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汉语"吗"问句的信息结构与功能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吗”问句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1.根据“吗”字的历时演变过程析离出了现代汉语“吗”问句的三种功能类型:询问求知句、猜度求证句和反诘质疑句;2.运用传息语法的有关理论分别考察了影响“吗”问句功能类型的几种信息结构;3.运用信息结构的分析方法对某些同形异义的“吗”问句进行了析离;4.在余论中,还提到了其他影响“吗”问句功能类型的因素。通过以上的分析.文章试图说明信息结构是制约人们理解问句功能类型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浅谈现代汉语疑问语气词"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为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么”与“吗”一样是个疑问语气词,通过与“吗”的比较说明了“么”的语法、语用意义。表示弱发问语气是“么”的语法意义,对疑问点答案的有所掌握或高确信度是发问人用“么”问句的语用基础。  相似文献   

3.
疑问语气词"吗"在汉语中使用频率非常高,而母语为英语者在汉语习得过程中产生的与"吗"有关的偏误为数不少。本文通过对留学生偏误语料进行收集,分类,分析,进而得出偏误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在梳理已有关于反问句研究成果分歧的基础上,提出了判断反问句是否表示疑问的标准,并提出了"不是……吗"反问句表示疑问的条件:句子中的命题一般是预期信息,说话时出现了新信息,而且新信息是反预期信息,说话人希望了解为什么或怎么会出现这个反预期信息.针对实际情况与预期的多种关系,问句有多种应答方式.  相似文献   

5.
关于现代汉语语气词"吗"的来源,学术界有基本一致的看法,认为"吗"来自"么",而"么"来自"无".<红楼梦>产生的年代正是"吗""么"使用的过渡阶段.本文对<红楼梦>中"吗/么"的用法进行分析,从而可以考察其从宋元到现代在用法上的顺承关系.  相似文献   

6.
湖南衡阳方言中的疑问代词吗=,音[ma=,音[ma(45)],在含义上可以相当于普通话的什么为什么怎么比如多么大概等等,可以表举例、表概数、表类属;在句法功能方面,可以代名词、谓词、副词、量词,功能强大,使用频率高。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声学实验的方法考察了带“呢”的疑问句以及不带“呢”的疑问句的语调基频曲线的差别,并用听感实验证实了语气词“呢”负载部分疑问信息的功能,以语气词“呢”为例探讨了疑问语调和语气词在表达疑问语气意义时各自承担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普通话不存在语气词"在",但在汉语史上以及现代的一些方言中"在"能做语气词,并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文章以五寨方言为例,在考察五寨方言语气词"在"用法的同时,与汉语史上以及其它方言的用法做了比较,希求探究五寨方言"在"发展的历史源流.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疑问语气词"呢"的来源.认为魏晋南北朝以前,语助词"尔"既表"决定之意,又表疑问",即相当于现今的呢2和呢1.唐代起"尔"不再出现,呢2有了新的来源"裹、在"并在唐宋普遍使用.而呢1则在五代时禅宗语录里才出现了"聻(你)",由于"聻(你)"使用范围很小,在短期内便趋于末路.而曾与之同源且生命力极强的呢2便担负起呢1之职,为区别起见,用与"聻"音近的"那"来表示呢1,并且分工渐趋明确:呢1用"那",呢2用"哩".但两者的用字经常出现混同的情况,并最终走向统一,都用"呢"来表示.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讨论了内江方言疑问语气词"呢"的音变情形及对其韵母和声调的认知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语气词"吗"在现代汉语语法表达和语气表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论在口语还是书面语中使用都较广泛。将"吗"句末带问号句子将归为"吗"用法的典型范畴,其他标点符号归为非典型范畴。"吗"在省略号前具有不耐烦的情感以及表示声音延续的语义和语用,语气词"吗"最早出现于明朝末期,开始兴盛于清朝时期。  相似文献   

13.
标点是标点符号的简称,它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是文章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然而,在生活实践中,不少人尽管也基本明白各种标点的意思,但往往不是轻视它的存在,就是不会用.也有人认为:标点只具有表语气、停顿以及标明具有特殊性质的语句的作用,仅仅是一些辅助符号而已.其实,标点的功能并不止于此,它至少还具有如下两种功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句末语气词“嘛”的分布状况,围绕三种主要的句子形式以及其他一些零散的句子,对其在句中的完句功能展开了详细的描写和论述,以期初步得出完句规律。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了"("了2")的研究发展状况呈现为逐步拓展深入的三个阶段:初步研究阶段、全面探索发展阶段和拓展应用研究及深入阶段.目前,对"了2"各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较大进展,如:句式结构、功能意义、对外汉语教学等;今后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应用研究,探索创新研究方法,与多学科研究相结合以推进"了2"的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广告业也在蒸蒸日上,广告对于推销产品和服务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来对于广告的研究也不在少数,尤其是广告中的概念隐喻更是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门话题.但是,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角度进行分析的却比较少.因此,本文选择这一独特视角,通过对隐喻"突出"和"隐藏"这两个功能进行分析,旨在剥开隐喻广告神秘而绚丽的"外衣",挖掘出那些广告商试图隐藏起来的不为人知的、或者是被读者想当然而忽略的产品的另一个"现实".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描写法和对比法,从疑问句类型的角度描述和探讨贵州镇宁布依语疑问语气词的分布情况、语气意义及功能特点。并将其与普通话的疑问语气词进行共时的比较分析,从而发现二者的共性表现和差异特征。  相似文献   

18.
19.
王彬安 《文教资料》2009,(32):35-37
语气词“嘎”是上海郊县金山区枫泾地区土语中所特有的,本文重点通过举例分析在动态交际中语气词“嘎”的一个语用功能——消极语境联系功能.并试用关联理论分析和证明语气词“嘎”确实是增强语境关联程度的语法手段。  相似文献   

20.
前言 "嘛"一直被看成是一个非典型语气词,对它的阐述仅散见于一些汉语词典和语法著作,而且说明均略嫌粗疏.相关的专题论文更是为数甚少,看法也基本一致,并未有更深更新的研究.本文拟通过对"嘛"的语法功能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和丰富我们对它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