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荷花     
童奚 《阅读》2013,(6):F0003-F0003
荷花是中国传统十六名花之一,为多年水生植物,又名莲花,香白、黄、粉红等多种颜色。美丽的荷花不但令人赏心悦目,而且全身都是宝呢!藕和莲子能食用,根茎、藕节、荷叶以及花瓣等都可入药,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也一直为世人所称颂。  相似文献   

2.
严丽 《阅读》2009,(4):15-15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些诗句都赞美了荷花。荷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自古而今,人们画荷花,写荷花,赞荷花,荷花成了人们心中美丽与纯洁的化身。  相似文献   

3.
唐爱莲 《阅读》2015,(14):18
先说个谜语给你猜猜:“一个小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袄,坐在绿船上。”你一定猜到了吧?对,是荷花。荷花盛开在夏季,它清雅高洁,被称为“六月花神”。自古以来,荷花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代诗人李白写出了荷花的“天然之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宋代周敦颐赞美荷花是冰清玉洁的“花中君子”;“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杨万里笔下的西湖因荷花而格外美丽。  相似文献   

4.
荷花舞是陇东民间舞蹈艺术的一个门类,周代的遗俗和农耕文化是孕育民间荷花舞文化的历史人文环境,荷花舞温文、典雅、优美的独特风格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在黄土高原上生活的汉民族族群的心理特征及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5.
吴善虎 《阅读》2006,(2):15-16
《荷花》一课写“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陶醉在如诗如画的美景中而浮想联翩。作把这一池的荷花比作一大幅活的画,那么这一大幅活的画究竟美在什么地方呢?小书虫在学习这课时产生了疑问。于是他去请教吴老师。吴老师告诉他——[编按]  相似文献   

6.
走进莲花山学校,你会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啊,真美!”校名美。学校以所在地莲花山命名,朴实、优美。莲花者,荷花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些千古传唱的佳句,你当会即兴诵出。校园美。莲花山地处古代三国吴国的都府,现在的湖北省鄂州市,是海内外向往名胜、武术、医道等人士的胜景。该校座落其中,校园秀美而天然。尤其是“万碑汇文海”的“莲花山碑林”,不仅藏量丰富,而且设计独具匠心。置身其中,你不仅会为先哲前贤们创造的精粹文化而陶醉,更会为现代建设者的精美构思与深远寓意而叹服。秀美的自然风光与精粹的文化景观交织、共融,浑成一体,真是天赐的育人好地方。  相似文献   

7.
我爱荷花     
徐悠婕 《阅读》2015,(11):26
清晨,我来到莫愁湖公园。一进门,一阵微风送来了荷花的清香,我急忙往荷塘奔去。站在荷塘边,满眼都是绿色,片片荷叶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几乎没有一点缝隙,远远望去,就像一片绿洲,脑中不由出现了这样的诗句:莲叶何田田!在这片绿洲上,零星点缀着几朵粉色的荷花。有的还是花骨朵儿,饱满得好像随时都会胀破一样;有的露出半边脸,像是调皮的孩童正和我们捉迷藏;有的已经完全开放,如少女般亭亭玉立。一只蜻蜓飞来,立在一朵花苞上振动着双翅,我不由得咏起诗来:"小荷才露尖尖角,  相似文献   

8.
施雯煜 《阅读》2016,(Z3):42-43
盼星星,盼月亮,我们总算盼来了学校举行的一年一度的赏花灯猜灯谜活动。午读一结束,别开生面的活动就拉开了序幕,广播里优美的乐曲声响起来了,同学们像一只只小鸟飞出了教室,直奔活动现场。我们几个也不甘落后,径直向花灯展区奔去。刚进入花灯展区,五彩缤纷的花灯就映入了我的眼帘。"哇,真漂亮!"我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走近仔细一看:可爱的"兔子灯"神气活现,美丽的"荷花灯"栩栩如生,鲜艳的"红包灯"喜气洋洋……那只"兔子灯"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它长长的耳朵、两只红红的眼睛尤其引人注目,胖乎乎的身子显得憨态可  相似文献   

9.
生态旅游是当今旅游的热点,也是林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更将成为林业支柱产业之一.康定荷花海森林公园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以及独特的木雅文化资源,拥有良好的旅游发展潜力.基于此,对康定荷花海旅游资源做了详细的旅游资源评价,认为其未来发展方向应该主要走生态旅游之路,引导所辖地区的原住木雅人共同参与到旅游发展中,使得本区域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得到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0.
中国龙舞运动是龙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1]。中国的传统龙舞种类繁多,地域色彩、民族色彩浓烈,但大都表现出对龙的崇拜和敬畏。作为中国民间传统舞龙项目之一的荷花龙舞却是一种对传统舞龙活动的修正和重新认识:首先是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了龙,而龙又反过来帮助人,最后人欢龙喜,人龙共舞,相依共存。荷花龙舞所揭示的这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将进一步丰富中国龙舞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荷花三娘子》的本事源头至少有两个,均出自《幽明录》。经过蒲松龄的加工,化神奇为更神奇。把以前荒诞的故事变得“情深而不诡,事信而不诞。”  相似文献   

12.
夏天在床上     
斯蒂文森 《阅读》2014,(7):14-15
似火的骄阳告诉我们,夏天来了;茂盛的大树告诉我们,夏天来了;美丽的荷花告诉我们,夏天来了;金黄的沙滩告诉我们,夏天来了!亲爱的同学们,来自不同学校的名师们为大家制作出了一份美文欣赏的丰盛大餐。好好享用吧,希望你们的这个假期充满着书香、愉悦与智慧。  相似文献   

13.
避暑山庄湖区荷花是景点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早开晚谢而闻名,或以形态美作为主景、或以芳香构成主题,或与其它素材一起构成风景,提高了园林艺术的表现力,点染湖光山色更加秀丽动人.  相似文献   

14.
黄锦堂  龚海平 《阅读》2012,(4):38-39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让我们一起去百花园里欣赏一下Ⅱ巴!粉红的荷花、雪白的茉莉、娇艳的牡丹……你是不是陶醉在花的海洋了?这些花儿不仅漂亮,而且还蕴含着一定的意义呢!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十个指头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每个班级都不可能没有后进生,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仅能促进班级管理工作,而且会影响到学生的进步与前途.以下就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谈几点体会.一、后进生心理特点分析  相似文献   

16.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在日神和酒神精神的双重作用下进入自由幻觉的梦境与沉浸于身心狂欢的醉境联合互动的结果,是其死亡本能和生存本能的交互运作之下与荷花的死神意象和爱欲象征的相互对抗与和解的产物,更是其追求生存之美、关怀自身与死亡逾越的自然结晶。  相似文献   

17.
荷花     
丁涵 《阅读》2023,(Z8):22-23
<正>晚上,青蛙们还在唱歌,扯着嗓子,一点儿也不嫌累。荷叶很心疼他们,悄悄地,做了一个个粉红的话筒,送给青蛙们。这是一首“孩子气”的诗,其观察和表达真正体现了儿童视角。整首诗并未出现“荷花”两个字,而是以“粉红的话筒”为意象讲了一个夏日池塘中发生在荷叶与青蛙之间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证了否定句"无以……为"、"毋(勿)……为"、"不(未)……为"等句尾的"为"字是施事动词,具有前置宾语和句法功能,其宾语总是要求紧靠在"为"字之前,它对宾语有一定的选择性,名词、动词或名词性词组、动词性词组可以做它的宾语,而人称代词"吾、汝、之"等不能做它的宾语."无以……为"等习惯说法是一种特殊句式,具有强调宾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蒯思媛 《阅读》2023,(ZA):64-69
<正>盛夏来临,蝉鸣嘹亮。广玉兰发出沁人幽香,荷花立于池塘。诗人为它们赞叹,孩童为它们雀跃……画家也拿起画笔想要为它们定格下最美丽的瞬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画家们是如何描绘他们眼中的夏天的。元代画家王蒙的这幅《夏日山居图》描绘了他隐居之处的夏日山水美景。画面远景表现的是一座宏伟高峰,好似有直冲青天之势。画面右侧丛树林立,一条清溪缓缓流淌而下,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操作系统"教学中存在的学习积极性低、实践教学薄弱、考核方式不合理等问题,需要在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以"应用"为主线构建课程的教学内容,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加强实践教学,以"应用"为主导选择课程的教学方法,以考核学生能力为原则突出项目实践成绩,以锻炼学生社会适应性为目的培养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