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先生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天气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我们是有的。洋铁碗可曾收到了没有?……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指出,“跳脱”辞格最早是由陈望道在《汉语修辞学发凡》提出来的,并被分为三类:急收、突接、岔断。此后学者多从是说。笔者认为:还有一种修辞方式,即“徒转”也应归属“跳脱”辞格。因此,“跳脱”应分四类:急收、突接、岔断、陡转。然后结合例句,对“跳脱”的四个类型,做了简要分析和比较说明,其中对“陡转”一类做了具体界定、分类和解说。最后又从总体上对运用“跳脱”辞格的意义和注意事项做了原则性说明。  相似文献   

3.
<正>《雷雨》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与探索。曹禺曾说过:"一部《雷雨》全部是巧合。"的确如此,《雷雨》剧中存在着诸多的戏剧巧合:如周朴园与鲁侍萍三十年后的再次相遇;周萍与四凤之间血缘关系的巧合;鲁大海与周朴园之间的父子关系;周冲与周萍两兄弟都喜欢上四凤;蘩漪与周萍之间的不伦关系……还有局部的小巧合:例如时间点上的巧合、人物年龄上的巧合等等,这些巧合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共同构建起作品的框架。巧合的应用,既是戏剧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艺术反映生活的必然,并且对戏剧人物、戏剧冲突、戏剧结  相似文献   

4.
曹禺的《雷雨》语言精炼,在句式上呈现出"是"字句居多的特点,形成了其语言运用的一大特色。以《雷雨》作为封闭语料,从句法结构层面对所选"是"字句进行分类分析,从语义平面和语用平面中的"焦点"角度,来进一步探讨具体的封闭语料环境中的"是"字句。  相似文献   

5.
《雷雨》是中国现代最杰出的戏剧家曹禺的代表作,它的主题意蕴深刻,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是我国现代戏剧史上成就最高的剧作之一。它通过一家两代人的恩恩怨怨,集中表现了在浓厚的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里的人的悲剧和由此折射出的社会悲剧,它控诉了带有封建本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罪恶,表现了对理想的人性和人的生存状态的困惑和向往。曹禺以极端的雷雨般狂飙恣肆的方式,发泄被压抑的愤懑,控诉中国的专制家庭和社会的黑暗。将所有人的"雷雨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剧中的惊雷仍在我们耳畔轰鸣,剧中的暴雨仍在我们心底激荡。  相似文献   

6.
戏剧是一种古老的艺术样式,远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因为古老,它有其传统的法则,比如“三一律”。尽管后人对“三一律”法则的提出毁誉参半,但其深远的影响却一直波及到21世纪。入选多版高中语文教材的《雷雨》正是完美运用“三一律”的成功典范。也正因为古老,一些旧的东西势必要被新的时代和新的观念所打破,比如早期戏剧所特别重视和刻意营造的矛盾冲突在现代主义荒诞派戏剧中就无关紧要,甚至踪影全无。入选人教版和广东版等语文教材的《等待戈多》正是其代表之作。但不论潮流如何变化,剧作家们对于戏剧语言的重视,却一直得到了公认。同样入选多版语文教材的《茶馆》,用其“京味十足”的语言向我们展示出了汉语那独特的魅力。下面,我们就分别从“三一律”、戏剧冲突、戏剧语言等三个方面解读一下上述三篇戏剧名作,从中学习一些戏剧的基础知识。有兴趣的话, 你可以自己尝试写一个剧本。 (雨羽)  相似文献   

7.
<正>《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也是代表作,《雷雨》的出现对三十年代的中国现代戏剧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雷雨》是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中国戏剧文化与世界戏剧文化相互碰撞、融合的产物,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有着无法替代的高度。本文主要从《雷雨》中戏剧性的情节、《雷雨》的悲剧色彩、代表人物性格分析三个方  相似文献   

8.
对高中语文第四册《雷雨》一课的教学,传统的教法是以“串讲”为主,大多以分析戏剧冲突为侧重点。我在教学本文时,根据戏剧文学的特点和戏剧教学的目的,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用“四三两一”四个数字为导线,指导学生思考讨论,教师给予适当点拨,从不同角度进行主体分列式综合讲读,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9.
《雷雨》剧中以周朴园为核心,向我们展示了.30年代旧中国各个阶层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人物。每一个人物都有鲜明的个性,都有丰富的社会内容,他们以各自的遭遇和命运激动着读者的心弦。一、周朴园周朴园是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大资本家的典型代表,他的思想和性格具有浓厚的封建主义气息。在社会中他是一个雍容华贵、受人尊重的上层人物;在  相似文献   

10.
11.
《雷雨》(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8课)把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写得很生动。特别是压挂几个字用得真妙,读起来,觉得挺有意思的。看,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这里的  相似文献   

12.
谈《雷雨》中的“宿命论”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宿命论者认为任何巧合都是命中注定的 ,而《雷雨》的巧合则揭示了剥削阶级造成劳动人民命运悲剧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3.
《大雷雨》是俄罗斯著名剧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雷雨》是我国著名剧作家曹禺的成名之作.两部剧作发生的时代背景、内容、人物性格各不相同,但在雷雨的基本主题上却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些相似点在两部剧各自女主人公卡捷琳娜与蘩漪身上表现得尤为显著.文章运用平行研究的方法,以卡捷琳娜和蘩漪的悲剧命运为线索,对这两部戏剧...  相似文献   

14.
《老子》八十一章,几乎每章都涉及到修辞格,书中很多篇目,还体现了综合运用辞格的特点。《老子》的辞格运用,既给我们展示了上古修辞实践的范例,又有利于主体哲学观念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吴亚平 《语文天地》2013,(13):22-23
四幕悲剧《雷雨》创作于1933年,是曹禺的处女作。它以1925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描写了一个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家庭生活的悲剧。从问世到现在的半个多世纪以来,《雷雨》以深刻的主题、精湛的艺术,吸引着广大读者和观众,保持着新鲜活泼的舞台生命。曹禺在《雷雨》中生动地塑造了二十世纪  相似文献   

16.
周扬 《文教资料》2012,(33):55-56
《雷雨》毋庸置疑是曹禺最杰出的戏剧作品,是中国戏剧史上的里程碑,它的主题多义性历来众说纷纭,与此相联系的,作品主人公是谁的问题也莫衷一是。本文试图通过作者曹禺对社会现实的个人探索、创作初衷、“雷雨”性格、戏剧文体的客观性要求等方面论证蘩漪作为《雷雨》主人公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陈琦 《华章》2012,(31)
在著名戏剧《雷雨》中,蘩漪这一人物形象一直是最受争议的女性形象,深受作者和读者的喜爱.在蘩漪身上交织着最残忍的爱和最不忍的恨,形成鲜明的个性特征.《雷雨》以蘩漪为中心线,细致刻画了人性悲剧和封建家庭的悲剧,进而影射出当时封建社会的悲剧.本文对《雷雨》中的“蘩漪”形象进行分析,探究蘩漪人物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8.
“伸说”修辞由前后衔接的两个句子组成,前句为基本句,后句为复杂句,即后句是在前句基础上增加了伸延的内容。其作用是使表达更充实,内涵更广博更深刻。“伸说”修辞的形式主要有:修饰伸说、补充伸说,注释伸说和更新伸说。一、修饰伸说在前后衔接的两个句子中,后句增加了修饰的词语(状语或定语),从而使句意更具体形象,表达更深刻动人。如:  相似文献   

19.
《大雷雨》是俄罗斯著名戏剧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农奴制改革前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而《雷雨》则是我国著名戏剧家曹禺的成名作,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大雷雨》和《雷雨》都属于悲剧范畴,但二者除了在悲剧结构方面有异有同外,在悲剧冲突和悲剧高潮方面存在较大不同,鲜明地体现出西方古典悲剧与中国古典悲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0.
许娟 《教师》2012,(9):66-66
话剧《雷雨》塑造了令人难忘的周朴园这一复杂的人物形象。在家庭中,他是一个封建大家长,是绝对统治的权威。在社会上,他又是冷酷虚伪的资本家,对工人压榨、残酷,但在对待鲁侍萍时,却又似乎显得有情有义,但也有学生认为,这正是他虚伪的表现,在教学中,学生对人物的定位把握不太到位,争论较大。笔者根据封建礼教对人物的异化塑造的角度对周朴园进行全新的阐释,引领学生准确解读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