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论判断来球     
判断来球是击球动作的首要环节,正确地判断来球是决定步法移动和采用某种技术击球的前提,判断错误,步法、手法再好也将失去作用。乒乓球比赛的特点是,球台面积小,球速快,旋转、落点变化多。要准确地判断每板来球,其难度确实是很大的。然而,任何一项运动均有其内在的规律性,通过刻苦、科学的训练,不断总结经验,其规律是可以被人们逐渐认识和掌握的。随着乒乓球运动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比赛更为紧张、激烈、复杂,对运动员各方面的运动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判断来球的能力,是乒乓球运动员必不可少的重要运动素质之一,在高水平的比赛中,其作用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少儿乒乓球训练的几点做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对少儿进行乒乓球训练,我们的宗旨是:弘扬国球精神,培养乒坛新苗。下面介绍几点科学的训练方法,供同行参考:一、如何判断上旋、下旋击球时,作用力通过球心,则球就不旋转;反之,击球作用力不通过球心,球就旋转,各种不同的旋转球都有一定的旋转规律,只有掌握旋转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所以,要判断上旋、下旋,必须通过看、听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看”从三个方面看。一看,对方摩擦球时,拍面倾斜角度,拍触球的瞬间是摩擦球的中上部,还是中下部。球拍摩擦球的中上部为上旋,球拍摩擦球的中下部为下旋。二看,来球的飞行…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实验的方法对乒乓球运动员在接发球过程中对发球前对手的信息判断的准确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对象北京体育大学乒乓球专业学生40名,分为两组,熟练组(参加过职业赛事)20名((M=20.30岁,SD=2.11),欠熟练组(未参加过职业赛事)20名(M=21.35岁,SD=1.14),并通过专门的软件对他们判断成绩做出评估.实验一的目的是检验两组运动员在接发球时,通过对方发球前的动作信息对来球的落点进行判断.结果表明运动员在主要停顿时间判断方面的结果差异显著(F(3,114)=1.771,p=0.157);而不同技术水平对停顿时间方面的结果差异不显著(F(3,114)=1.771,p=0.157);还表明,熟练组和欠熟练组在落点判断的准确性方面差异不具有显著性(F(1,38)=1.495,p=0.229).另外,随着判断时间的延长,实验对象对球落点判断的错误率下降.实验二的目的是测试两组运动员接发球时对对方发球旋转的特性判断,结果表明,他们做出判断反应的主要停顿时间段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F(3,114)=3.525,p=0.017);而技术水平对停顿时间的差异不具显著性(F(3,114)=1.003,p=0.394);熟练组的乒乓球运动员在判断来发球的旋转方面要明显优于欠熟练组运动员(F(1,38)=1776.158,p<0.005);然而,测试实验对象组内比较说明只有在球--拍接触的时间段内,对球旋转性判断的错误率才大大降低.研究结果表明,乒乓球运动员在接发球时,依靠对手发球前的一些动作信息来预判断球的落点,这与平常多数人认为的只有在发球方的球--拍接触瞬间的动作信息才能作为判断来球落点与旋转的观点是不同的.另一方面,熟练程度高的乒乓球运动员能够更有效的借助对方的一些信息来判断球的旋转,而不是球的落点.最后,对熟练水平相对较低的运动员而言,高水平的乒乓球运动员在对方发球的旋转与对应动作时间信息的关系方面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因而,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根据来球的旋转特点选择相应的接发球动作.  相似文献   

4.
乒乓球运动员应加强快速、准确、灵活的步法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乒乓球运动员在短时间内,根据来球方向、速度、落点以及旋转等快速作出判断时步法移动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一些训练措施。  相似文献   

5.
徐庆和 《体育科学》2003,23(5):115-119
为了建立关于乒乓球螺旋球、挠旋球的新概念、新技术及新系统。应用现代数学理论(微分不变量)和电脑程序来研究乒乓球的旋转。研究结果:1)给出了乒乓球螺旋球、挠旋球的新概念争科学定义;2)给出了乒乓球螺旋球系统的新的旋转分类法;3)阐明了乒乓球运动在3维空间的数学和力学原理及运动的基本规律;4)建立了乒乓球螺旋球、挠旋球的理论系统和技术系统。  相似文献   

6.
乒乓球集体能、技能、智能于一体,以智能为指导,体能为保证,技能为体现,球体小、球速快、变化多、技巧性强是其特点。在乒乓球运动中,平均球速可达20 m/s,通常对手攻出的快球仅0.15 s左右就能落到本方球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运动员既要迅速、准确地判断来球的落点、速度、旋转和战术意图等,  相似文献   

7.
掌握乒乓球旋转规律,合理判断来球接发球必须知道旋转理论。击球时,作用力通过球心,则球就不会旋转;反之,击球作用力不通过球心,球就旋转,各种不同旋转球落台后反弹有一定的规律,如:上旋球落台后,反弹较低,前冲力较大;弧圈球落台后,反弹更低,更有前冲力;...  相似文献   

8.
乒乓球运动员对发球旋转的认知加工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水平女子乒乓球运动员对发球旋转认知加工的特征.方法:研究对象为国际健将级和二级乒乓球运动员.采用录像视频时间阻断的方法对被试进行测试和评价.结果:国际健将运动员发球旋转判断的准确性好于二级运动员,反应时间慢于二级运动员.信息量影响运动员旋转方式的判断.不同水平运动员的视觉搜索方式存在差异.结论:在速度—准确率的权衡上,国际健将级运动员发球旋转判断偏重于准确性.运动员旋转方式的判断准确性不均衡,运动员对转球和侧上旋判断优于对不转和侧下旋的判断.信息量影响运动员旋转方式判断的准确性.在触球瞬间和球到发球方球台时运动员对侧下旋的判断最好.当球落至发球方球台时运动员对旋转的判断准确性由高到低依次是转球、侧下旋、不转球的判断.在视觉搜索方式和行为反应的关系上,国际健将组运动员表现为注视频率低,眼跳距离短,准确性高,反应时慢的特征;二级组运动员呈现为注视频率高,眼跳距离长,准确性低,反应时快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乒乓球顺旋转击球法一一是指摆速与来球触拍部位线速度的方向一致的击球方法。简言之,就是顺着来球旋转的方向进行第二次加转。在比赛中我们常常有意无意问打很多顺旋转加转球,使对方防不胜防,可获得同工异效、事半功倍的效果。笔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归纳了几种常用的乒乓球顺旋转击球法,在此与同行共磋。  相似文献   

10.
现代乒乓球运动中几乎所有技术都要借助于摩擦。制造旋转时,球拍与球之间的摩擦主要是静摩擦和滚动摩擦,它们的作用效果互不相同。静摩擦不但使乒乓球产生旋转,也使乒乓球产生平动;滚动摩擦则不利于乒乓球运动中制造旋转。静摩擦与滚动摩擦都是随时间变化的量,且两者的大小与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
乒乓球运动对抗的双方因来球的速度、力量、落点、旋转和弧线的不同,而产生一系列不同的节奏。掌握乒乓球的运动规律和运动节奏,有利于提高乒乓球基本技术和实战水平。  相似文献   

12.
赵继勇 《体育世界》2009,(7):105-106
要想打好乒乓球,必须懂得如何正确发力,真正掌握击球发力原理,才能打起乒乓球来显得富有节奏感,如行云流水一般。正确的发力要有放松、身体协调、正确的击球动作和握拍等因素构成的。球的前进速度和旋转强度是通过力量作用于球表现出来的。懂得如何正确发力,才会增强球的速度和旋转,就会在实战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3.
读者来信     
编辑同志:您好!我是一名退休干部,非常热爱乒乓球运动,但有一乒乓球基本知识问题,在书本上和刊物上找不到明确答案,就是双方对峙打起来时,目光是集中在球上,还是集中在对方挥拍动作上,我认为这对做好回击准备是个很重要的环节,请给予指教。唐山刘向阳编辑即答:初学乒乓球的业余选手,由于技术水平不高,击球前总是把目光盯着对方的来球,但是高水平的专业运动员在击球的瞬间一定是把目光盯在对方的击球动作上。因为通过对方的击球动作,可以判断对方来球的落点、旋转等变化,由于乒乓球的速度很快,在盯住对方击球动作的瞬间,球…  相似文献   

14.
乒乓球运动员为了用球拍打出旋转程度大的球,并不是单纯的切薄,而只能是用适当切薄原理来达到此目的的。该原理已在实践中为乒乓球运动员自觉或不自觉地应用,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进行研究,以利于提高应用它的准确性和能动性。一、变化切薄过程中所出现的两种摩擦力如图一所示,拍面对球的平均作用力点为A,拍  相似文献   

15.
乒乓球弧圈球的空气动力学原理及其飞行轨迹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乒乓球运动的动力学数学模型.弧圈球的运动是一个各种物理力学综合作用的过程,这些力包括重力、浮力、附加质量力、飞行阻力和Magnus力.通过求解乒乓球运动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弧圈球在不同情况下的飞行轨迹和运动规律.结果发现,乒乓球的旋转速率对其运行轨迹有直接影响,不同旋转速率的弧圈球的第1弧线和第2弧线有明显的区别.深入分析表明,弧圈球的速度和加速度在飞行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的,Magnus力和球运动方向的变化是导致乒乓球速度变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张海芳 《体育博览》2011,(7X):110-110
乒乓球运动项目球小、速度快、旋转强、变化多,有些技术的教学太快学生看不清,应用多媒体反馈教学法,让学生能清楚对比技术动作,提高乒乓球技术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对业余选手来说,在面对各种旋转时,总会找不到应对的方法,尤其是在接发球环节,由于判断上的失误或控制能力不够,常常会吃旋转,造成回球失误。高水平运动员经过长期的训练,他们对旋转具有精确的判断力和感知能力,手感也是超一流的。马琳是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运动员之一,他超级细腻的手感和灵活多变的作战技巧赋予了乒乓球绝妙的魅力。马琳击球时的小动作非常精妙,他可以通过手腕的灵活变化,合理地处理各种来球,尤其是在小球方面,他总是会有出其不意的表现。借旋转切短球可以说是马琳的绝技之一,因为他对旋转的了解很深,所以他可以通过调整拍形和发力方向,使回球具有最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18.
乒乓球运动的基本技术的复杂、战术的瞬息万变以及新技术、新战术、新工具、新流派的层出不穷,是这个项目的一个显著特点。它之所以具备这个特点,是因为在竞赛中几乎运动员的每一击球都会使球产生旋转,而这些旋转则在直径3.8厘米、重仅2.5克的乒乓球的运动过程中都非常敏感地表现了出来。因此,尽量详细、准确地剖析乒乓球各种旋转,从而了解并掌握乒乓球在运动中旋转的规律性,对掌握整个乒乓球运动的规律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乒乓球多球训练是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运动训练方法。它可以连续不断的供给不同落点、速度、旋转的球,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洲练最和训练效果。是基层乒乓球训练队进行少儿乒乓球运动员培养的一种较好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乒乓球教学四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乒乓球运动的特点是球小、速度快、变化多,它包含速度、力量、旋转、弧线、落点五大要素。乒乓球运动不仅是技能、体能项目,它更是智能项目。乒乓球运动对人体具有较高的要求,不仅要具备较强的身体素质,还要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一、突出重点法技术教学是乒乓球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乒乓球技术较为复杂,技术动作较为细腻,手感要求较高。在打法上可归纳为:推、打、弹、拉、拔、搓、削、挑、滑、抹等几种技术。教学重点是推挡、搓球、攻球,难点是拉球。在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要解决好重点和难点问题,其它技术教学问题就迎刃而解了。l.推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