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套丛书包括《红楼梦作者对我说》、《三国演义作者对我说》、《儒林外史作者对我说》、《西游记作者对我说》等。书名挺特别的吧?的确,这是以全新的形式来解读《红楼》、《三国》等我们耳熟能详的名著。我们在阅读这些名著的同时,会碰到大大小小的疑问,如创作的意图、创作的背景、人物的塑造、作者的身世、小说人物与历史  相似文献   

2.
陈哲 《文教资料》2011,(12):71-72
作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在语文课堂中"说"极为重要。因此,教师要设法让学生"说",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作者从六个方面分析了语文课堂中"说"的魅力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3.
一位作者到编辑部投稿。编辑看完后说,先生,您这篇文章写得很散啊。作者说,我明白您的意思,您是想按散文发表是吗?我同意。编辑说,您写得太杂了。作者忙说,那就按杂文发吧,我喜欢写杂文。  相似文献   

4.
《金瓶梅》的作者是谁?国内外论者颇多,有王世贞说、李开先说、屠隆说、汤显祖说、贾三近说、薛方山说、赵侪鹤说、冯惟敏说、徐渭说、卢楠说、李笠翁说。笔者认为《金瓶梅》的作者应为冯梦龙,现考述如下。冯梦龙是“嘉靖间大名士”说的制造者《金瓶梅》自刊行问世以来,由于署名为兰陵笑笑生作,所以使作者的真实名姓一直成为近三百七十年来的一个谜底。论者多在“嘉靖间大名士”六个字上作文章,即此人一定要是嘉靖年间人,而且此人又须是大名士。那么“嘉靖间大名士”说缘起何人?  相似文献   

5.
《周易·说卦》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说卦》的意义、《说卦》在《易传》中的位置、《说卦》形成之时代及其作者等方面 ,肯定《说卦》之成约于《周易古经》六十四卦同时 ,其作者应为西周至春秋之筮官 ,孔子整理《周易》可能包括《说卦》在内。  相似文献   

6.
文章妙处     
文章的妙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让读者体会到作者文字以外的东西.体会到作者想说又没说.但又让你体会到他处处在说。  相似文献   

7.
《金瓶梅》作者李开先说,从吴晓玲正式提出到其后卜键等人的充分证明,应该说这个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但学术界至今仍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主要是因为"李开先说"缺乏一项较为有力的证据。很多学者都认为"欣欣子"和"笑笑生"是解开其作者的关键,实际上这正是其作者李开先为我们设的一个诗禅,答案就是作者的名与字。作者著有《诗禅》一书,在书中多次提及解谜的方法与技巧,这是作者有意而为的。其他反证作者非李开先者,主要是未能顾及李开先的个人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8.
在对《金瓶梅》作者研究中,有人主集体创作说.1954年8月29日《光明日报》刊出潘开沛《(金瓶梅)的产生和作者》,首倡集体创作说,其根据是:  相似文献   

9.
生问:诗歌《理想》的第六节说:“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为什么作者这样说?作者要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理想?  相似文献   

10.
何谓文思?有人说"文思是难以理解的概念,谁说得清?"有人说"中学语文教学还是不讲‘难以理解的东西’。"文思是不是难以理解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说"文思就是‘文章的思路’。"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所以,文章的见解就是作者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唐传奇集《博异志》自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考论其作者为郑还古后,学界多从此说。然经考证,其说所引论据并不能有力佐证郑还古为作者一说。并就中华书局辑佚版《博异志》中有关篇目所存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学语文课本关于《风景谈》的题解说『这篇文章是作者1940年底在重庆写的。作者曾应约到当时的新疆学院讲学,1940年5月到12月访问过延安,亲眼看到了解放区军民的战斗生活,感受到他们的崇高精神,写下了这篇文章。』此说大体不错,其中关于作者访问延安的时间说得不够准确。据茅盾本人的回忆录之二十六《延安行》(《新文学史料》1985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曾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  相似文献   

14.
文章妙处     
文章的妙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让读者体会到作者文字以外的东西,体会到作者想说  相似文献   

15.
凡感人之文,必有作者渗透之深情。前人评《水浒》创作时说:“水浒者,发愤之所作也。”《红楼梦》作者曹雪芹说:“看来字字都是血,十年辛苦非寻常”,“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说自己写  相似文献   

16.
一、关注细节,引领入境,引起情感共鸣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使与亲。"意思是说,作者在写文章时,头脑中有一定的情境或画面,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只有进入作者描述的这个情境或画面,才能把文章读懂。  相似文献   

17.
严丽荣 《师道》2009,(10):26-27
孟子说,“读其书,颂其诗,不知其人,可乎”?鲁迅先生也说,倘要论文,须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一篇好的文章,常是作者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独特内心体验的外现。了解作者的经历、思想及其写作的时代背景,我们才能较好地理解和把握“作者之思”“文本之志”。  相似文献   

18.
关于《葬书》的作者及成书时代问题,历来被学者们视为学界一大难题。时至今日,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没有完全统一。学者们对《葬书》作者考证的结果比较一致,认为郭璞不是《葬书》的作者,但对于《葬书》成书时代问题考证的结果却大相径庭,主要有晋代成书说、南北朝成书说、唐代成书说和宋代成书说四种观点。通过对上述观点的研究和进一步的考证,认为《葬书》的成书时代应该在北宋后期。  相似文献   

19.
<正>汉代辞赋大家扬雄说:"言,心声也。"任何文本都是发自作者心灵深处的声音,都是作者心理世界对社会人生的观照,都是作者创作心理、心态的形象展示。所以,只有把握了作家的创作心理、心态,才能正确地解读文本。解读文本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破译作者心灵密码,探究作者创作心理、心态的过程。一、探寻作者心灵密码,把握文本情感内核文本的思想情感常常有表层和里层、浅层和深层  相似文献   

20.
这篇作文写得可真好!说它好,是因为它写得很真,写出了作者真正想要说的话。不过我在这里想要告诉同学们的是,痛苦也是一种美。不错。这篇作文对于作者来说是一种痛苦,一种深深的痛苦,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痛苦。但这篇作文对于读者来说,却是一种美,一种感动。比如我。读着读着,就忍不住想要对作者说点什么,而且我相信好多同学读着这篇作品都会产生这样一种冲动:想要把自己的一点认识和看法告诉给这位作者,想要尽自己的一点力量来减轻作者那深深的痛苦。“人之初,性本善”嘛,为善之心,人皆有之。你说,一篇作文能激发读者这样的情感,它不是一种美吗?我还要向同学们指出的是,我们不是说作文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