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荣 《新闻实践》2001,(3):28-31
近年来,在国内报纸市场上,“价格大战”和“发行大战”的浪潮此起彼伏,硝烟弥漫,特别是时值岁末,有关报纸“价格大战”的消息总是不绝于耳。你瞧,南京报业的“价格大战”一波未了,昆明报纸的“发行大战”又烽火连天……一时间,“价格大战”和“发行大战”成为新闻界关注的焦点和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那么,在市  相似文献   

2.
王荣 《青年记者》2001,(1):10-12
近年来,在国内报纸市场上,“价格大战”和“发行大战”的浪潮此起彼伏,硝烟弥漫,特别是时值岁末,有关报纸“价格大战”的消息总是不绝于耳。你瞧,南京报业的“价格大战”一波未了,昆明报纸的“发行大战”又烽火连连……一时间,“价格大战”和“发行大战”成为新闻界关注的焦点和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何会发生报纸的“价格大战”?应该如何认识和看待报纸的“发行大战”呢?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理性的观察、辩证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为何会发生报纸的“价格大战”目前全国报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南京、昆明等地则尤甚。特别引人关注的是南京报业的低价和超低价竞争。一份报纸只卖1角钱,如此低价位的“价格大战”,在中国报业史上实属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国内报纸市场上,“价格大战”和“发行大战”的浪潮此起彼伏,硝烟弥漫,特别是时值岁末,有关报纸“价格大战”的消息总是不绝于耳。一时间,“价格大战”和“发行大战”成为新闻界关注的焦点和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何会发生报纸的“价格大战”?应该如何认识和看待报纸的“发行大战”呢?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理性的观察、辩证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为何会发生报纸的“价格大战”?目前全国报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南京、昆明等地则尤甚。特别引人关注的是南京报业的低价和超低价竞争。1999年…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报业市场始终处于一轮接一轮的竞争大战中,继“发行大战”、“广告大战”、“扩版大战”之后,那些强势报纸,凭借自身实力强、人才多、信息量大的优势,纷纷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把触角伸向所属区域之外开展跨区域的攻城掠地:抢新闻、抢发行、抢广告、设立办事处、广告处、发行  相似文献   

5.
文海拾贝     
与其年年发行大战不如多多提高质量《瞭望》周刊第39期发表一组关于报刊“发行大战”的文章说,现在一年一度的征订发行大战已愈演愈烈,连一些“部级”官阶的总编辑,也纷纷亲临“前线”,企盼来年的发行量跌幅不大。报刊的发行量为何连年下降,原因之一是现在的报刊越办越多,越办越细,经新闻出版署批准的报纸总数就有2000多家,比1978年增加了十多倍。  相似文献   

6.
赵金 《青年记者》2001,(3):34-35
90年代初期,报业市场爆发了酝酿已久的“发行大战”。这是一场没有硝烟却异常激烈的“战争”,由70年代末80年代初160余种迅速增至2000余种有全国统一刊号的各类报纸各出奇招争抢市场份额。在这场大战中,受到冲击最大的是以公费订阅为主的党报。由于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发行机制,全国省以上党报的发行量几乎都处于不断下滑的趋势。党报如何在“发行大战”中突出重围?这成为业内人士长时期关注  相似文献   

7.
孙焕英 《传媒》2003,(3):11-11
当前中国的报纸,实在不少。报纸多了,自然就要出现竞争。于是,报界大战,金戈铁马,好不热闹。战事之频、战术之多、战场之大,前不见古人。比如,发行大战、有奖大战、促销大战、价格大战、扩版大战、分娩大战(母报办子报)、易帜大战、用纸大战、版式大战乃至字号大战等等,令人眼花缭乱。  相似文献   

8.
每逢临近年终,正是来年报纸征订的黄金时节,一场报纸行业的发行大战便进入白热化,各类报纸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千方百计争取订户,以求赢得读者,占领市场。值此发行大战白热化之际,报业不正当竞争行为也充分暴露出来,扰乱报业市场秩序,破坏报业正常发行,影响极坏,  相似文献   

9.
随着报业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自办发行在完成现有职能的情况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包括成本的居高不下、发行人员难以管理等等。各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报纸都陷入发行大战不能自拔。发行大战耗费了报社的大量资金,对于报社的长远发展却没有太大帮助,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发突出。自办发行成竞争利器自办发行以其高时效、低成本、快反馈,实现了报社对报纸发行主导权和网络主控权的控制等特点,增强了报纸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驾御能力。报社需要把握生产和销售的经营自主权,自办发行的实质就在于自主权的回归。1985年《洛阳日报》的自办发行标志着…  相似文献   

10.
《今传媒》2002,(6)
一年一度的发行大战又一次打 响了,而其夺人之先声的则是发行广告的大战。这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还是各报所刊载的馈赠征订广告。 从大量的征订广告来看,其所赠物品的价值有许多超过订报费用。就此而言,报社的所作所为几乎也可以视为向特定消费者赠送报纸了。由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全面推进,我国的报业竞争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愈演愈烈。报业市场已成为国内传媒业竞争最激烈的一个市场。所谓“新闻大战”、“扩版大战”、“周末版大战”、“发行大战”、“报价大战”、“广告大战”等竞争,早已司空见惯。而所有这些大战背后最核心的较量乃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报业的第一资源,也是报业的竞争之本。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京报》、《法制晚报》的加入,北京都市报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扩大发行量是争取更多广告的基石,因此各报的发行大战格外引人注目,同时也暴露出发行渠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对存在于北京都市报发行渠道中的五大问题进行分析,剖析成因,希望有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的媒体竞争异常激烈,一方面,境内媒体在各自的产业化经营之路上各展招数,报业集团、广播电视集团纷纷成立,发行大战、广告大战、价格大战硝烟四起,另一方面,加入WTO之后中国媒体所  相似文献   

14.
去年9-10月间,正值报纸发行大战之际,石家庄和武汉两地的报业同行为了一些调查数据爆发了空前激烈的同业争端,引起了广泛关注。眼看今年的报纸发行大战又将来临,现在或许到了该认真审视这两起争端的起因以及思考如何防止这类争端再次发生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的报纸,越来越多了。报纸多了,自然就要出现竞争。于是,报界大战,金戈铁马,好不热闹。战事之频、战术之多、战场之大,前不见古人。比如,发行大战、有奖大战、促销大战、价格大战、扩版大战、分娩大战(母报办子报)、易帜大战、用纸大战、版式大战乃至字号大战等,令人眼花缭乱。纵观横看这些大战,人们会发现,在战略上是舍本逐末、捡了芝麻扔了西瓜。这就是,它们没有开辟主战场,没有开展质量大战,没有把质量问题放在第一位,给人一种办报人功夫在报外的感觉。人们常说,质量就是生命。这个命题,不仅适用于物质产品,也…  相似文献   

16.
白斌 《新闻传播》2010,(9):53-53
近年国内传媒竞争高潮迭起,从前几年的晚报热、扩版热、周刊热,到如今的发行大战、收视率大战等,可谓硝烟弥漫。如何在传媒竞争中占领高地,在博弈中始终处于赢家地位,这是业界一直探讨的问题。本文用博弈理论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7.
扩大信息量,确立新闻的主体地位伍进一在近几年的“扩版大战”、“周末版大战”、“广告大战”、“发行大战”中,中国报业正在经历“市场竞争”的严峻考验。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给中国报业的竞争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要求这种竞争应在更...  相似文献   

18.
世纪之交,继稿源与节目大战、发行与广告大战等基本层次的竞争之后,更为实质性的资本运营成了我国媒体经营改革的新动向。媒体的资本运营,就是将媒体单位拥有的可经营资本,通  相似文献   

19.
《今传媒》1999,(4)
近年,在硝烟弥漫的报纸发行大战中,除靠邮局发行、自办发行以及邮发自办合二为一发行外,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发行形式,这就是邮局的买断发行。所谓的买断发行,就是邮局同报社共同商定一个报社想达到、邮局能实现的报纸发行量,达到达不到此量,报社依据双方的协议按此量...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陆新闻传媒市场已规模空前宏大,竞争空前激烈,我们平时听见所议的扩版大战、发行大战、节目大战等等,说到底,就是市场大战,争夺市场的主要需求方——受众和广告客户的大战。新闻传媒市场有不少消极作用:引导传媒片面追求盈利,降低社会责任心,趋于媚俗和哗众取宠,甚至搞剽窃盗版等等。新闻传媒市场更有许多积极作用:促进流通、集散信息、调节供需、推动竞争,优化资源配置、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促使传媒机构在经营管理、设施技术、质量效益等各方面不断提高。市场化、产业化是新闻传媒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新闻传媒市场对舆沦监督也带来很大的影响,值得我们认真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