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教育报》登载著名作家梁晓声谈教子的一篇文章,笔者很受感慨,原以为名人希望孩子“青出于蓝胜于蓝”,而梁晓声对孩子的成长期望却是顺其自然,物尽所能。尤为可贵的是梁晓声不为名望所累,放下“架子”同孩子聊天,同孩子交流,向孩子学习——同孩子聊天,也许只要有一点民主意识的家长都能做到。但同孩子交流,向孩子学习,可能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认同。原来人们不是惯有一种“家长作风”的说法吗?这就是说家长在孩子面前总是摆着一副威严的教育者的面孔,对待孩子武断专横,根本不听取孩子的意  相似文献   

2.
体恤儿子     
著名作家梁晓声先生是我刊的老朋友、老作者,他曾经为我刊写的“我开始告诉儿子”一文,获得浙江省期刊评奖优秀文章,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这次他在百忙的创作中又为我们写下了“体恤儿子”这样充满深沉父爱的文章,家长朋友们,你们是否在心灵深处,也这样的体恤孩子呢?  相似文献   

3.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学生眼中,教师是最值得信赖的人,老师一个饱含爱意的动作、一句透着企盼的话语都会燃起他们心底的希望。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在我教的班上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他的左半边脸上有一块很大的“红记”。也就是这块记造成了他怪异的性格。在入学的时候,他妈妈就告诉我,这个孩子最讨厌的事情就是照相,就连离开幼儿园时的合影都没照,他嫌自己丑。后来,我发现这个孩子几乎没有真正地抬起过头,在他身上也看不到同龄孩…  相似文献   

4.
《家庭教育》2010,(5):10-11
四川一位读者来电问:“我的孩子顽皮、淘气,开始我以为男孩子有时候顽皮和淘气也是正常的。但是有一天,我听到他的同学告状,说他捉弄和嘲笑他们学校的一名肢体有残疾的学生。我觉得这很不好,就严肃地批评了他,好像没有取得太好的效果。有人说,要好好教训孩子才有效。请问,有没有比打骂更好的教育方法,让孩子懂得善待他人,尤其是善待残疾人呢?”  相似文献   

5.
钱芹 《中国教工》2014,(4):40-40
著名教育家霍懋征是一位普通的小学老师,开国总理周恩来却称她为中国的“国宝”。“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霍懋征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座右铭。有个故事说,霍懋征的班上有一个学习成绩最差的孩子,有一次霍懋征上课提问,这个孩子突然举手发言,可是问到他时,却一句话也答不上来。霍懋征很纳闷,课后问这个孩子。孩子哭着说:“别人都会,如果我不举手,别人会笑话我。”霍懋征敏锐的心感受到了孩子强烈的自尊。于是,她和孩子约定,  相似文献   

6.
我的孩子,祖母叫他去挑水,总是不十分乐意的,我就问他为什么挑起水来总是愁眉苦脸的?他说装水的缸太高,倒水进缸很难。此后我特意为他安装了一个小水缸,这样孩子挑起水来就乐而为之了。有一次,我的孩子说了谎,当时,我认为小孩子说个谎是件“小事”,因此,没有及时向他进行教育,结果第二次他又说了一个更大的谎,弄得我啼笑皆非。此后我向他讲小学语文课本上“狼来了”的故事,着重说明说谎没有好结果的道理。通过讲道理摆事实,我的孩子懂得了说谎是坏事,以后他就没有再说谎了。从上述两件事情中,我体会到,不论做父母或老师,要把孩子教好,就应该体贴孩子,但不要姑息孩子。体贴孩子就是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使他们的身心感到无限的温暖,只有这样,孩子才会乐意接受我们的教育和要求。如  相似文献   

7.
要采访梁晓声不容易。你几乎不能掌握他的行踪,教书、写作之外,各种社会活动缠身,很难找。我前后打了好多次电话,都无人接听。显然梁晓声是一个大忙人。终于有一次,在晚上他接听了我的电话。和我以前听他的讲座一样,他说话的声音有点像女性,声音低而且慢,同时又很有分寸感。他问清楚了我的来历,听说是《语文世界》这一中学生的刊物要采访他,就答应给我一点时间。要采访梁晓声的重任终于有了着落。不得不说的母亲每个成功者都爱提及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正是小时候开始的点点滴滴奠定了他们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梁晓声也不例外,是母亲的教诲和小…  相似文献   

8.
我没有见过高峰。知道他,也是因为《现代教育导报》上有关他的几篇章。我由此对他及他的“幸福教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迫不及待地阅读了他的作《寻找教育原生态》,读后有一种遇上知音的幸福感——因为,多年来,我也是在探索着如何“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基”。  相似文献   

9.
时至今日,口头上主张用“打”来教育孩子的人为数不多了,然而日常生活中家长打孩子的事却时有发生。这中间有没有封建家长制的思想残余在作祟?街坊孩子调皮气人,有人慨叹:“就欠给他一巴掌!”孩子在幼儿园打闹,有的教师说气话:“如是我的孩子我就揍他一顿!”当然也不会真的去打。而对待自家的孩子则不同,  相似文献   

10.
老舍先生称自己为“写家”,不说“作家”,还称自己为“文牛”。实际上,这是他的一种人生观。纵观他的一生,不论是办教育,还是当作家,都围绕着一个大问题——怎样做人。在儿童教育上,他有一套独特的思想,既是针对自己的孩子的,也是泛指所有的孩子的,算是他的教育思想吧,细想起来,有以下八条:一、“木匠说”老舍先生曾写过一篇叫做《艺术与木匠》的文章,其中有这么一段:“我有三个小孩,除非他们自己愿意,而且极肯努力,作文艺写家,我决不鼓励他们;因为我看他们作木匠、瓦匠,或作写家,是同样有意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别。”这是一种反传统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有一次,在出租车里与健谈的的哥聊天,他说想让孩子进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对此我表示疑惑,的哥缘何要把孩子往那里送呢?的哥解释说:他和他爱人都没有时间照顾和教育孩子,附小是封闭式教育,孩子不会学坏,可以免除后顾之忧。这后顾之忧真的没有了吗?  相似文献   

12.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班主任工作中,需要有爱心、诚心与细心,没有爱心也就没有教育。记得去年开学初,我班转进一名外地学生叫龚胜伟,他的家长顾虑重重地对我说:“我们刚从山东过来,所以孩子的口音重。”这也是问题吗?口音重又不会影响学习,有什么可担心的呢?我顺口付了一句:“我知道了。”随后将孩子领进了教室。  相似文献   

13.
记得孩子还很小的时候,我就决定教他识字,像大多数父母一样,我希望通过识字教育使孩子变得聪颖、早慧,但我心中有一把“尺”,有了这把“尺”,我施行的识字教育并没有像其他父母一样,由希望转而失望,由热忱转为冷淡,由投入转成放弃。  相似文献   

14.
约访梁晓声的电话刚一接通,就传来他略带兴奋的话音:“我要调到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了,这回咱们可是一个系统了!”真是教育升温了,著名作家也昂首挺胸跨入大学校门,担起文学创作专职教师的重任。上午刚到学校办理调动手续,下午梁晓声便在家中接待了我们。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怀有高度责任感和忧患意识的梁晓声谈起教育一如既往倾注真情。曾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担任过老师的他深切地说到,“文革”后,教育不断得到发展,学校有所增加,保证了城镇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但是乡村儿童受教育还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这也正是社会———…  相似文献   

15.
卢安克,一个从德国来的人,他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教育理念?有人说他是天使,因为他带给中国的孩子最美丽的情感教育,请原谅我说美丽,美丽对于孩子来说,是他们认为最好的词语。也有人说他是魔鬼,因为他的教育观念里没有学分,没有学习,没有数理化的专业教学,认为他把学生带进误区。可他还是他自己,他用他自己的感觉亲近着孩子,理解着孩子,用孩子的方式改变着自己。  相似文献   

16.
爱的三部曲     
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爱,搭起了我和孩子的心灵之桥;是爱,铺垫了孩子的成长之路;是爱,成就了我的教学之旅。一、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记得开学第一天值日,我来到小班帮忙喂孩子,走进小班的活动室,映入眼帘的是:有的孩子在吃饭,有的坐着没吃,有好几个孩子在哭闹,更有个孩子背着小书包哭着正往门外跑,我一把冲过去,把他抱起来,可他一个劲地哭闹:"我要找妈妈,我要找妈妈!"我说:"宝贝,妈妈很爱你,对不对?"他哭着说:"对!""妈  相似文献   

17.
刚上任时就得知,学校里有个“问题学生”--小鹏。他的父母均是外来务工人员,没有时间也没有太多能力教育他。该生性情顽劣,经常在校内惹事,曾打人时将棍子打断,抽烟,学习成绩不好。
  我相信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决心把暂时长歪了的小树扶正。于是我找到了小鹏。他个子不高,有点黑,小平头,眼睛不大却挺有神,一看就挺机灵。将他领到我的办公室后,他的态度非常好,承认了从前的错误,并保证以后不再惹事。为了促使他自觉约束自己,我当即与他签订了协议书:不许做出打架、骂人等违反《小学生守则》的事情,若是违犯了,则一次警告,二次记过,三次开除,决不手软。要教育好小鹏,取得家长的配合很有必要,家庭教育必须跟上。因此,我马上与他的爸爸取得了联系。我讲明,教育孩子是学校和家庭共同的责任,我有信心教育好小鹏,请家长积极协助,在家严格要求孩子,多关注孩子。取得了家长的配合后,我又找到了他的新班主任张老师,向他表明了小鹏想改正错误的决心,请老师多鼓励,少批评,严格要求。  相似文献   

18.
我邻居的孩子一直在央求他妈妈给他买新衣服,上面是白衬衣,下面是黑色的短裤。他的妈妈说:“老师怎么会这样啊?”我问:“怎么了?”她说他们学校要拔河比赛,要求统一着装,男孩儿一律都要穿白衬衣黑短裤,但我的孩子不用啊,因为他长得瘦小,没有选上参加拔河比赛,但他还是要一套这样的新衣服。她是不想买的。因为孩子有很多旧衣服,她的家境也不是太好。“我想这小孩子虚荣心也太强了,看见别人穿新衣服自己也要。当然,孩子的天性吧,我也能理解。”孩子就哭了,边哭边说:“虽然我没有被选上参加拔河比赛,但老师说我是最重要的角色,没有我的鼓励,他…  相似文献   

19.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办法想象:一位年轻的女老师面对一个顽劣的孩子,想向他的父母寻求统一战线时,却得来他父亲的一句怨言:"人家都是夫妻两个,教育孩子时,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我一个人,没办法管好他。"  相似文献   

20.
曾看过这样一篇文章:一位孩子的父母在自己的孩子不懂事前对孩子百般疼爱,在别人的眼里甚至是有些过分溺爱了.有人劝说:这样会妨碍孩子的成长,母亲却说:等他长大后他不会觉得我给他的爱,他的眼里只有恨,因为他只看到我对他的管束而看不到我对他的爱,趁他现在不懂事让我多爱他一些吧.确实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总爱规定孩子做这做那,总是听到家长说“别动“,“不许碰那个,否则……“使他们产生好像什么都不能做的感觉.孰不知,在家长的断喝中孩子的探究欲望没有了,只有怯生生的眼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