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这样一幅《小牛学耕》的漫画使我久久难忘,画上有一农夫,手牵牛绳,剑眉倒竖,大喝:“不让下田,怎会耕田?”后面一干瘦老头,秃顶,戴副眼镜,身穿黑马夹,模样有点酸,使劲地揪着牛尾巴,理直气壮地回答:“不会耕田,怎能下田?”  相似文献   

2.
有一幅题为《小牛学耕》的漫画:水田旁边,一个人牵着一头小牛往田里去,另一个人拽住牛尾巴使劲往上拖.二人发生了争执.拖牛尾巴的人说:"不会犁田,怎么下田?"牵牛的人说:"不让下田,怎会犁田?"彼二者孰是孰非,暂且不论,我们先看一看下面的实例:某教育学院需聘请一位教师为函授学员面授《形式逻辑》.名望较高的一些老教师因各种原因不能应聘,一位师范学校的教导主任便推荐了本校某年轻教师.一些人知道以后,明里不说,暗中议论:"小小青年,怎能当此重任?"这位青年教师则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接受了任务,结果竟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  相似文献   

3.
有一幅题为《小牛学耕》的漫画:水田旁边,一个人牵着一头小牛往田里去,另一个人拽住牛尾巴使劲往上拖。二人发生了争执。拖牛尾巴的人说:“不会犁田,怎会下田?牵牛的人说:“不让下田,怎会犁田?彼二者孰是孰非,暂且不论,我们先看一看下面的实例:某教育学院需聘一位教师为函授学员面授《形式逻辑》,可是名望较高的一些老教师因各种原因不能应聘,一位师范学校的教导主任便推荐了本校  相似文献   

4.
假设,有两个农夫、一头不会耕田的牛。第一个农夫拉着牛准备下田,而第个农夫则上前阻拦道:“不会耕田,怎能下田?第一个农夫为自己辨解说:“不会下田,怎会耕田?”在日常生活中,这是一个很可笑的问题,人们总认为第一个农夫的选择是理智的,而第二个农夫的选择却是愚蠢的,可别笑,这种认为也许于你心有戚戚焉。  相似文献   

5.
终于来了!我看着那辆被人们挤得快变形的公交车,不禁叹了口气。车门艰难地打开了,看着车里那一张张陌生又带了点儿埋怨的脸,心想:若不是赶时间,加上没钱,我才不上呢! 好不容易挤了上去,心中有一丝如释重负的感觉,但更多的是不安,那么拥挤的车,那么漫长的路,谁  相似文献   

6.
7.
熊诗卉 《中国教师》2011,(15):64-65
<正>与大家分享一段我的实习经历:2009年,我在一所小学做一名语文实习教师。我所在的班级是二年级的一个班,这个班只有28个孩子,应该算是当下时髦的"小班化教学"了。有一天,还没上课,我早早地来到教室,想看看孩子们的课间生活是怎样度过的。不巧的是,此时该班的班主任兼数学教师正  相似文献   

8.
儿子小N进入这所著名高校时,是父母的骄傲。高考成绩名列全市前十名,省三好学生,一个身高1.75米的英俊小伙子,从小学到中学,在各种作文、英语、奥数、演讲比赛中拿奖无数。所以,当小N妈妈听说儿子大学英语考试不及格的消息,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系里老师介绍的情况更让她大吃一惊。小N是高分进入该热门专业的,颇受老师的重视,但他最近一年的学习状况令人忧虑。成绩直线下降,辅导老师多次和他谈话也不见效果。英语不及格,其他各门课程都由拔尖落到较差。更让人担心的是,小N疯狂迷恋电子游戏,经常缺课……这时,妈妈收到儿子的一封来信,…  相似文献   

9.
正月十五元宵节,我随父母到封丘县城游玩。温州商业街刚刚建成,所以一下公交车我们便决定去那看看。大街入口,左边有许多花草,右边立了一块大石。我从未见到过如此大的石头,好奇心驱使我来到大石前。它足有三米高,一米宽。在平原地区见到这样的巨石实属不易,我便仔细地看个够。只见它背面刻着几行红字,大致意思是:温州商业街建成后,  相似文献   

10.
11.
12.
耕田歌     
耕田梁!耕田苦!梁哉架有年,苦哉不可言·春未至,先扶竿。霜花重,土氟肥·春已至,股事始·编未喘,耕者起·泥泪泪,水光光二一月稻芽,三月打秧,五月收花,六月垂垂黄·再熟之田始有望·三月打秧,六月去草,一热之田九月始得镬稻·近路畏岛揭盒猫寡·近水畏一矢,兵XlJ何名?上官不待熟不熟,昨日取钱今取段,西磷典衣束壹植。黄值卜、尸‘、,.、,.、,.、,*、工*‘产.、,卜‘尹卜、,*.尹卜‘产.‘,﹄、耕田歌@陳恭尹~~  相似文献   

13.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长期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人们对其传神的语言、浓郁的诗意和优美的境界赞叹不已,对作者篇末所引《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也是耳熟能诵。但莲子怎会“清”如水?笔者认为作者引文有误,应是“莲子青如水”。理由如下:(1)从出处看,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中即有《西洲曲》全诗,此句是“莲子青如水”。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人民文学出版社)、吴小如等撰写的《汉魏六朝诗歌鉴赏》(上海辞书…  相似文献   

14.
王景龙  春兰  驳非 《家长》2008,(1):31-31
探望权是法律赋予父母看望孩子的权利。父母对子女的探望权不能取消,只能中止。中止探望权要有一定的法定事由,且不能由某个人决定。  相似文献   

15.
第一次下田     
在口语交际课里,我们交流了各自的课余生活,这次习作就来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可以写课余参加的活动,可以写课余发生的有趣的事,高兴的事,或者你愿意写的其他事。写好以后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和我们分享习作的快乐。  相似文献   

16.
《荷塘月色》篇末引《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但莲子怎会“清”如水?笔者认为作者引用时有笔下误,应是“莲子青如水”。理由如下:①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中即有《西洲曲》全诗,此句是“莲子青如水。”当代的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人民文学出版社)、吴小如等撰写的《汉魏六朝诗鉴赏》(上海辞书出版社)等许多书中所选的《西洲曲》此句也都是“莲子青如水”。②“莲子青如水”是颜色的比喻。说莲子“清”就不好解释。整首《西洲曲》从春天梅…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下田     
昨天,我上完奥数课回来,爸爸问我,要不要跟他一起到姑妈的田地里,去体验一下农民的辛劳。我从没下过田,心里有种新鲜感,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姑妈的田地在龙头环,爸爸开车带我来到目的地。姑妈正在拔草,见我和爸爸来了,便领着我们到她种着木薯的地里。爸爸拿着一把类似菜刀的工具,把那些木薯枝条都砍了下来。听姑妈说,把这些木薯枝晒干以后,一棵能卖四五块钱呢。更奇妙的是,那些木薯的树干有“再生”能力,砍过后还能再长出来。爸爸砍完这些木薯枝以后,又用大锄挖木薯。本来我也想尝试挖挖木薯,可是连锄头都拿不起来,只好无所事事地在一旁发呆。哎,谁叫我是生活在城市化进程的现代社会呢!爸爸用锄头挖出木薯根和木薯,姑妈又用那个类似菜刀的工具把木薯根和木薯分开。木薯娃娃们被盛放在一个大箩筐里,而木薯根却被“遗弃”在空地上。我实在是无事可干,发现爸爸挖出来的木薯上有一层半掉半贴的朱红色的皮,便无聊地剥那层皮。不一会儿,满满的两大箩筐里堆放着形状不同的木薯,这就是我们大半天的劳动成果。坐在舒适的车里,享受着空调和悦耳的音乐,我和爸爸踏上了回家的路。车厢里堆放着大袋的木薯、番茄、青菜,这些当然是姑妈“奖励”给我们的劳动成果。(指导老师李亚利)第一次...  相似文献   

18.
农夫耕田     
农夫耕于田,数息①而后一锄。行者②见而哂③之曰:"甚矣,农夫之惰也!数息而后一锄,此田竟月不成!"农夫曰:"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术乎?"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下田     
昨天,我上完奥数课回来,爸爸问我,要不要跟他一起到姑妈的田地里,去体验一下农民的辛劳。我从没下过田,心里有种新鲜感,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相似文献   

20.
论及仰恩,人们第一句话就是:"哦,那是一所私立学校吧"?我初次听说仰恩大学,那是中学时代.和其他莘莘学子一样,在中学时总是以仰视姿态看大学.学习之余,总喜欢把大学嚼嚼说说,哪个学校环境好,哪个学校美眉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