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学英 《职大学报》2014,(3):105-108
《入殓师》是一部描述入殓师生活及职业的影片。此剧围绕死亡主题展开.却散发出浓郁的温情,正是因为它蕴含着深厚的人性关怀。本文首先介绍影片中的入殓场景.从入殓场景特写、入殓场景与大提琴演奏的蒙太奇组合以及观察者的视角来展现入殓过程;继而阐述入殓场景的仪式化与审美化特征;最后探讨影片的人性关怀,入殓仪式展现出对亡者的尊重,而对入殓的审美表达则展现出对生命的关照,入殓场景蕴含深厚的人性关怀。  相似文献   

2.
洪启翔的《日本历史概论》是民国时期在日本文化侵略的压力下,采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进行日本史研究的成果.同时,洪启翔的《日本历史概论》亦包含强烈的"文化反击"思想,具体表现为考辨日本古史,指出其虚伪性;梳理日本历史发展的脉络,强调其经济动因;指出历史上促进日本发展的外部因素,特别强调中国的巨大作用.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日益加深,这种"文化反击"精神便成了这一时期国人进行日本史研究时的独特景象.洪启翔作《日本历史概论》揭示真实的日本历史,痛斥日本帝国主义的残酷剥削,正是当时中国学者对日本进行文化反击的一个有力实践.  相似文献   

3.
《源氏物语》中的第12卷《须磨》,是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高潮,是写得跌宕有致的最精彩的部分,充分体现了日本平安时代王朝学的特征和最基本的艺术特色,贯穿着日本学独特的“物哀”美学理念,历来被源学研究界公认为全书的压卷之作。  相似文献   

4.
《山音》不仅在文章结构上堪称短篇小说的集大成者,还把婚外情的主题升华到艺术的高度,加上精炼的行文技巧,被誉为是一部"充满《源氏物语》般传统气息"的文学作品。本文将以川端康成杰作之一的《山音》为中心,探析其作品中的虚无感与物哀美。  相似文献   

5.
宫崎骏是日本动画电影的宗师,是第一位将动画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也是日本动画电影中承前启后的精神领袖,他的作品将各种发人深思的讯息融入其中。《龙猫》这部作品集中了宫崎骏的演绎风格,深刻地反映出日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与意义。本文基于《龙猫》,对其映射下的日本文化进行探究与讨论。  相似文献   

6.
论《周易》中的体育文化滋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作为哲学元典性质的《周易》,乃是远古、上古中华民族智慧的总汇,其中的体育滋养主要以哲学的形态呈现出来。《周易》具有现实意义,但毕竟古今暌违,时过境迁,需要通过争鸣而相对科学地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相似文献   

7.
颜之推与庾信作为由南入北的文学家,其作品中都含有悲叹个人遭遇的感情成分,《观我生赋》、《哀江南赋》更是为众人所知。然而由于两位作者在社会经历、思想境界方面的不同,两篇赋作在风格表现、主题立意和审美效果方面存有较大差异,尤以颜之推对在外族入侵下华夏文化的悲悯情感为最。  相似文献   

8.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 是美国南部文学代表作家威廉·福克纳最具影响力的短篇小说之一,通过刻画主人公艾米丽这位昔日"南方淑女"的人生悲剧,见证了南方贵族制度的衰亡,社会习俗的变迁,新旧文化的碰撞,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作者浓厚的物哀情怀.本文将带领读者去品味这种物哀,感悟福克纳那种喜与泪、爱与恨、悲与美交织的复杂情感.  相似文献   

9.
通过梳理《西游记》中的宝物描写,探究《西游记》通过宝物书写所传递出的文化信号。明清小说中的宝物描写与小说构思及人物形象塑造密切相关。宝物崇拜多受到佛道以及民间宗教的影响,晚明知识界和平民的"好物""赏物"风尚使《西游记》故事中的日常器物与宗教圣物都转化为"宝物",人们对器物的痴迷,显示出文化阶层的世俗化趋向和社会各阶层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以及"宝物"象征社会地位这一共识的强化。  相似文献   

10.
民国功夫电影作为彰显中国形象、传播传统文化的影像文本是时代精神的文化表征。以《精武门》(李小龙版)、《黄飞鸿》(李连杰版)及《叶问》(甄子丹版)为电影文本,运用文本细读法对民国功夫电影叙事转型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哲学进行研究。三部功夫电影作为症候性文本,是时代精神的反映,为当今习武者及文艺工作者弘扬传统文化提供着行为范本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1.
《诗经》中某些篇章展现出我国上古时期春节、上巳节等岁时节日的民俗习惯。节日民俗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中的节日民俗寄托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人们对种族繁衍的重视,同时也展现了浪漫的上古遗风和天人合一的浑融思想。保护并发扬这些节日民俗,对于我国的非遗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拜伦名诗《哀希腊》自1902年经由梁启超译介以来,一而再,再而三被翻译家复译。互文性理论的出现为翻译学更好地解释一作多译和不断复译现象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文章结合互文性理论,对比了《哀希腊》4个复译本(译者分别是马君武、苏曼殊、胡适、查良铮),力图挖掘文本间的互文关系,进而指导诗歌翻译的互文性解构与重构。  相似文献   

13.
中国龙凤文化源远流长,在西周至战国时期产生的两部伟大诗歌总集《诗经》和《楚辞》,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龙凤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诗经》的龙凤多单独描写,《楚辞》的龙凤则多在一诗中对举描写,体现了南北文化融合的鲜明特征。《诗经》、《楚辞》中的龙凤意象都具比兴与象征作用,而《楚辞》则更多了一分南巫文化的神秘色彩。《诗经》和《楚辞》共同奠定了中国龙凤文化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4.
按照体育本质论的观点,对古典小说《金瓶梅》中描写的体育活动进行分析,揭示市民社会已基本成型的晚明时期我国传统体育活动的生存状态,对我国传统社会体育文化价值观中的自然价值、社会价值及职业性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5.
16.
齐鲁两国作为周初分封于东方的两大重要诸侯国,在建国后由于自然地理条件、传统民俗以及封君治国方略的不同,遂形成了风格迥异的齐文化和鲁文化,齐文化以开放务实见称,鲁文化则以厚重严谨闻名。下面拟从对《诗经》中《齐风》《鲁颂》和等同于鲁风的《豳风》的研读来粗浅归纳《诗经》里齐文化与鲁文化在经济、政治、民风民俗等方面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电影《寄生虫》的定位就是一部含有喜剧元素的悲剧片.以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为基础,从隐喻背后的悲剧主题、突转之下的命运起伏、悲剧人物的塑造三个角度来分析电影中的悲剧底色,接着从荒诞情节的设置、黑色幽默的运用、小人物的嬉笑怒骂三个方面来阐述电影中喜剧元素的呈现,以期给后来的影视和文学创作一些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18.
泗州戏是皖北地区流传最为广泛的一个剧种,是当地居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拾棉花》是泗州戏的经典剧目,其中包含着皖北地区的风土人情、人文特点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等诸多信息.通过对《拾棉花》唱段中皖皖北地域文化的研究,进一步促进对泗州戏的人文、地理、历史背景的认识,力求对泗州戏的研究做出一些有益的尝试.本文通过研究皖北地区人民的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在小戏《拾棉花》中的体现,最终得出泗州戏是深深扎根于皖北地区地域文化的地方戏曲艺术,与皖北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汤亭亭在《女勇士》中的流散写作,使其在欧美社会备受追捧并被广泛阅读。然而在全球化语境下,这一承担着中美文化交流和传播重任的作品被引进到“故国”文化根源地——中国时,本应得到同等关注的汉译本却受到冷落。中国译者在翻译《女勇士》时所面临的困境以及译者的意识形态都是影响其翻译策略的主要因素,这也决定了汉译过程中构建出来的是强势的“异域”美国文化、弱势的中国文化主体和隐形的译者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20.
《慈悲》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新作。本文试图借助福柯的规训权力理论来解读小说,探讨小说中的女性群体在蓄奴制和父权制的规训下,艰辛地建构自我身份的过程。这对我们研究黑人女性文学和妇女解放运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