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电影市场近年迎来爆发式增长,看电影逐渐成为大部分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娱乐方式,如何拍出一部打动人心、受观众欢迎的电影成了从业人员越来越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意象对话技术为电影从业者打开一扇通向观众内心的大门,有助于从业者拍出优秀的电影.  相似文献   

2.
董拓 《今传媒》2016,(11):91-92
电影故事与新闻报道,均是现代传播媒体中大量流通的信息内容,都中介着、构建着受众对于现实的认知.在不同年代的影片中,对于新闻形象有着不同的呈现.商业影片并不是以现实为依归,而是将新闻元素当做娱乐性的来源,这在类型化和浪漫化形象中表现得最为突出.专业化形象虽然在较为完整且逼真的程度上呈现了新闻形象,但是实质上依然是经过商业电影特殊标准"把关"后精心构建的结果,而并非真实世界中新闻的普遍存在状态.  相似文献   

3.
电影中的图书馆与图书馆员形象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电影作为传播媒介,以其文化性、艺术性和娱乐性影响着大众的生活与观念。以图书馆这一社会机构和图书馆员这一社会职业的性质和现实的特征为基础进行艺术加工,电影中的图书馆与图书馆员形象渐趋成型,它们反映着也影响着大众的观念。电影中的图书馆主要体现为人类的精神家园、信息中心、爱情滋生地或作案场所。电影中刻画的图书馆员形象大多为女性,而且眼镜成为图书馆员最主要的身份标签。作为图书馆人应在观影之余审视自身的社会身份,善者而从,不善而改。  相似文献   

4.
杨妮 《今传媒》2017,25(10)
与新闻媒体传播相比,文化产业对国家形象是一种浸透式、潜移默化的塑造和传播.在全球化的今天,受众越来越关注主流文化的符号生产,这种软性传播力量也越来越强大.在所有的文化形态中,电影因其声画合一的视觉性、情节故事性、强大的精神感染力、以及电影产品的全球流通性等特点在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方面显示出强大的软性功能.中国电影进入世界影坛,在实现其独立的艺术实践中,也勾勒出了中华民族的风景形象.本文分析80年代至今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坛的发展状况,探讨中国电影对国际受众中国形象认知的软性影响,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形象国际传播的文化策略.  相似文献   

5.
李诺冰  姜滨 《声屏世界》2022,(4):45-47,54
电影作品中不乏对"母亲"形象的塑造,导演往往通过话语和行为塑造出多元性格的母亲形象,将母亲形象具像化来表达某种思想感情.红色电影中的母亲形象区别于其他题材电影中的形象,不仅作为情节发展的动力,更是一种意象表达,承载着家国想象和意识形态内涵,起到帮助观众接受红色思想,建立红色政权合法性的作用.文章以江西红色电影文本为例,...  相似文献   

6.
任原杏 《视听》2021,(2):73-74
在影视作品中,饮食符号通过艺术创作被赋予了深层次的含义,早已不单纯作为道具而存在,而且成为蕴含着创作者思想情感的审美意象.作为一种中国典型的饮食符号,火锅在当代华语电影中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功能和文化内涵,具有深刻的美学意义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以中国早期电影中都市女性的职业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对职业女性形象进行更为细致的划分,即将早期电影中的职业女性划分为"摩登职业女性"、"普通职业女性"和"边缘职业女性"这三类,通过对这几类女性形象包括她们的日常生活进行分析,从而找寻早期职业女性的社会文化内涵以及早期职业女性不同于现代职业女性的特点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自1979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电影电视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由原来的内容题材单一变成了现在的多元化丰富化发展.尤其是我国的电影业,以张艺谋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自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拍摄了不少题材的电影,有的还获得了国际大奖.可以说中国的电影业在近些年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如果把电影看做是传播华人形象的工具的话,中国的电影工作者所做出的努力又是远远不够的,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传播促成的媒体全球化让我们不得不重视大众传媒的影响,而电影又是进行文化传播的最好手段.中国电影中所塑造的华人形象直接影响到世界对华人形象的认知.所以从文化传播的方面考虑,中国电影无论是在选择题材还是塑造人物形象上都应该把国际影响考虑进去.  相似文献   

9.
自1979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电影电视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由原来的内容题材单一变成了现在的多元化丰富化发展。尤其是我国的电影业,以张艺谋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自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拍摄了不少题材的电影,有的还获得了国际大奖。可以说中国的电影业在近些年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如果把电影看做是传播华人形象的工具的话,中国的电影工作者所做出的努力又是远远不够的,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传播促成的媒体全球化让我们不得不重视大众传媒的影响,而电影又是进行文化传播的最好手段。中国电影中所塑造的华人形象直接影响到世界对华人形象的认知。所以从文化传播的方面考虑,中国电影无论是在选择题材还是塑造人物形象上都应该把国际影响考虑进去。  相似文献   

10.
王晶晶 《新闻世界》2014,(11):137-138
电影作为再现社会的主要传播媒介之一,对创造和确立各种社会成规与性别成规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传统电影中,女性形象往往处于"他者"的地位,处于男性视觉监管之下。那么女性主义电影针对这种现状是如何反击的呢?本文将从"去他者化"说起,从几个方面去尝试剖析女性主义电影对女性主体形象的构建途径。  相似文献   

11.
徐春玲 《新闻界》2012,(1):54-56
电影作为具有广泛传播效应的大众媒介,是跨国传播潜力最丰富也最有效的形式之一,成为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载体,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应该立足本国文化基础,尊重电影传播规律,柔性塑造国家形象.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增强电影塑造国家形象的文化自觉性和文化责任感,找到中国电影准确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影像媒介的出现使大众从语言文化主导的时代进入视觉文化主导的时代。电影作为最具影像表现力的大众媒介,无形之中已经成为地域文化传播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电影银幕上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地域文化形象,这些形象之所以令人印象深刻,甚至引来竞相讨论,原因之一就在于电影造型的强大艺术表现力。电影造型通过视觉化的表达方式摆脱了词汇和篇幅的限制,能够将文化形象直观地呈现在观众面前。然而,不同地区的文化大相径庭,同一地区的文化形象在电影中的造型也有着不同的艺术追求,因此,电影对地  相似文献   

13.
高毅丹 《视听》2021,(1):73-74
近年来,国产青春电影以其贴近生活的故事背景和青春靓丽的角色塑造得到广泛关注,但也因戏剧化的情节设置和极端化的人物性格饱受诟病.少女作为青春电影最重要的表现对象之一,在人物塑造方面呈现出扁平化、模式化的倾向,爱情成为少女生活最重要的命题,梦想和精神诉求被矮化和狭隘化.此外,与少女相关的人物关系建构也处于失衡状态,少女的成...  相似文献   

14.
张昆  王臻 《编辑之友》2023,(1):102-109
奥斯卡电影是美国文化的“先行军”,研究其中的中国形象有助于把握美国社会对中国的态度及其背后的文化意图。奥斯卡电影里百年中国形象经历了从“东方古国”到“落后中国”“摇摆中国”再到“多元邻国”的嬗变,总体表现为多重性和复魅化的奇观社会。奥斯卡电影全球票仓布局与“两个美国”共同促成了这一形象的生成,美国电影文化力又按照自身价值体系改写中国文化,所塑造的“球土化”中国形象表征着西方对东方文化的拼贴与重组,也带给中国人身份认同的迷思和反思。  相似文献   

15.
王雁 《东南传播》2014,(9):116-118
中国电影自诞生以来,为观众奉献了许许多多生动鲜明的男性形象,有的已成为经典。姜文导演的影片中的人物形象也不再是中国早期电影中的单向度的扁形人物形象。文章主要讨论姜文电影中男性形象所包含的多重文化意义以及文化特征。姜文电影中的男性并非一个简单的能指,而是一个多义的象征。  相似文献   

16.
郜鑫鑫 《新闻世界》2014,(5):234-235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好莱坞电影就掀起了"中国热",并且经久不衰。这期间所塑造的中国女性角色从风尘放荡的妓女到身份显赫的贵人,从憨厚朴实的农妇到风韵别致的都市女郎,不一面足。本文探讨的是好莱坞电影中塑造的中国女性到底是什么样的形象,她们有哪些共同的特点,以及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郭维易 《今传媒》2016,(3):74-75
在完成了对女性的精神解放、消除了肉体奴役的同时,所谓的"女性"也就成了文化中的一种子虚乌有,这也使得她们作为一个性别的群体亦是悄然失落于文化的视域当中了.对于这样的现象,戴锦华将其命名为当代女性面临着的"花木兰式的境遇",当她们终于获得了分享话语权利的时候,却失去了她们的性别话语身份;在她们真实的参与历史的同时,她们的女性主体身份却也不得不消失在一个非性别化的假面之后.  相似文献   

18.
孙景旋 《视听》2023,(3):21-24
船不仅是希腊人民自古以来赖以生存的谋生工具,也是希腊人民享誉世界的一种骄傲。在“希腊电影之父”西奥·安哲罗普洛斯一生所创作的13部电影作品中,都出现了船舶的意象,包括邮轮、游艇、木船、帆船、木筏等不同类型和样式的船。船在安哲罗普洛斯的电影中大批量地出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不仅承载着希腊政治历史的变革,还反映着希腊人民漂泊的宿命,更包含着希腊人民对于生命哲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刘夕豪 《视听》2021,(7):81-82
武侠电影是中国贡献于世界的电影类型,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的国家形象.武侠电影背后所体现的侠义精神、家国情怀以及儒家文化都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武侠电影已经成为中国民族电影类型的标识之一.武侠电影作为中国民族电影类型的杰出代表,已经走向世界.本文探讨武侠电影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如何表现中国的国家形象,为今后...  相似文献   

20.
范小玲  王艳芝 《传媒》2023,(18):34-37
电影创作的中心问题是塑造人物形象,关注人物命运。国产儿童电影中的儿童形象经过不同时期的传播发展,呈现出了不同的样态。这些儿童银幕形象作为电影的表现主体和灵魂,不仅折射出时代的发展变化,也反映了主流意识形态和儿童内心精神世界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