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被就业”等“被××”结构是近来网络上新兴的一种表达方式,本文通过与介词“被”常规使用规则的对比分析了其新颖之处,并对它的表达效果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新型"被××"结构因其违背传统语法规则的特殊用法和巧妙的语用效果而被人们广为推崇,并在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体上迅速流行开来。比较新型"被××"与传统"被"字句的结构,可以分析出新时代下新型"被××"结构的一些新特点。  相似文献   

3.
另类“被××”格式语义及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自杀”等另类“被××”格式与传统“被”字句的句法要求、语义结构不符,但却能被受众接受.在这一格式中,“被”处于高谓语的句法地位,内部形成“‘被’+事件”的语义结构,“被”是对“NP××”所表事实的一种判断,或认定其非自主性,或作出否定暗示.借助网络的巨大影响力,这种另类“被××”格式正被泛化应用  相似文献   

4.
黄绯 《文教资料》2014,(6):20-21,25
“中国好××”、“中国式××”是近来出现的两类新词语格式,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反映了一些重要的文化现象。结合当下的新闻报纸,选取两组词作辨析。从语法结构与搭配方面来看,主要体现在搭配词的词性不同、搭配词的音节不同和词组内部的组配关系不同;文化意义方面,“中国好××”往往与当下积极的、应当倡导的现象有关,而“中国式××”承我的意义则更为丰富,既有积极方面的,又有消极方面的;语义标记方面,“中国好××”中的“好”字是明显的褒义标记,而大部分的“中国式××”中的“式”起贬义标记作用。  相似文献   

5.
周立建 《文教资料》2011,(17):34-36
网络和非官方媒体报道中"被××"结构是新的语言现象,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探讨,指出汉语被动语态典型的结构和"被××"结构的相似和不同之处,在这个原型的基础上,指出"被××"结构的延伸含义:表示非自愿的强迫,表示怀疑和不满,表示事实没有发生这三个延伸语义。同时,这一语言现象的理解和使用时认知过程和概念化的结果,在概念化的过程中,已使用为基础的认知模型和语言使用者的百科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2009年度网络热语征集,"被××"非常规组合荣登榜首。"被××"非常规组合的高频使用不仅反映了网民对当下情势的主观心态与当代人的文化精神追求,而且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变异和语言的创新。文章主要讨论新时期"被××"非常规组合的形式特征、语义特色与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7.
古汉沿“×之谓”式和“×之谓×”式,是不同的句法结构,前者是“宾+之+动”,后者是“主+之+动-宾”。确定主语或宾语,庖区分句法、语义、语用不同平面,不能认为凡施事就一定是主语,凡受事就一定是宾语。两式的“之”字,均为指示代词,起复指作用,作被复指词语的同位语;被复指的词语是宾语,“之”就是宾语;被复指的词语足主语,“之”就是主语;以前所说“之”是宾语前置标志的说法应当修正。  相似文献   

8.
认知隐喻和语法隐喻分别是认知语言学和系统语言学中的概念,二者虽然异大于同,但也有可结合之处。网络流行语"被××"结构表面看似荒诞,但却有其特定的生成机制和语义,隐含了社会意义及网民的语言创造智慧。  相似文献   

9.
说"×声×气"     
“×声×气”这种格式具有较强的能产性。“×”是同一个语素的很多,有名词性、动词性、象声词性、副词性语素,形容词性语素更常见;前后两个“×”虽是同一词性但不是同一语素的也有不少,还有前后两个“×”不属同一词性的语素的;同“×里×气”格式一样,“×声×气”绝大多数表贬义,表中性的很少,表褒义的更少,因此它多为形容词。“×声×气”可用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而以作状语的为最常见,作定语的次之。  相似文献   

10.
"被××"族新词小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互联网及日常报刊杂志上悄然出现了一大批以"被就业"为代表的"被××"类"被"族新词.这些"被"族新词的涌生,与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息息相关.对"被××"类"被"族新词与社会文化心理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是具有社会现实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湖北天门方言里的“××哩”格式是一种隐含假设关系的紧缩复句。本文从语表形式、语里意义、语用价值三方面对这种语法现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门”中“门”词义的跨语言引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中“门”的意义与汉语中的原意毫不相干,从语源的角度说它来自于英语中的词缀“gate”。它的词义演变经历了政治丑闻、某一方面的丑闻、带有贬义性质的事件、一般事件、双关意义等阶段,有从直译的词缀向兼有汉英双重意义词缀转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周慧 《考试周刊》2010,(32):46-47
网络上出现的"被××"句式,与现代汉语"被VP"的用法截然不同,主要表达"被迫、无奈"的意思,同时也具有特殊的语用特征。  相似文献   

14.
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与科技等各个方面的飞速发展,作为语言中变化最快、最敏感、最活跃的词汇也在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语料库。在这些新增加的词语中,有些未能经受住时间的检验,慢慢从人们的口中消逝;而有些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报纸、网络、新闻媒体上,甚至于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也频繁使用了,如“被和谐”、“被代表”、“被增长”等“被××”结构的新词语。  相似文献   

15.
流行词语"被××"结构式受到广泛关注和讨论,其不能进入语法层面的根本原因是:只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使用,含义丰富,"被"后的词语都受助词"被"的语法、语义功能的支配而活用为动词,与原有结构"被"字句产生冲突。因此"被××"结构式是语用过程中的修辞现象,不能进入语法层面。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7,(40):33-34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运用语言与社会共变的理论分析近来兴起的"被××"新用法的成因、特点和发展趋势。本文认为,"被××"新用法的产生是特定时期社会现象和大众社会心态的反映,属于语言变异的范畴,这种用法最终是消失还是延伸或泛化使用还需要等待语言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17.
作为2017年度的流行句式之一的"社会我××",一出现就在网络上引起了巨大反响,该句式以其简明扼要、幽默风趣的特点而深得人们喜爱,被广泛地运用在各个方面。本文结合一定的语料对"社会我××"句式进行语言学角度的分析,进而探讨现代网络流行语对于现代汉语的影响,从而能够更好地规范使用网络流行用语。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当前网络媒体频繁出现的五花八门的"××门"事件说起,追溯了"××门"词族的缘起与演变,分析了其结构特征和语义特征及构成理据。文章认为"××门"作为一个词语模其结构和语义都已较为稳定,"门"已经获得了一个独立后缀的地位,成为一个极具能产性的汉语构词语素。在汉语语境下它将会衍生出更多的"××门",以此丰富汉语,丰富人们的语言生活。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QQ体"、"淘宝体"、"非诚体"等各种所谓的流行体不断出现,在人们日常交际中广为传播,影响我们的语言和社会生活。模因论从社会生物学角度出发,为我们分析这一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体"作为语言形式在人际不断被模仿复制传播,是一种活跃的语言模因。在"××体"形成、变异并传播的生命周期中,其传播类型发生变化,且社会实践始终与其密不可分,为其提供诱因,动力以及语义理解时的语境,反之"××体"作为一种强势的语言模因,反映了其宿主的需求和情感,也影响人们的话语模式,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门"新词结构大量涌现,已成为一种新兴的修辞结构。本文从"××门"结构的认知修辞动因出发,以"××门"意义演变的过程为线索,挖掘此语言现象背后的转喻理据,即以外延内涵传承说为理论基础,分析了转喻在"××门"结构中为什么可能。旨在对语言现象到语言思维,语言表层到语言深层的认知过程作尝试性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