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治课教学长期以来,由于受政治、社会、家庭、高考模式的影响一直处于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尴尬境地。学生们经常混淆政治课与政治的界线,由于政治上存在的腐败和不正之风,使学生们一提起政治就“烦”;由于受社会上拜金主义的影响,许多学生感觉政治课中的道理是“虚”的,个人“实惠”才是“实”的,因此对政治课表现出不感兴趣;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们虽然望子成龙,但对政治课的学习只要求“死记硬背”及格就行;现在的高考模式是3+X,理科生不用考政治,因此在理科班上政治课显得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2.
曾几何时,语文课堂上的一句“愚公移山不如搬家”,被教师认定为“扰乱课堂秩序”;“朱自清的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引来的是师生们的讥笑。这种“奇谈怪论”引起教育界专家们的重视。专家们对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正确有效地质疑这一问题,看法不一,直到探究性学习提出以后,这种“幼稚”的质疑不再被教师们视为“异端”。  相似文献   

3.
教授和讲师是德国知识分子的“顶尖”部分,在他们面前,做学生的简直不敢大声喘气,不过学生们在自己的个人网页上也会对他们的老师幽上一默。在那里,学生们能把一些教授和讲师们的“名言”公布出来,与我们共享。课堂上※伊尔默瑙大学的讲师对学生们说:“你们不要注意黑板上写的是什么,要注意我写这些的意思是什么。”※汉诺威大学经济理论教授对学生们说:“我天才的脑袋有一天也会腐烂,这简直是罪恶。”※埃森大学经济法教授对学生们说:“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生迟到。上课总不是民族迁徙吧?”这时,一名中国学生走进教室,教授接着说:“您迟到没…  相似文献   

4.
“他能上了电视吗?” “能,准能!瞧那股子治校的严劲,还上不了电视?” 太原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工们盯着电视机,目不转睛; 电大太原铁路分局(以下简称太铁分校)分校的学生们打开了电视,喜气洋洋; 太铁家属楼一间普通房子里,母女俩对坐在电视机前,宁神静气; …… 这是1986年9月8日上午9时,中央电视台正在北京广播剧场转播“全国广播电视大学八六届毕业典礼暨表彰大会”实况。 “瞧,他来了!”教工们、学生们、母女俩,在不同的地方,同时从荧光屏上看见了他——全国电大优秀教育工作者、太铁电大分校副校长薛照明。  相似文献   

5.
在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一门崭新的课程——“生活经验课程”成为学生们选修的新热点。这门课不是在封闭的课堂里上的,而是以活动形态开展的;它给学生打开的不是一本学科知识的书,而是一部社会生活的大书;它给学生的评价也不是分数,而是“你经历了什么”、“你体验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这是素质教育的新尝试,学生们在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一线教师的思想实际、深化课堂教学改革,1997年我区搞了一次全区性的调查问卷。其中对两道问题的回答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你认为目前急需提高的能力是什么?”教师答曰:让学生“听进”教育的能力;创设情境,让学生“活”起来的能力;了解学生思想的能力;“在你的课堂上及你所看到的思品课堂上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教师们的回答是:学生积极性调动不起来,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模式陈旧,结构单一;学生回答问题假、大、空;说教苍白、生硬,不能拨动学生心弦……分析以上回答我们发现,素质教育思想已深入人心,教师们已…  相似文献   

7.
“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这是实施新课程以来教师们一直在不断探索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所谓自主学习,就是建立在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相似文献   

8.
童坤德 《良师》2011,(7):26-27
唐娜是密歇根州一个小镇上的小学老师。 那天,她给学生们上了生动的一节课。她让学生们在纸上写出自己不能做到的事,所有的学生都全神贯注地埋头在纸上写着。一个10岁的女孩,她在纸上写到:“我无法把球踢过第二道底线”、“我不会做三位数以上的除法”、“我不知道如何让黛比喜欢我”等等。  相似文献   

9.
王国华 《河北教育》2014,(12):32-32
在邢台市育红小学会议室有一块“教育是爱”的匾额,那是校长郭俊峰对自己从事教育事业的思考和行动准则。他常常对同事们说:“爱是责任,是智慧,是担当,只有心里装着学生,发自内心地去爱学生,我们才配做一个教育者。”作为一名校长,他是学生们最忠实的“粉丝”,在他眼里,学生永远最重要、最可爱;他是老师们专业成长的“主心骨”,在老师心里,他是标杆、是榜样、是领路人。学校文化橱窗的主角是学生;课改、教改、考改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大型活动的设计在展示、激励学生。他和育红团队用平凡的行动诠释着教育是爱的真谛。  相似文献   

10.
叶落无声     
就在不久前 ,我到一所小学听一门“思维训练课” ,这是一门结合语文知识教学而旨在让学生学会思考的趣味语文课。老师出示了画有四季景色的图片 ,问学生们是什么季节 ,为什么。学生们都踊跃举手回答 ,“这是春天 ,因为小树发芽了” ;“这是夏天 ,因为同学们在游泳” ;“这是秋天 ,因为小树在落叶 ,大雁在飞’ ;“这是冬天 ,因为下雪了 ,同学们在堆雪人”。老师热情地赞扬了学生们的回答。如果在以前 ,我也会为他们的回答而高兴 ,他们观察到了四季景色的不同 ,并学会了思考、判断。因为以前我一直生活在北方 ,北方的四季变换正如图片上所描绘…  相似文献   

11.
俄国著名画家波罗丹诺夫·别尔斯基在他的一幅名画《难题》中,画了一群学生围着一位老先生学习口算.其背景是:教室里的黑板上有二道“难题”,学生们正面对“难题”抓耳挠腮、苦思冥想.  相似文献   

12.
好朋友大会     
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2 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活动准备1 排演课本小品《小公鸡与小鸭子》 ;2 指导学生根据喜好制作小动物的头饰 ;3 制作“好朋友”奖章若干 ;4 环境布置 :在四周有树、花的草坪上 ,插一块木牌 ,木牌写上“好朋友大会”五个字 ;5 录音机、歌曲“找朋友”录音带。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 ,揭示活动内容。“找朋友”音乐响起 ,学生们戴着自己喜爱的动物头饰 ,随节奏拍手踏上草坪 ,在“好朋友大会”木牌前围圈而坐。老师头戴大象博士头饰 ,缓步走进同学中间。大象博士 :小动物们 ,大家好!…  相似文献   

13.
<正> 1 课堂教学案例的特点与类型1.1 何为课堂教学案例?什么是课堂教学案例?我们先来看一堂美国的一节“蚯蚓”课。这是一节美国小学的自然常识课。一上课,教师说这节课上“蚯蚓”,请学生们准备一张纸,上来取蚯蚓。学生们捏着纸片纷纷上讲台盛蚯蚓。许多蚯蚓从纸片上滑落下来,学生们推桌子挪椅子地弯腰抓蚯蚓,整个教室顿时乱作一团。教  相似文献   

14.
打蛇打“七寸”,牵牛要抓牛鼻子。那么尽快提高学生读写水平的“七寸”、“牛鼻”又在哪里? 有人说,要在教法上精益求精;有人说,要在学法上开拓创新……而济南市制锦市街小学的领导和老师们在经过了长时间的探索之后,把目光投向了学生的“思维”。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  相似文献   

15.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众多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回来后,哲学家对他的弟子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经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今天我们来上最后一课吧!哲学家问道:“现在你们坐在什么地方?”学生们回答:“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问道:“旷野里长着什么?”学生们回答:“旷野里长满杂草。”哲学家说道:“对,旷野里长满了杂草,现在我想知道怎样才能除掉这些杂草呢?”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回答:“老师,只要有把铲子就够了”;“用火烧也是很好的一种办法”;“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斩草…  相似文献   

16.
汪丹 《现代教学》2010,(12):70-70
一、运用新理念 一是“简化规则”,即在旧教材内容上,渗透一些与教材项目有关且能进行游戏或比赛的内容。二是要“突破约束”,即突破竞技运动项目结构的约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改编旧教材,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如:运球接力,可以改编成背靠背夹球的“双龙戏珠”;仰卧传球,可以让学生们依次躺在垫上通过传球来传递友谊;  相似文献   

17.
学生在学习时出现错误是难免的,然而对待学生的错误老师们的态度却各不相同,有的视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有的“快刀斩乱麻”,以一个“错”字堵上学生的嘴,接二连三提问学生,直至得出“正确答案”;还有的亲自“上阵”,把答案“双手奉上”。或“堵”或“送”,都是置学生的实际于不顾。如果不拨“乱”反“正”,不让学生经历实践获得体验,表面上阻住了学生迈向“错”的脚步,实际却阻断了他们迈向成功的道路。其实,  相似文献   

18.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站在人与人平等的立场上,教师和学生显然应该是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但长期的师道尊严使得学生之于教师总是“仰视方可见”。新的教育理念将笑颜绽放在教师的脸上。站在尊严的台阶上,学生们可以和教师平等对话。于是就有了学生对教师的“斗胆”指责;有了老师对师生交流方式的改变。教育的“空山”经历“新雨”,让人觉得清新、自然。  相似文献   

19.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站在人与人平等的立场上,教师和学生显然应该是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但长期的师道尊严使得学生之于教师总是“仰视方可见”。新的教育理念将笑颜绽放在教师的脸上。站在尊严的台阶上,学生们可以和教师平等对话。于是就有了学生对教师的“斗胆”指责;有了老师对师生交流方式的改变。教育的“空山”经历“新雨”,让人觉得清新、自然。  相似文献   

20.
教改是为了“人的发展”。在“自主”环节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合作”环节 ,让学生们平等互助合力求知 ;在“创新”环节 ,让学生通过学习 ,具有学识和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