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代是满人建立的政权。在统治汉人期间,文化上,清廷一方面严酷镇压知识分子的反抗。大兴文字狱。另一方面却积极编修《大清一统志》。并且在这一点上与知识分子产生了某种互动。虽然清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巩固其统治.然而这一特殊的现象也给后人留下了思考的余地。本文试图将目光从清廷编纂一统志逐层转移到知识分子中的章学诚.来描述这一现象.即:清廷的治世思想与知识分子的经世观的趋同。  相似文献   

2.
清朝“字狱”是我国封建时代思想专制统治发展的鼎峰时期。乾隆朝末期发生的《一柱楼》诗案,使得当时与乾隆帝以“诗友”相称的沈德潜亦未能幸免,但沈德潜在“字”上的遭灾并非只是受到《一柱楼》诗案的牵连,而是由于他所选辑的《国朝诗别裁集》已不符合当时统治政策的变化,所以沈德潜身陷“网”也在情理之中,只不过《一柱楼》诗案加重了对他的惩罚。  相似文献   

3.
清王朝建立以后,为巩固其封建统治实行了一系列文化政策,开科取士,举博学鸿儒,开《明史》馆,用以笼络天下士子。同时又大兴文字狱,残酷镇压,威慑在文化上对清廷稍有不满之人,开四库馆,征收天下之书,以清廷利益为标准,对其进行大规模删汰。这一系列政策,迫使学者潜心于故纸堆中,切实地做了唐宋元明诸儒所不曾想的学术基础工作,使文化学术达到了鼎盛。整个清代二百六十余年间,各个学派的各种学术思潮登上论坛,《诗经》研究,  相似文献   

4.
《聊斋志异》的创作是在清顺治、康熙两朝大兴文字狱的社会背景下完成的,作为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汉族文人,蒲松龄在这部短篇小说集中,针对清朝统治阶级肆虐汉族人民的暴行时有揭露,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民族意识。本文选取小说集中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分析,对这一观点予以论证。  相似文献   

5.
无论是秦朝的焚书坑儒.还是清朝的文字狱,都是封建统治者在不同时期所实行的文化高压政策,都严重阻碍了当时和后世的发展。但是这两者又有其不同之处,本文从性质、方式和影响三个方面详细解析秦朝焚书坑儒与清朝文字狱这两大历史事件的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6.
《四库全书》三种提要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乾隆年间撰修《四库全书》时,形成了三种有所区别但又紧密相联的提要:分纂提要、书前提要和《总目》提要。分纂提要乃各分纂官分头执笔所作,反映了各家之长、不同风格的学术观点以及各异的政见。书前提要是列在《四库全书》所收各书卷首的提要。本以分纂提要、书前提要与《总目》提要相比较,以见三关系,进而认知清廷纂修《四库全书》的本质以及清廷的封建专制。  相似文献   

7.
沈德潜的《唐诗别裁集》是中国诗学史上一部久负盛名的经典唐诗选本。其编选原因客观上是由于社会当时政治安定,经济繁荣,历史上的选本未善.以偏救弊;主观上是因为沈德潜的个人爱好,他希望通过此选本垂示准则。以达发扬诗说、重振诗教之效。  相似文献   

8.
《鹿鼎记》楔子与清初两大文字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鹿鼎记》第一回“纵横钩党清流祸,峭茜风期月旦评”,作为全书的起始,引述了作者金庸的一些家族史料,主要是其先祖查继佐涉“明史”案一事,及查继佐与“大力将军”吴六奇的一段传说,而同是金庸先祖的查嗣庭也因遭受文字狱的迫害而死。唐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制造的文字狱,有案可查的就有一百七十多起,而“明史案”和“查嗣庭案”就是其中规模较大,影响较广的两件,并都与金庸的先代有着复杂的牵连。这两桩文字狱,在《鹿鼎记》的构思过程中给了作者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为何“只存八十回”?对此一直是众说纷纭。我认为这是乾隆大兴“文字狱”的恶果之一。是乾隆的“文字狱”破坏了《红楼梦》的完整。但“砍掉”八十回之后的文字,最终还是曹雪芹本人做出的抉择。不过,曹雪芹不愧是文章高手,即使“砍掉”八十回之后的文字,八十回本的《红楼梦》仍不失为一部“完整的作品”。  相似文献   

10.
沈德潜说过,曹操诗有吞吐宇宙之象。(《古诗源》卷五)笔者以为此语可谓知音。恰巧《短歌行》最后一句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吐露出作者自己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以下我们就借用“吞吐”二字来赏析此诗的美。  相似文献   

11.
《孔雀东南飞》全诗一千七百八十五字。在全部中国古代诗歌中,它的字数仅次于《离骚》,是叙事诗中最长的,明朝王世贞曾称它为“长诗之圣”,清朝沈德潜说它是“古今第一首长诗”。在这样宏伟的篇幅中,一位没有留下姓名的伟大诗人描写了发生在汉末当时的一个婚姻悲剧,揭露与控诉了封建家长制度吃人的罪恶.  相似文献   

12.
方孝标是清代文字狱"《南山集》案"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其书被清廷禁毁。他在康熙九年去云贵时写的《滇游纪行》上下两卷,是继陆游《入蜀记》后又一长篇人文地理游记。此游记记录了由金陵出发,经长江、洞庭湖、沅江到达浦市,然后辗转于云贵高原的地理行进路线;描绘了宽阔的长江流域、水道纵横的沅江水域和滇黔古驿道奇特壮丽的自然风景,同时还记录下沿途历史人文遗迹以及明末动乱后的百姓生态。本文从與地、文学、人文三个方面考察方氏《滇游纪行》的内容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随着贵妃杨玉环在马嵬坡前香销玉殒,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的遗事传说便盛传开来。而描写这一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真可谓汗牛充栋,举不胜举。著名的,诗歌如唐朝白居易的《长恨歌》、李商隐的《马嵬》;小说如唐朝陈鸿的《长恨歌传》、宋朝乐史的《杨太真外传》;戏曲如元朝白朴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清朝洪升的《长生殿》等等。夸张一点说.这是一个已经被人写烂了的题材。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教材大部分以政治为主.过于远离学生生活.改革后的现在使用的教材每一篇课文都来源于生活,如《桂林山水甲天下》、《荔枝》、《在家里》、《放风筝》等,都是生活中的教材。很明显,教材内涵体现了尊重生活。尊重学生个体体验。使学生学起来不陌生。好像就是自己经历过的,熟悉的事情。事物一样.学起来兴趣盎然。编者的意图也是希望我们语文教学密切联系生活.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更好地领会课文潜在意义.更好地引导学生爱生活.懂生活.才能让语文教学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15.
《孔雀东南飞》被称为“古今第一长诗”(沈德潜语),与《木兰诗》一起被称为“乐府双璧”,历来传诵不衰,也是中学语教材的传统篇目。对于其中的人物形象,人们对刘兰芝的评价一致比较高,但对焦仲卿这个人物却颇多微词,“他是笼子里长大的金丝鸟,养成了拘谨懦弱的个性,一个比较善良的白面书生。……他其实只有一点幻想的期待,并无什么实际办法。……作活活画出了这个怯弱的书生的性格和面貌。”(《唐驶集》第九卷)。  相似文献   

1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隆。字翁山.又字介子.广东番禺人.清初著名的文学家和学者。清军南下广东时,曾积极参加抗清斗争.失败后终生不仕清朝。屈大均平生著作丰富.因其著作中有反清思想.为清廷所不容.从雍正至清末的近两百年中.他的著作被列为禁书,其名也渐不显于世。直至民初修《清史稿》、新修《番禺县续志》及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等书中.始有其小传.另外近人朱希祖有《屈大均传》.邬庆时有《屈大均年谱》行于世,汪宗衍所撰《屈翁山先生年谱》.则在1970年刊行于香港。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屈大均的研究逐渐展开。在这期间召开了两次大型的屈大均思想研讨会:其一为1986年由《屈大均全集》编委会、广州诗社和番禺市文化局联合召开的纪念屈大均逝世290周年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就屈大均的爱国思想、哲学思想、诗词和书法艺术等课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其二为1996年12月由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主办的“屈大均思想在岭南文化中的地位”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番禺召开.屈大均研究得到进一步深入.会后出版了屈大均研究论文集。在这次会议上还举行了《屈大均全集》首发式。1997年《屈大均全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全集收编屈大均著作360余万字.是一部屈氏著作的大汇编。这为屈大均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展开提供了方便。本文就近20年来国内大陆方面屈大均的研究做一个简要回顾.主要涉及一些研究的热点问题,如屈大均的气质风范与人格精神、文学成就、史学成就等研究.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7.
钱浩 《文教资料》2009,(31):53-54
本文从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庄子》中的两篇散文:《逍遥游》与《秋水》,对这两篇散文中所体现出的思想进行阐述.同时总结出文中思想所具有的一些现实意义.以此来展现这两篇散文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18.
我在教人教版教材《语》七年级上册第18课《绿色蝈蝈》前,正好读了《中学语教学》(2004.11)尹子彬的一篇章《“绿色蝈蝈”到底为何物?》。该对课中的蝈蝈进行了大胆的质疑.指出它与人们日常见到那种会鸣叫的蝈蝈不同,而更像是螳螂。我仔细地阅读了课、教参,也有同感,只是基于教材编写人员给尹子彬的回信“译难断正误,专家也说不清是非,只有等待日后进一步考证了”.我便将错就错地来教这一课。  相似文献   

19.
《左传》所引逸《诗》 ,沈德潜辑录 3条 ,逯钦立辑录 7条 ,似有疏略。另有 7条 ,是否逸《诗》 ,历来或有疑议 ,应加以考证  相似文献   

20.
对初中数学实验教材修订的若干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教学的多元化,满足不同地区的教学需求,鼓励教育创新,我国长期都实行“一纲多本”的教学策略.为此,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由多家出版社编写出版了多套初中数学实验教材.可以说,这些教材都很好地体现了《标准》的理念和要求,各套教材在体例和编写意图上各具特色.但仔细比较,由于他们对《标准》的理解不同,在具体内容的处理上甚至出现了较大的差异,这使得教师在实践中产生了很大的困惑.本人就“平行四边形”(包括矩形、菱形、正方形等)的教学内容,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出版的三套实验教材,作了一些比较(见下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