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诞生了,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文章着重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社会基础,指出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和我国“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在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帮助下诞生的。还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特点及其对党建设的影响。最后说明纪念党成立70周年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和我国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在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帮助下诞生的”。这段话是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各种因素的科学概括和总结,是我们学习和研究中国共产党成立史的基本线索和必须坚持的原则。但是,自八十年代以来,海外一些研究中共党史的所谓学者,却一再散布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成立是一个“早产儿”、是共产国际“强加”的,  相似文献   

3.
俄国1905年革命失败后,“取消派”主动放弃和否认无产阶级的革命领导权,逐渐背离党的斗争原则和策略,进而分裂了党的政治力量。列宁对“取消派”破坏党组织的错误行为进行了系统批判,在党的组织原则方面重申无产阶级必须领导革命,明确坚持两条战线斗争,强调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列宁对“取消派”组织原则的批判,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抵御错误思潮、增强斗争意识、确保党的长期执政提供借鉴,对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伟大革命导师列宁在《国家与革命》这部光辉著作中指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机关,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关,是建立一种‘秩序’,来使这种压迫合法化、固定化,使阶级冲突得到缓和。”依据列宁的观点,封建国家是地主阶级压迫农民阶级的机关。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在封建国家中,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各地方分设官职以掌兵、刑、钱、谷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第一部分阐述了1840年以后上海无产阶级的产生壮大及其特点。第二部分分析了上海工人运动发展的历史阶段。第三部分着重论证了上海工人运动的发展对中国共产党建立的重要意义,指出上海是党成立的阶级基础——无产阶级最集中的地区,上海无产阶级最早登上政治舞台,最早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共产主义小组,最早成立了“纯洁”工会,从而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作出了重要贡献。文章指出那种以为在建党前夕,中国无产阶级“人数少”“觉悟低”,因而中国共产党“不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的观点是偏面的。笔者从史论的结合上,系统地重新论证与肯定了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以高度的科学态度,批判地研究了人类文化的优秀遗产,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指出了社会主义制度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制度的真理,为无产阶级创立了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理论。然而,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一开始就在工人运动中占统治地位的。马克思主义“在其生命的途程中每走一步都得经过战斗”。(列宁:《马克思主义与修正主义》)经过马克思和恩  相似文献   

7.
一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代表一定的新生产力的阶级,如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它们都曾以暴力手段,建立起服务于一定经济基础的国家政权,以实现本阶级的统治。对此,列宁曾指出说:“革命军队和革命政府,这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这是为了起义取得胜利和巩固起义果实的两个同样必要的机构”。  相似文献   

8.
1991年12月25日19时38分,印有镰刀锤子的红旗从克里姆林宫楼顶上降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不复存在。俄国是比较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特定历史条件下,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无产阶级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接着又打退外国武装干涉和镇压国内反革命叛乱,巩固了苏维埃政权。这是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的胜利。列宁指出:“毫无疑问,没有这一特征,没有革命暴力,无产阶级就不能胜利。但同样毫无疑问,只有在革命发展的一定时期,只有在一定的特殊的条件下,革命暴力才是必要的和合理的革命手段。而组织无产阶级群众,组织劳动人民却始终是这个革命无比深刻的、久恒的特点,始终是革命胜利的条件。”“无产阶级专政不只是对剥削者使用的暴力,甚至主  相似文献   

9.
这本书是列宁在十月革命后的一年写的,主要是为了驳斥考茨基的著作“无产阶级专政”。在这以前,列宁就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底最高阶段”和“国家与革命”的第六章中揭露了考茨基的反动的观点。列宁在这些著作中指出:考茨基对马克思主义最大的曲解就是关于无产阶级专的问题。这本书是列宁在写成“国家与革命”一书后的一年写成的。在这一年中进行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而且革命巳得到巩固。如果考茨基的观点是偶然的话,那么在十月革命以后就应当改正过来。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相反,考茨基却对十月革命进行了诽谤。列宁在这一本书中指出考茨基已经完全走进了帝国主义的阵营;同时揭露了考茨基是如何堕落下去而成了无产阶级的敌人。  相似文献   

10.
怎样才能正确评价历史事件、人物和观点,不被一些历史表象所迷惑。怎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静态的历史史实,进行动态的分析、提炼。我认为,必须把历史事件和人物,把历史事实和历史观点放到较为宽阔的历史时空和历史背景中加以考察,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也才能较好地回答历史问答题,下面举三例说明之: 例一,问:列宁说:巴黎公社之后到1905年俄国革命之前的这一时期“带有和平性质而没有发生过革命”。试以史实说明这一时期工人运动的特点。它与19世纪前半期工人运动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结束这一“和平”局面的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俄国?  相似文献   

11.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二七七)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的学说,是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在自己的许多著作中,一再地研究和论证了这一规律的作用和意义。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各个企业,各个工业部门和各个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和跃进性,是必不可免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底最高阶段”,人民出版社版,第六六页)  相似文献   

12.
“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的党”。这是至理名言。列宁在自己革命活动,非常关心建立一个新型的革命政党。 列宁提出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是同第二国际时期各党的实际状况和俄国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联系着的。列宁明确提出:“我们需要的是新型的党,另一种性质的党。”(《列宁全集》第31卷,第207页)。当然把第二国际类型的党“改造成为一个真正革命的、真正共产主义的新型的政党,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列宁全集》第33卷第179页)但列宁以坚韧不拔的精神,胜利完成了这一任务。  相似文献   

13.
列宁认为在俄国各个共和国中,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和形式可以而也应该是不一样的:方向——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方法和形式——则应该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和条件加以改变。列宁这一思想最明确的表述,是在1921年4月说的这样一段话:“最重要的是要使南高加索的共产党员了解他们的特殊情况,即他们共和国的情况和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情况和条件不同的地方,了解决不可以抄袭我们的策略,而必须深思熟虑地把它加以改变,使它适合于不同的具体条件。”(《列宁选集》第四卷第500页)后来他又卓有预见地指出:“在东方那些人口无比众多,社会情况无比复杂的国家里,今后的革命无疑会比俄国的革命带有更多的特色。”(同上第692页)其实就是列宁本人,在领导苏联从事社会主义建设中,  相似文献   

14.
一列宁结合俄国当时工人运动的实际情况与国际工人运动发展的历史经验,在对所谓工人运动自发形成独立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观点作了详尽分析,系统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灌输教育”理论。1.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马克思主义“灌输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针对社会民主党中的经济派主张的应当重视工人运动过程中的自发性的错误思潮,列宁认为,对于工人运动自发性的任何崇拜,对于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因此,为克服工人运动的自发性,必须将科学社会主义灌输给工人阶级群众。然而,在工人…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里概括的两大转变,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从革命走向执政,从封闭走向开放的两个带有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一、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一)理论上的先进性: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恩格斯指出:“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观点作为理论的基础”。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作为党的理论基础,是坚持党的先进性的决定条件。列宁针对俄国经济派的错误观点,也提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导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的著名论断,党必须建立在牢固的科学理论基础之上。毛泽东针对中国经济文化落后,农民占人口的大多数,中国共产党党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同时也指出了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的历史性考验。20世纪90年代,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丧失了执政地位。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严重背离人民利益、脱离群众是一个重要原因。总结历史经验,江泽民同志深刻地指出:我们党作为执…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90年代后半期是俄国社会民主主义运动“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列宁为在俄国建立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1895年11月,列宁在彼得堡建立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下称斗争协会),开始实现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成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萌芽。  相似文献   

19.
试论列宁的民族殖民地理论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无产阶级领导的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对象、革命动力、革命前途及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关系问题都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回答的问题。列宁的民族殖民地理论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使我们党从理论和实际结合上科学回答了上述问题并且正确指导革命实践。  相似文献   

20.
列宁指出 :改革同革命的概念是相对立的 ,但要善于划分其界线。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在新的意义上 ,善于划分改革同革命的界线 ,把改革称之为革命 ,作出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科学论断。本文着重对邓小平的“第二次革命”性质和历史地位 ,以及它与中国的第一次革命的异同 ,进行较为系统的论述 ,以便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邓小平理论的改革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