅等人思想体系的剖析,可以发现,存在主义对他们产生了深远影响,其表现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应把人的主观经验世界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健康人的内在意识经验,人性发展具有建设性倾向;第二,以来访者的真实存在为中心,采用问题中心的方法,帮助人...  相似文献   

9.
述存在主义与存在主义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在主义是带有强烈个人主义色彩的危机哲学,反映了当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发展的失衡及其对人的消极影响。它对理性的逆反表明了现代科技发展的负面效应,为克服人的异化倡导人的主观性贯穿于存在主义哲学始终。存在主义哲学对教育没有提出系统的理论,但其思想代表了现代人本主义思想,对教育思想发起极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10.
罗杰斯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心理学理论继承了哲学上的人道主义和存在主义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关注,强调以人为中心,培养完整的人,并相信任何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潜能,  相似文献   

11.
解释学与西方心理学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解释学对人文科学心理学、存在心理学以及心理学的后现代转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解释学视人的心理和行为为解释的文本,使对意义和价值的理解进入心理学,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视野,丰富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并使人文科学心理知识的合法性得到确立。然而,解释学并非完善,这就造成了其在西方心理学中运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与哲学的关系问题是心理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问题,两者的关系随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地变化.在心理学诞生之前,心理学包含在哲学之中,是哲学研究的组成部分.在心理学诞生之后,一直受到各种哲学思想的影响,同时心理学也以它丰硕的研究成果和独特的学术智慧给哲学提供理论养分和方法论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论文探讨了德育心理学及其哲学的核心问题。本论文从哲学、道德哲学和道德学、教育哲学和教育学、心理哲学和心理学、生理哲学和生理学诸方面探究了德育心理学的相关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了德育心理学及其哲学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生命哲学是一种把生命作为宇宙本源的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直接渊源于叔本华、尼采的意志主义,代表人物主要有狄尔泰、齐美尔和柏格森。生命哲学作为一种早期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潮与很多人文主义取向的心理学流派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理解"的心理学--诠释学对心理学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哲学的诠释学转向是当代西方哲学最重要的思想变革,诠释学强调对话与理解,认为理解是个体的存在方式,它给心理学研究带来了重要的影响。理解的心理学不同于说明或解释的心理学,它不追求对心理的形式化解释和抽象化研究,而是强调研究的对话性、参与性和现实性。这将是心理学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心理学脱离哲学母体而诞生,便选择了实证主义作为自己的方法论,力图向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看齐,排斥哲学对自己的指导意义而陷入困境。随着实证主义的衰落,理论心理学兴起,哲学在心理学中的合法地位必将得到承认和巩固。  相似文献   

17.
Until recently teacher education in England has always contained a ‘philosophical’ element – to do with what education is for in the light of human nature. The paper traces its history since 1839, through inspirational approaches – based first on religion and later on psychology – to the critical approach of R S Peters and his colleagues in the 1960s. It then looks at the existential crisis faced by this kind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after changes in education policy in the 1980s; and at ways it has found of overcoming it – at the expense, however, of partially turning away from its earlier raison d’être in teacher education.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a discussion of what would be needed for it to resume its old role.  相似文献   

18.
尽管传统上心理学家只推崇一个人(即心理学创始人威廉·冯特)和一个日期(即心理学的创建年1879年)。但是仅仅把冯特囿于心理学单一视阈来考量,势必造成冯特在更广阔学术范围内的建树被遮蔽。倘若对冯特进行一次真实的学术的本色还原,那么冯特的贡献,更多体现在哲学方面,心理学仅仅是其宏大哲学建树的一个注脚。  相似文献   

19.
梁漱溟在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上 ,以形而上学的方法 ,由人生探求人心 ,涉及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心理的实质及人类心理的基本特征等心理学的基础理论问题。他使扬弃了哲学的心理研究 ,重新从哲学的角度思考人类心理问题 ,是对我国心理学发展阶段的重要补阙 ,并在研究对象及方法论上给心理学研究以重要启示 ,闪耀着心理学的哲学之光 ,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哲学心理学  相似文献   

20.
教育学与心理学都滋生于哲学的土壤,同样经历了"伪科学"的命运.选今为止,教育学与心理学工作者为使教育学、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进行着不懈地努力.关于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学科性质问题,教育学主要存在着自然科学化和社会科学化的两种趋向;心理学主要存有自然科学化、社会科学化和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化三种倾向.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结合的产物,可据皈依的对象不同分为"姓教"的教育心理学与"姓心"的教育心理学,前者强调将心理学的原理应用于教育,实为"心理教育学"后者强调研究学校教育情景中的心理现象,是名副其实的"教育心理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