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有这样两句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初读让人生疑:诗人那时52岁,在当时已算是进入晚年,哪里还有“青春”可言?仔细揣摩便知:此“青春”非今“青春”,当指美好的春天;两句诗的意思是,白天放声高歌还要开怀畅饮,春天美景正好和我作伴回乡。  相似文献   

2.
余俊 《初中生》2006,(7):19-22
【考点突破】 作为我国化艺术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对联在2005年中考试卷中闪亮登场,全国共有二十多个省市的中考试卷中出现了对联题。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独特的学艺术,也是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内容博大精深,是一部浓缩了的化史。《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认识中华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化的营养。”可以说对联题会越来越受到命题的青睐,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3.
岳麓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Ⅱ)第19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说:“1958年,中国共产党八届二次会议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接着,轻率地发动了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和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很多学生不理解:“二公”是不是意味着两个“公”?分别指什么?  相似文献   

4.
人教社新编高中语文第二册《过秦论》中有句:“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对“百越”课本上注为:“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每个部落都有名称,而统称百越,也叫百粤。”“桂林、象郡”文中则注释为:“在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一带。”这两个注释明显是矛盾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对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越明年”的注释为:“到了第三年,就是庆历六年(1046)。”而《教师教学用书》的解释则是“到了第二年”。到底是“到了第二年”,还是“到了第三年”呢?  相似文献   

6.
历史上,文学作品中第一次出现“十恶不赦”这个词,是在元曲大家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里:“这药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恶不赦。”  相似文献   

7.
“虚指”和“无指”是古代汉语指示代词中的两种不同的指代形式。“虚指”,简要地说就是有所指而不明白地说出来。在古代汉语中说话的人对所要说明的人、事,不愿明说,不能明说,或者不必说出,或者根本不知道时,选用一个特殊的指示代词去代替,这种语言现象便是“虚指”。这类可以用做“虚指”的代词,为数不多,在古代汉语中最常用的只有“某”、“或”等字。如: 1、某日烧蓑城苇。(陈弘绪《文天祥》) 2、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司马光《谏院题名记》) 3、相公又稍稍语人曰:“某也贤,某也贤。”,(宗臣《报刘一丈书》)  相似文献   

8.
【考点突破】作为我国文化艺术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对联在2005年中考试卷中闪亮登场,全国共有二十多个省市的中考试卷中出现了对联题。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也是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内容博大精深,是一部浓缩了的文化史。《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可以说对联题会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前景看好。对联,又名楹联,也称“对仗”,在同学们的知识链上居于“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对偶”一节上。对联原出于诗词,但它又不…  相似文献   

9.
作文是所有高考学科中分值最大的一道题,而“发展等级”又是扎开作文评分差距最大的一块阵地,为此,高考专家疾呼:“得作文者得语文,得发展分者得作文。”下面笔者谨就高考中考生写得最多的记叙文和议论文谈几种“发展等级”突破技法:一、记叙文“发展等级”突破三法 记叙文在符合题意、结构完整、合乎情理的“基础等级”的高原上,还应矗立起立意深刻、叙事厚实、构思精巧的“发展等级”高峰:  相似文献   

1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语文教学的课堂的确出现了许多“珍视独特”的亮丽景观,但更多的却是偏差:要么没有让学生“独特”,用教师或“教参”的理解,一统天下;要么让学生乱“独特”,对学生的任何理解都不予纠正,一派胡言。那么,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全面地理解“独特”的内涵,从而实现对它的有效“珍视”呢?  相似文献   

11.
“什么”和“what”在汉语和英语中是最基本的疑问词,它们的用法十分灵活。一直以来,对“什么”非疑问用法的归类并不统一,对“what”的指代作用也未有研究。文章将从“什么”和“what”所指代的对象出发,将其有指用法进一步分类描述:任指、某指、特指和类指。  相似文献   

12.
“茅檐”并非“代指庭院”湖北荆州八岭山镇新场中学王运林初中语文第四册有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诗: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怎样理解“茅檐长扫静无苔”的意思呢?关键在“茅檐”二字。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中说明:“‘...  相似文献   

13.
“小荷”究竟指什么重庆市垫江县龙岗小学熊元龙古诗《小池》中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一句。有的教师将“小荷”解释为荷花骨朵。“小荷”是不是荷花骨朵呢?《说文》云:“荷,扶渠(即芙蕖)叶。”段玉裁则从语源上加以说明:“盖大叶骇人,故谓之荷。”...  相似文献   

14.
前人对《孟子》中“终身”一词的几种解释, 都是与上下文捍格不入的。一个词的确切含义是在它的上下文中得到落实的, 因此也要根据它的上下文来解释。紧扣“终身”的上下文来看, 孟子所说的“终身”实际上是指“全家人”。  相似文献   

15.
“谷”原来是指有壳的粮食;谷字的音,就是从壳的音来的。五谷原是中国古代所称的五种谷物,后泛指粮食类作物。“五谷”在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是指稻、黍、稷(粟,即谷子)、麦、菽(大豆);一种是指麻(大麻)、黍、稷、麦、菽。  相似文献   

16.
王妍玮 《甘肃教育》2011,(14):41-41
“金砖国家”最初叫“金砖四国”,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于2001年提出的,指的是当今世界上幅员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富有活力的四个新型国家: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BRIC一词是由这四个国家的英文首字母组合而成的,其发音与英语中的“砖块”(brick)一词非常相似,故人们也把它叫做“金砖四国”。其中,巴西被称为“世界原料基地”,俄罗斯被称为“世界加油站”,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金砖四国”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总面积的26%,人口大约占全球总人口的42%。随着四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其国际影响力也与日俱增。2011年4月,在中国三亚举行的该机制第三次会议上,吸收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金砖四国”也由此更名为“金砖国家”(BRICS),正式成为一个开放性的国际合作组织。  相似文献   

17.
词语“千金”现在一般用于尊称别人的女儿,相当于“令爱”。但在古代“千金”也可用于指男子。如《梁书&;#183;谢厣邑传》:谢肚聪慧善文,其父赞之日:“真吾家千金。”词语“千金”中“金”在这里指黄铜,当时黄铜很少,所以千斤黄铜也是很贵重的,故有“一诺千金”、“千金之裘”的说法。词语“千金”由珍贵之物引申出指人时,并不仅限于指女子。其实我国古代虽然有“男女授受不亲”的传统,  相似文献   

18.
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这原是散文名家峻青《雄关赋》中的引语。这两句诗中“两京”究竟是指何地?遍查辞书,钩沉索隐,对“两京”有几种解释。第一种意见是:古代指西京长安(现在的陕西省西安市)和东京洛阳《现在的河南省洛阳市);第二种意见是宋代的开封和河南府。第三种意见:元代的大都(元代京城,旧址在今北京城内)和上都开平(故址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 然而,“两京”这么多组,究竟哪一组是引语中所含的“两个京城”呢?愚以为:以上数对“两京”都不是引语所指。其原因有二:一是就地理位置来说,山…  相似文献   

19.
颜维奇 《师道》2005,(5):26-26
《桃花源记》一中,“外人”一词共出现了三次:“悉如外人”、“遂与外人间隔”、“不足为外人道也”。这里的三个“外人”意思都一样吗?九年级语上册(苏教版)《桃花源记》一对“悉如外人”中的“外人”的注释是:“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也就是说,教材对上述三个句子中的“外人”的解释是一样的。真是这样吗?笔以为具体情况应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0.
《双语学习》2010,(10):15-15
小朋友,你读书看报或上网浏览时,有没有碰到一些不认识的字母符号?那么,你知道它们的解释吗?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PK”与“VS”的来历吧。“PK”有两个“渊源”:一个是特指曲棍球的罚球,后被用于网络游戏中的玩家之间彼此对打,源于英文Player Killing的缩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