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英  孙萍 《考试周刊》2009,(18):22-22
语文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核心是提高语文能力。语文能力是一种综合实践能力,语文教育的过程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形成的过程。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活动。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认为:知识和活动不可分离,知行统一,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作为认识及实践主体能动地认识和探索文本的过程。实实在在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心理需要。而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注重语文实践,是学生具备语文素质的具体表现。教师须在语文教学中,切实将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实践应用并重,实现语文教学的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4.
盛伟会 《学苑教育》2012,(10):24-25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过程中应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种语文实践活动应通过学习的主体来完成。教学过程中,通过说、唱、演、练等方面来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而实践是全面提高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正如《课标》所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和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大家把掌握知识当作了语文学习的唯一目标,认为教好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6.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学生不仅要有昕、说、读、写的能力。还要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对学生必须具备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最好诠释。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近年来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要达成这样的目标,我们一定要处理好文本、教师、学生三个主体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位置和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以往培养语文能力主要是技能训练,课标颁布后强调语文实践:“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如何进行技能训练,我国语文教育界已有颇多研究,可如何进行语文实践及在语文实践中形成语文实践能力,尚处探索阶段。语文实践包括口语实践、阅读实践和写作实践等,本文拟探讨在阅读实践中阅读实践能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作为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主要依据——语文教材,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具有较强的引领与指导作用,语文教材在如何明确语文实践活动目标,如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平台以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究空间等方面都应凸显实践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重在实践 ,而非“言说”。学生语文实践能力不是在课堂“言说”过程中形成的 ,而是在学生充分的“践行”中形成的。不仅语文课堂是学生语文“践行”的场所 ,还应构建一个开放的语文学习的世界 ,打通课堂生活与社会生活联系的通道 ,以培养学生扎实的语文能力。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和认识 :一、把语文实践活动融入到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语文技能的培养之中过去的语文教学重知识的传授 ,教师努力地把自己的所知一股脑地塞给学生 ,学生靠死记硬背来学习语文 ,知识得不到内化 ,能力得不到提高 ,因此把实践活动融入其中 ,这是十…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是一种综合实践能力。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形成的过程,真正让学生走向蓝天下的学校,阅读生活的教科书,寻找语文学习和思维活动的源头活水,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语文,用语文。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作为认识及实践主体能动地认识和探索文本的过程,实实在在地开展实践活动,不仅符合中学生的心理需要,而且能丰富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中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2.
杨中华 《小学生》2010,(4):44-44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语文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又决定了语文能力的提高必须靠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来实现,为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只有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才能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使全体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文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识能力和人文素养。而作为一种体验性的、实践性的、综合性的活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课程目标上,具有比较突出的能力目标取向,是把发展学生各种能力作为核心目标,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作为认识及实践主体能动地认识和探索文本的过程,实实在在地开展实践活动,不仅符合中学生的心理需要,而且能丰富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中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是一种综合实践能力。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形成的过程,真正让学生走向“蓝天下的学校”,阅读“生活的教科书”,寻找语文学习和思维活动的源头活水,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语文,用语文。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重在实践.而非“言说”。学生语文实践能力不是在课堂“言说”过程中形成的.而是在学生充分的“践行”中形成的。不仅语文课堂是学生语文“践行”的场所.还应构建一个开放的语文学习的世界,打通课堂生活与社会生活联系的通道,以培养学生扎实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作为认识及实践主体能动地认识和探索文本的过程,实实在在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心理需要,而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唱”、“画”、“演”、“读”“、集”“、赛”等各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智力、…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朗读是学生正式学习书面语言的一个最重要的手段,是对学生语文能力进行有序训练的必要过程,是儿童从学习认字向广泛阅读过渡的一道桥梁。创建书声琅琅的语文课堂,是我语文教学实践的目标,更是我的追求。  相似文献   

19.
陆义 《广西教育》2013,(26):32-33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那么,什么是语文素养呢?语文素养是指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它包括语文能力、语言积累、思想感情、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识能力、人文素养等。语文素养作为语文综合能力的核心内容,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而中学阶段又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核心是提高语文能力。语文能力是一种综合实践能力,语文教育的过程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形成的过程。语文是工具性学科,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其主要的任务。作为小学语文老师,组织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不要受语文教科书内容的限制,应该与地方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