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捉蝴蝶     
蝴蝶音乐:1二C3/4:月,万一旦三:一卫}:一丝}户一一.,..‘1 t...,卫.[!![l右一—J.二旦多万一二二万浮弓 ‘后、一丝}、一丝}476:一一}‘一之一一}。一丝}一}J 12一‘百一逻丝 ①~③:双手叉腰做跑跳步。 ④:双脚向前跳一下,再并拢,双腿弯曲,双手做捉蝴蝶状。 ⑤~⑧同①~④。 ⑨~@拍手跑跳步。 ⑩同④。 ⑩一⑩同⑨~⑩。 ⑩~⑩:去捉蝴蝶。 蝴蝶音乐响时,小朋友们看蝴蝶做动作,到最后一小节,蝴嵘蹲下来。接下来是小朋友做动作,到吸,⑩小节时,小朋友去捉蝴蝶,蝴蝶往圈里钻。被捉住的蝴蝶去做蝴蝶的家。音乐没到就去捉蝴蝶的小朋友也去做蝴蝶的…  相似文献   

2.
教材:苏教版音乐教材六年级(下)第二单元课型:欣赏课教学内容:1.欣赏《北风吹》《小白菜》《青羊转》。2.创作旋律短句。教学目标:1.在聆听音乐演唱作品以及读谱过程中发现曲调中的民间音乐素材,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辨别,找出旋律的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3.
陆玥 《家教世界》2014,(5X):19-20
<正>一、活动目标:1.反复倾听音乐,感受活泼、诙谐的乐曲旋律。2.在图谱的提示下,掌握游戏的规则,并能做出相应的动作来感受音乐的节奏。3.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游戏的情趣以及大家一起玩的乐趣。二、活动准备:1.音乐。(有前奏的、无前奏的、完整的)2.音乐图谱。  相似文献   

4.
钢琴即兴伴奏是指根据既定的歌曲旋律在键盘上即兴弹奏出包括一定的和声与织体的伴奏声部.当前中小学的音乐教材教科书大都没有配置钢琴伴奏声部,而仅仅是以旋律谱形式(包括大量的简谱)出现的,这就要求中小学音乐教师能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具有较强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使歌曲形象更丰富多彩,更有艺术感染力.那么,如何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钢琴即兴伴奏水平?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认为运用一定规律的模式练习,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课型:欣赏课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内容:欣赏器乐合奏曲《森林的歌声》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能在欣赏器乐合奏《森林的歌声》过程中,体验音乐所带来的愉悦,主动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大自然景象。2、聆听与感受乐曲中各段音乐主题的情绪,能听辨出各段主题旋律出现的顺序,哼唱第二主题旋律。3、.能和同伴探索用竹笛表现出乐曲欢快、轻松的情绪。教学重点:在欣赏乐曲的过程中,能听辨并记住各段的主题旋律。教学难点:探索用竹笛演奏第二主题旋律,并加入打击乐器伴奏,体验和表现出音乐所表达的大自然美妙景象。教材分析:《森林的歌声》是人音版教材第八册第六单元的一首器  相似文献   

6.
试唱练耳部分 专业初试合格的考生,参加专业复试。复试内容如下: 一、声乐、民乐、打击乐、音乐艺术管理、提琴制作、吉他、管乐、低音提琴方向: 1.笔试(填空、选择、改错): (1)音程比较:包括所有自然音程(八度之内)。 (2)旋律音程:包括所有自然音程(八度之内)。  相似文献   

7.
年级:中师一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目的:1.正确理解《渔舟唱晚》的音乐形象,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2.体会古筝的丰富表现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与鉴赏能力。重点:《渔舟唱晚》的赏析难点:正确理解旋律音响产生的音乐形象。教具:录音机、磁带、古筝、投影仪、投影片、VCD 光盘、电视机等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一、当代筝乐作品中的特殊技法(一)摇指类1.多指摇:筝曲《秋望》(王中山曲)的尾声部分,运用的多指摇的演奏技法,再现了主旋律,将主旋律从单声部的旋律转化成为一个丰富且具有流动性的和声化的色彩带,达到了对主题形象和音乐形象的进一步的深化和升华。2.双手摇指:《云岭音画》(王中山曲)第三段"恋歌"中创新性运用双手摇指的新技法,运用复调的结构,使旋律音调在两声部中表现出持久的长音效果,并运用西方音乐中的卡农的形式,旋律交织呼应,犹如一  相似文献   

9.
定理2.若D≠0,则函数①的值域为:(i)△<0时,y_1≤y≤y_2; 证:若D≠0,此时函数①的值域为不等式⑩的解集合。当△<0时有△c>0(引理5),这时二次不等式⑩的解为y_1≤y≤y_2;当△>0且△_0>0时,⑩的解为y≤y_2或y≥y_1(y_20且△_5<0时,⑩的解为全体实数;当△=0时,P≠0,⑩变成一次不等式,其解是显然的。若D=0,则函数①的值域为从不等式⑩的解集合中除去y=a_1/a的值。由引理6容易得到所证各条。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乐曲感知音乐情绪、速度、旋律等要素,体验和感受春节时欢腾喜庆的节日氛围。2.在熟悉主题旋律的基础上了解作品结构,通过参与综合音乐活动感受各部分音乐在情绪、速度、音色、节拍等方面的特点。3.在音乐活动中掌握欣赏音乐的方法和表现音乐的途径,提升孩子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素养。教材分析:《春节序曲》是我国著名作曲家李焕之先生所作管弦乐组曲《春节组曲》的序曲部分,乐曲节奏鲜明热烈,旋律明快优美,富有民族风格,生动表现了我国人民在节日里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热闹欢腾的场面。  相似文献   

11.
陈曦 《儿童音乐》2016,(2):58-63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听赏小提琴独奏曲《思乡曲》,体味乐曲的旋律美、结构美、形式美和意境美. 2.激发丰富的想象力,并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音乐,抒发情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利用音乐要素来感受音乐的情绪. 2.能够用对比的方式来比较音乐的不同. 3.学习通过其他艺术形式表现内心情感.  相似文献   

12.
设计意图:本活动以歌曲《跳到这里来》为基本旋律,通过听音乐做动作、教唱新歌、创编活动,帮助幼儿熟悉歌曲的旋律,发展幼儿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在具体设计上,为了体现歌唱活动娱乐身心的特征,以游戏形式安排活动。在愉快的情境中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目的:1.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歌曲。2.根据歌曲旋律,发挥想象力创编歌词,并用不同的唱法表达不同的情感。3.充分享受歌唱活动的乐趣。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曲调创编教材:人教版第九册第七课音乐活动2动手动脑教学目标: 1.根据已定的节奏及唱名来创编4小节的曲调,要求旋律流畅完整。有结束感; 2.改变自编曲调的唱(奏)速度,感受速度对音乐情绪的影响,并用语言、神态、动作、舞蹈、绘画等方式表现或再现不同的音乐形象或生活情境;  相似文献   

14.
一、单选题: 1.将质量是m和2m的两球分别上抛和下抛,如果在运动中两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均为球的重量的0.2倍,则上抛球和下抛球的加速度之比为: 答:[ ] (A)1:1; (B)1:2; (C)5;3;(D)3:2。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目标: 1.欣赏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了解音乐家的生平及不同的音乐形象和风格。2.对比分析不同形式的《二泉映月》,加深对音乐内涵的体验,拓宽音乐视野。3.从演奏形式、主题旋律等方面去感受与分析,培养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二、教学内容:《二泉映月》欣赏  相似文献   

16.
看图速记英语单词:、:冬左十乞十 州卜冲叼十州卜“神”咔一卜一十加冲~卜一十一十一刊卜”十”十.“十崎一十一十十时叫卜一神冲”~卜时叫卜一十~十~叫卜“十”一十①1十1一2②2一1~1③2火3一6④6分3一2⑤lal⑥二犷.打犷一~。1,(习O一兀不又a~f--口少n 一乙⑧aZ⑨a3⑩Zx+3一x一5⑩20%~1{这旦一下,一U. 乙4,卞丰+人了‘·十几+:吝去留甚甲忿十一5,‘二并V@⑩)二}一一势(仁‘颐@匆⑩颐O1,2,3,…一1,一2,一3,…@⑩⑩⑩音,O·‘,5,”‘厂·++·十。+名+‘++召+十十十:十干:十气·十二十+十一十一十一+一十一十二十二十一十十t.十一十一十~十…  相似文献   

17.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 1.音汉互写:(10分) ①罪不容sh色()②解pou() ③心无旁w自()④拘倦() ⑤百丈ehdn师()⑥xi色读() ⑦mf留之际()⑧骄进() ⑨一杯黄土()⑩陨落() ⑧怒不可色()⑩忏悔() ⑩t口nt色不安()⑩编纂() ⑩繁丫6n不息()⑩篡夺() ⑩浅尝zhe止()⑩馅媚() ⑩出类拔e  相似文献   

18.
活动一目的:1.通过游戏熟悉乐曲旋律,感受A 段跳跃、B 段沉重的音乐性质。2.会用兔跳、吃草等动作表现 A段音乐,做动作时能与同伴保持一定的距离,不相互碰撞。准备:已学过兔跳动作。过程:1.教师简述游戏情节:小兔子们在草地上蹦蹦跳跳,吃着青草,非常开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初步感受不同的节奏、旋律、速度及不同乐器的音色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 2.通过边欣赏音乐边用动作表演,加深理解《龟兔赛跑》这  相似文献   

20.
课时:一课时 课型:综合课 教材分析:本课选用的教材是人民音乐出版社的小学音乐第四册第七课《小小音乐家》中的歌曲《音乐小屋》.《音乐小屋》是一首儿童歌曲,2/4拍.歌曲情绪轻松、愉快,比较适合低年级的儿童演唱和表演,旋律以三度下行的音程起句,构成起伏的旋律和着舒展的节奏,给人一种柔和的感受和愉快的心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