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近几年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日益凸显以后,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并积极探索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路径。学者们提出弱化户籍制度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的要求,适度放宽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入学条件,建立流出地与流入地政府间教育经费转移机制,扩宽农民工随迁子女就学渠道等有效策略。通过对本世纪以来关于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对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者和决策者具有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上海财经大学2013年“千村调查”中的4719份农民工数据,实证检验了子女随迁入学对农民工迁移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子女随迁入学的农民工比未随迁农民工更倾向于流入随迁教育政策友好的省份,即迁移存在显著的“洼地效应”;大部分农民工难以达到随迁子女入学门槛要求的稳定就业,衡量成本收益后更偏好省内迁移,通过举家迁移、省内迁移,来降低生活成本、提高迁移稳定性,形成了迁移的“边界效应”。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的稳健性检验亦证实了以上结论。要破除随迁子女入学的政策藩篱,须要从随迁子女教育体制和劳动力市场机制双管齐下,打造“低交易成本、高公共服务”的教育洼地。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问题日益凸显,但是针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出台的支持政策却比较少,并且各地政策的差异相当大。加强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的政策支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前瞻价值。通过建立全面开放的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制度,并给予农民工随迁子女同等资助,适度开放普通高中并将入学标准规范化、制度化,建立流出地与流入地政府间的教育经费转移机制,建立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初中后教育补偿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初中后教育需求。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学难问题的初步解决,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生活状况。研究发现,农民工随迁子女在与教师关系、与城市儿童关系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适应不良,主要原因涉及社会文化、制度、学校环境、家庭特征和农民工随迁子女自身同质性和个性特征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目前,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受教育问题也日益凸显。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流入地如何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也成了社会一大热点问题。究其原因,实质是在受教育权利实现的过程中出现诸多利益相关者及其各自的利益诉求,这就容易产生利益冲突,从而导致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只有在统筹兼顾原则的基础上对主要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利益协调,才能有望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学难的问题,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利的实现,促进教育公平的真正体现。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25座大城市入学政策文本中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条件"的分析,发现入学条件存在证明材料种类繁多、必要入学条件缺失、时限规定弹性不足等问题。为实现城乡教育公平、推进随迁子女更好入学,需要精简入学条件,增加替代性材料,优化证明材料的提交方式;加强入学政策宣传,保证政策信息的易获取,提供政策咨询;改善农民工政策获取意识,提升基于政策的入学规划能力。  相似文献   

7.
“两为主”政策的践行基本上解决了农民工随迁子女“有学上”的问题,但没有满足“上好学”的迫切需求。实现“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对于社会、国家、流入地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个人及其家庭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社会前瞻价值。目前,来自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入学机会和教育过程等方面的不均衡阻碍了这一政策实践的转变,距离“上好学”的实现还有一定的路程。因此,要有效实现城市优质的教育资源向农民工随迁子女开放,使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好学”的愿望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呈现五大趋势,主要表现在向经济较发达的中小城市集中:在城市出生的农民工随迁子女新生代入学规模日趋庞大;农民工随迁子女主体开始进入高中阶段:规范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将成为一段时期内城市学校发展的突出任务;农民工随迁子女流出地农村、乡镇校舍闲置大幅增加。各级政府要从国家战略高度认识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要意义。建议提前规划中小城市教育布局,引导农民工随迁子女流入中小城市。缓减大城市人口压力;条件成熟的地区在城市管理中实施学籍管理代替户籍管理试点,也可探索实施异地中考和高考:因地制宜规范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同时,强调流出地政府要科学预测适龄人口、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最大限度发挥学校规模效益,利用闲置校舍发展学前教育,避免教育浪费。  相似文献   

9.
杨晓桦 《成才之路》2010,(18):I0013-I0013
如何让进城农民工子女与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正常的教育?近日,河南省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把农民工子女入学的责任圈定在“流入地政府”,要求把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公共教育体系,与城市学生统一编班、统一教学。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随之而来的是随迁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随迁农民工子女上学难已经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引进教育券制度解决这一问题.已成为各农民工集中地区的一个重要政策。在现有的探索中,教育券制度的可行性已经日益凸显。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该进一步制定财政政策,实施制度创新,以期为教育券制度在随迁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的应用中创造一个良好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1.
王莉 《安徽教育》2012,(5):26-27
<正>2011年9月2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一则题为《安徽:钱随人走,农民工子女入学不再难》的新闻,报道了我省实施"钱随人走"的公共教育经费改革,破解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的难题。这一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1年底,我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入学的又一项利好措施出台了:人均教育经费按电子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个日趋庞大的社会群体,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已有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他们入学受教育方面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通过实证研究,把就读于公办学校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就读于农民工子弟学校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发现就读于公办学校的这些学生的心理状况比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要好,二者在自我意识、人际敏感、抑郁、敌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我国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数量在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日益凸显。随迁子女在城市中入学公立学校困难重重,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学与管理问题颇多。因此,研究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甚为迫切和现实。  相似文献   

14.
家庭教育是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入城市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农民工聚居地的问卷和访谈调查发现,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家庭教育总量、学习环境、教养行为和亲子关系方面存在明显不足。研究分析影响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因素,从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层面提出构建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合家庭教育的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5.
兰州10万流动人口子女纳入城市学校统招范围为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难问题,甘肃省兰州市提出了四个"一视同仁"的举措,从今年起将全市10.41万名流动人口子女统一纳入学校招生范围。兰州市近年流动人口增多,其随迁子女入学问题日益凸显,城区教育资源紧张,截至2011年底,兰州市流动人口子女入学  相似文献   

16.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湖州和温州两地外来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心理弹性、社会支持的现状进行分析,并考察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背景变量的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心理弹性、社会支持上存在显著差异,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回归分析显示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心理弹性具有预测作用。在此基础上,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心理弹性的培育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17.
孟晓艳 《文教资料》2010,(36):168-169
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上学长大,但他们在参加高考时由于高考户籍制度的限制,不得不回到原居地参加高考,出现高考难的现象。本文针对农民工随迁子女高考困难的现象,提出研究的必要性,并分析该现象存在的现实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及策略。  相似文献   

18.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少外出务工人员陆续返乡,随父母外出就读的孩子也不得不返乡入学,返乡农民工子女入学成为寻乌县的一大难题。为解决返乡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问题,春节刚过,该县教文体局就召开专题会议,为返乡农民工子女入学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对县城  相似文献   

19.
由于城市入学难、学籍管理政策以及产业转移等背景因素影响,随迁农民工子女由城返乡就学现象将持续、长期存在。根据对中部三省的抽样调查,返乡就学农民工子女将面临不同程度的学业适应问题,尤其是对课程和教法的不适应。但返乡就学也具有积极的一面,它赋予不少农民工子女一种亲切感,并不再被标签化,从而增强主体意识和学习积极性。为此,一方面要促进义务教育的区域均衡发展,加强课程衔接,开展差别化辅导;另一方面,注重因势利导,发挥他们社会心理特征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12年,农民工子女或将和城里孩子享有同等入学的机会,很多省市新政策的颁布让很多人为之庆幸,但一些矛盾的存在使民工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合面临着客观困境,从教师层面、学校层面、社会层面探索促进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对策,旨在为实现教育公平、维护社会的稳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