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识课程是通识教育的载体,分为正式课程、非正式课程和潜在课程三类,建构通识课程体系主要着眼于正式通识课程,具体建构程序大体分为三步:多元的课程开发是准备阶段,最佳的课程设置是承接阶段,精准的整体布局是收官阶段。为确保通识课程体系科学完整、特色鲜明,必须注重发挥集体智慧,深下调查研究功夫。  相似文献   

2.
通识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全面的文化素养.高校在实施通识教育时,要在确保一定数量的通识教育课程学分前提下,建构科学合理的课程组织模式,并根据学校人才培育目标定位,形成有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3.
试论高师院校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对高师院校通识教育的意义、现状作了分析,着重对高师院校通识课程设置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提出了加强高师院校通识课程建设的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4.
课程设置对提高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取国内22所高校小学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教师教育课程标准》(2011)、《小学教师专业标准》(2012)中涉及到的课程要求为参照,对其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进行实证研究,并给出未来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高校通识课程设置现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首批进入"985工程"建设的9所高等学校为样本,对其通识课程设置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发现存在不少问题:学生选择自由度过小;应用性、工具性课程偏多;各高校课程高度相似,但特色发挥不足;当下对通识教育理解的狭隘化影响到通识课程的设置.为此,高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要依据一定人才观,重塑通识教育理念,合理划分课程领域;二要处理好应用性与人文性、必修与必需、必修课与选修课、一致性与差异性的关系;三要加强通识课程实施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6.
目前区块链课程普遍是面向计算机类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结合所在高校工程教育实践特色的区块链通识课程建设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上海电力大学高水平通识课程"区块链技术导论"为例,着眼新工科工程教育要求、聚焦学校能源电力特色、融合课程思政理念开展区块链课程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7.
沈璐 《文教资料》2010,(4):196-198
南京师范大学自2006年开始实施博雅教育课程。本文作者从课程目标、课程设置、管理机构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对其良性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华中师范大学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两所大学通识选修课相关政策的对比分析,发现两所学校通识选修课在开设目的、开课模块与考核方式等方面相同,在管理机构、开课条件、学分要求与设置、政策支持等方面不同。指出湖北二师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真正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应从加强对通识选修课理念的理解,设置通识选修课程实体性机构,优化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上课时间,加强通识选修课程师资力量建设等方面着手改进。  相似文献   

9.
在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国学课程群必须树立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理念.以全面国学课程目标为指向,精选国学课程内容,运用多维立体的组织形式,采取多元化的途径营造国学教育环境,引导学生获得国学知识,培养学生成为有民族气节的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0.
李茜 《林区教学》2022,(4):34-38
教师教育课程专业化是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实现基础和关键表征,也是提升教师职业专业水准和培养质量的前提条件.以三所部属师范大学人才培养方案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分析法,从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发现,部属师范大学构建起基于博雅培养的通识教育课程、基于专业素养的学科专业课程、基于教育素养的教师教育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1.
宁波大学环境教育通识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大学环境通识教育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环境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环境素养。以宁波大学为例,通过对本科培养方案中环境教育相关课程设置及通识课程中环境教育相关课程设置的统计分析,针对环境通识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环境教育通识课程体系构建方案。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对人才培养要求越来越高,通识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文章以河北工业大学为例,研究通识课程体系的创新,提出“一体两翼,双向互动,横纵结合,多维延伸”的课程体系。以本科生院为核心,成立通识教育基地,统筹校内通识课程已有资源,并根据团委举办的竞技比赛,适时调整通识课程相关内容。同时,考虑学生的实际和所处年级,实现通识课程的多维延伸。  相似文献   

13.
课程体系对于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体系在保证学生基本素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等方面均存在明显不足.这些缺陷,既有课程总量不足的问题,也有课程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因此,完善课程体系,需要紧紧围绕“知识应用”这一核心,既要调整课程的总量,又要优化课程的结构.  相似文献   

14.
焦炜 《当代教育科学》2012,(3):17-19,56
现代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高等教育领域针对专业主义教育和职业主义教育而产生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推行通识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内容。本文基于我国通识教育发展现状的分析,以比较的视角,探讨了兰州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实施中存在的通识课程数量少、所占学分比例低、课程知识领域分布狭窄、通识选修课供需矛盾突出、课程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实施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5.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是实行通识教育的最好课程模式,以地方性综合大学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资料分析法,对不同地方性综合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指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核心课程的核心地位不明显,内容缺乏跨学科性,实施缺乏足够资源、基金支撑。借鉴综合型重点高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实施经验,提出构建方案:按学科设置人文科学与文化、社会科学与道德、自然科学与技术、医药科学与健康、艺术科学与审美和创新精神与创业等6个核心课程板块。保障机制为:确立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在通识教育中的地位、推动核心课程纵深发展、加强课程师资队伍建设、设立专门的课程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16.
<正>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国内外形势的急剧变化,国家对能够适应各种复杂变化环境的高端人才有了更为迫切的需求。许多高校开始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和新路径,其中一个重要的做法是在大学开展通识教育,这是借鉴了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沿实践而得出的做法[1]。现在,不少高校已经开设跨  相似文献   

17.
通识选修课程是开展通识教育的重要载体,在20多年的实践当中,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了一批通识选修课程,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现有的通识选修课程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日益突出。该研究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要解决这些问题应构建目标明确的通识选修课程体系,提出构建通识选修课程体系的思路,并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实践为例,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构建通识选修课程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华中师范大学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两所大学通识选修课相关政策的对比分析,发现两所学校通识选修课在开设目的、开课模块与考核方式等方面相同,在管理机构、开课条件、学分要求与设置、政策支持等方面不同。指出湖北二师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真正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应从加强对通识选修课理念的理解,设置通识选修课程实体性机构,优化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上课时间,加强通识选修课程师资力量建设等方面着手改进。  相似文献   

19.
通识教育的有效贯彻对于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意义已愈加凸显,不同层次的高校在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上也存在较大不同。文章在分析基于独立学院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必要性的基础上,结合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与特点,剖析独立学院建设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面临的困难,提出构建独立学院建立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已成为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但日益暴露诸如专业技术分割过细、课程知识结构单一、素质教育力量薄弱等的缺陷,难以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的知识面广、适应力强、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提高自身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需要,促成了对高职通识教育的关注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