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道德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的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对当今社会意义重大。生态文明的建设不仅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努力,而且也需要环境道德教育层面的精神支撑,因此,大力加强环境道德教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应该成为我们社会目前需要深入研究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形式和新阶段,是文明进步与社会和谐的内在需要。生态道德作为道德规范的一种,既是生态文明对人们道德素质的需要,又反过来促进生态文明的实现。因此,加强生态道德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而且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如何理解生态文明与德育的关系,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路径,本文阐发生态文明的理论渊源及对德育的重要意义,提出实现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需要生态文明教育;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生态文明教育;实现科学的发展需要生态文明教育;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生态文明教育;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时代需要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应成为新时期德育工作新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自然资源行业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实现“美丽中国”战略目标的客观要求,是满足新时代人的生态需要的必然要求,是自然资源类专业大学生职业发展的现实诉求。目前,自然资源行业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课程偏少、教育方式与实践场景脱节、生态文明文化建设滞后等问题。本研究基于系统耦合理论,通过优化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健全生态文明实践育人体系、培育生态文明文化等方式,构建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三位一体”生态文明教育模式,三者同向同行、协同互补,以实现生态文明教育规范化、系统化和效应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教育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作为提出并实践可持续发展的先行地区,北欧国家积极探索生态文明教育模式,主要体现在动因、内容、实践三个维度。在动因维度,生态文明教育是北欧国家实施绿色立国战略的基石、推动教育绿色转型的依托、满足公民绿色需要的抓手。在内容维度,北欧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主要包括生态认知、生态技能、生态伦理和生态消费等方面,旨在全面提升公民的生态文明素养。在实践维度,北欧国家制定并实施生态文明教育战略、建立并完善生态文明教育机构、构建并执行生态文明教育法律、推广并运用生态文明教育技术,开创了颇具特色的北欧生态文明教育道路。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构成了系统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表现为生态政治观、生态经济观、生态文化观、生态社会观。这一理论体系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总结了中国共产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生态保护思想,同时也是当今世界环境问题全球性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需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引领世界生态文明的未来,而且为推动构建生态领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及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崇明生态岛建设大讨论中,教育是一块十分重要的阵地。这不仅体现在教育作为一个行业,和其他各行各业一样,也要为生态岛建设出谋划策和添砖加瓦这一基础性上,同时也体现在生态现状的改观需要教育、生态文明的建设依赖教育和生态观念的内化渴望教育这一前瞻性上,更体现在生态文明与绿色教育在理念的趋同性上和行为的一致性上。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是人的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的需要得以满足之根,人的社会关系发展之基,人的能力发展之源。人的科学发展是生态文明的保障。人作为主体,担责生态文明;科学理念,引领生态文明;丰富知识,支撑生态文明;高尚品格,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的科学发展,应深化认识,高度重视;认清形势,直面现实;统筹兼顾,科学应对:推行生态经济,提供物质保障;健全法律体系,强化约束机制;繁荣生态文化,优化人的素质;倡导生态消费,优化生活方式;重视国际合作,共建美好世界。  相似文献   

9.
把人类社会作为一个物理系统,从其物质与能量转化的角度讨论,则系统的存在和延续,要受到生态、技术和文化的多重约束.一个文明社会的延续需要满足三个前提:足够的生态资源提供其生存所需(生态前提);足够的牛产力水平使其能够获得所需(技术前提);还要有足够智慧的文化,使其能够与所处环境和谐相处,保障文明存在生态前提(文化前提).在发展的社会系统模式中,社会规模、生产结构、生活方式,都在变化之中,需要输入更多的自然资源,从而输出更多的垃圾.最终导致生态前提遭到破坏.工业文明与文明持续的文化前提有着内在的冲突.  相似文献   

10.
张建云 《天中学刊》2010,25(4):56-59
生态文明的深层内涵在于在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同时,强调对人的身内自然性的人化和升华,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自利和功利的角度理解生态文明建设,认识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深远意义,极力推卸责任。社会主义国家从本国国情和生态现状出发,把生态文明建设与工业化有机结合起来,既立足自身又立足环境,并着眼于可持续发展,从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整体高度理解生态文明,敢于面对,勇于担当,代表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从马克思生态思想、人的生存权利的实现、生态正义和生活自然的“和谐”等方面思考“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机理,提出生态文明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超越,是人类文明的新阶段和新发展,符合人类的生存权利走向现实的“定在”。生态文明与小康社会、生态文明和人的生存与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而,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2.
绿色环保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人类生存和世界发展的全球化问题,而建设生态文明在我国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发展,传统平面城市绿化已经满足不了现代城市生态文明的建设需求。如何科学有效地建设现代城市生态文明,使其满足未来城市发展需要,是我们现在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必须面临的问题。本文针对传统城市绿化模式的诸多弊端,现代城市立体绿化的作用和意义,现代城市立体绿化设计及实施原则,现代城市立体绿化的设计分析等诸多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多学科融合是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不仅获得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而且具有深厚的学理基础和现实依据。多学科融合生态文明教育不是机械地整合各学科内容,而是始终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是一种导向生态素养培养的创新性实践。它的实践框架主要包含起点融合、载体依托、过程预设和实践呈现四个层面,对真正发挥和凝聚不同学科的生态育人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深化生态文明教育的多学科融合不仅需要营造生态文明教育的浓厚氛围和积极构建多学科融合的协作机制,而且需要注重提升教师的生态文明教育素养和持续完善多学科融合生态文明教育的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社会各个方面齐抓共管、共同努力。教育是社会有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不仅可以有所为,也应有所为。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具体体现在培育、增强全民族的生态自觉,弘扬、创造优秀生态文化,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及培养建设生态文明的生态人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环境法教学改革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是孕育生态大学的需要,是高校开设环境通识教育的需要。目前环境法教学中存在环境法教材不能满足环境法教学需要、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以凸显的问题,改进和完善环境法教学要做到"五好"工程:挑一位好教师、选一本好教材、探几种好教法、带一拨"好"学生、塑一个好理念。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与精神的基础,影响着社会物质、精神与政治文明。在建设协调发展的小康社会中,生态文明有着重要的意义。加强对大学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学生发展和高校德育的需要。高校应着力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大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并教育学生以生态文明观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了解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掌握情况,发现生态文明建设目前仍然存在于领导的讲话中、学者的研究空间里。虽然有环境保护部门的倡导,却没有在普通的人民群众中形成"气候",也没有形成新的文明范式。在STS视域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先,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性,明确"生态文明是人类的一个发展阶段,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生态文明是一种发展理念,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概念;其次,要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参与性",坚持生态自觉,形成生态文化。第三,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实践理性共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人作为文化存在展示自身无限超越潜能的新阶段,是文明范式实现生态转型的内在逻辑和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既是传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态文明理念的结果,也是发扬我国传统优秀生态文明思想的结果,更是立足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的必然趋势,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新思想的产生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传统养料和多维的科学内涵。这一新思想对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实现人民对建成美丽中国和全面小康社会的愿望,以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胜利都有着极其丰富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被党和国家重视,加快发展生态文明,这是我国经济发展,政治进步的必然要求。而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以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为前提,通过提升意识水平,才能更好地践行生态文明行为。通过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形成教育合力,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效果。一.校园生态文明的自身环境建设学校作为社会存在的一个细胞,以它特有的存在形式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知识和智慧的源  相似文献   

20.
人类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凭借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灿烂的文明。随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由被动接受、初步探索、过度征服到和谐共处,人类文明大体上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现在迈入了生态文明阶段。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是人类应对生态危机的必然选择。是人类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时期。可见,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之路:生态文明教育责无旁贷地要肩负起发展人类生态文明意识的重任;学科教学更应主动承载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转化,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生物学科作为一门关注生命的自然学科.更具有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独特优势,必然需要在这场绿色文明中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