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归纳整理、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颁布的清末至建国前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和社会历史背景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总结出20世纪前50年的体育课程目标的历史分期、基本特征和价值取向,这对于研究我国在这一时期体育课程目标的引进与发展具有历史意义和借鉴价值,为我国当前进行的体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日两国百年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目标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中日两国百年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目标进行比较研究,明确中日两国百年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目标的发展历程和演变特征.提出:应学习和借鉴日本的先进经验,加快我国体育基础教育的改革步伐.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体系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对新中国成立50年的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的建立和发展进行了历史回顾与总结,从理论上探索了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建立的时代背景。对现行的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体系提出了几点思考,以及建立符合21世纪发展趋势的中小学衔接的体育与卫生相结合的课程目标体系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钱杰  姜同仁 《四川体育科学》2005,(2):100-102,106
本文以研究21世纪高校体育课程目标为目的。通过对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科学定位,系统地对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文化修养水平,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态度和能力、发展个性、激发大学生潜在创造力的闪光点等进行了理论性研讨。并围绕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这一课程总目标,提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改革势在必行,体育文化教育应注意实效,心理教育应贯穿体育教育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5.
对美国SPARK课程与我国现行体育与健康课程进行比较,分析了两类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学习评价这4个方面上的差异,旨在为我国开展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实施新课标以来,对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好课”的判断不一,原因是体育课程缺乏基本规定性,判断忽略了前提、过于主观和体育学科发展的不成熟.认为“好课”判断需在分清课的类型基础上,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运用、教学效果等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7.
体育课程目标对一个国家的学校体育发展具有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其目标内容既要体现社会需要和个体发展要求,又要符合体育教育学科的特点。本文在对建国以来我国体育课程目标内容和演变过程分析回顾的基础上,旨在寻找出更加符合社会需要和学生全面发展的中学体育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8.
关于构建初中体育课程目标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健  潘明 《体育与科学》2000,21(6):48-51
课程目标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预期结果,体育课程目标是各个时期教育思想、价值观念和对体育教育功能认识的反映。本文在对建国以来我国体育课程目标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课程理论,探讨了构建初中体育课程目标的基本理念,并据此提出了构建初中体育课程目标体系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60年历程的回顾,明确了在课程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绩;教学思想转变为"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更加强调"三维健康观";同时指出在新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中存在体育课程目标泛化与均衡化、体育课程内容设置与开发原则不明确、弱化了传统接受式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等问题.提出应进一步统一思想,认真对新体育课程标准进行解读;加快高校师资培养与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接轨;并对新课程标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补充.  相似文献   

10.
利用文献资料、比较研究和逻辑分析方法,从课程目标、课程的结构与内容、课程的实施及课程评价四个方面对建国以来我国大学体育课程发展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发展进程中课程目标缺乏层次性、递进性,课程结构单一、缺乏适应性,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建议优化课程目标体系、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改进课程实施以及改革课程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