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仁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肩负着培养和造就人才的光荣责任,应赋予“仁爱”以新的时代内容,成为具有仁爱之心的人。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用仁爱之心教育学生、管理班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师范生教育是培养教育人才的主要途径。教育家精神融入师范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培养师范生教育报国的爱国之志、心系学生的仁爱之心、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俯身躬行的实践之力。通过深化课程思政、传承优秀文化、加强科学研究、注重社会实践四条路径,将教育家精神融入师范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增强教育、科技、人才在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3.
一个没有仁爱、没有理性的社会是冷酷、黑暗和可怕的。“仁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道德范畴,对净化灵魂、完善自我有着巨大的精神动力作用。当代大学德育贯穿“仁爱”思想教育是大学伦理共同体的本质再现,是完善现代人格的必然选择,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客观需要,必须科学地把握“仁爱”思想的合理内涵,坚持“五个结合”,将“仁爱”思想贯彻到大学德育的实处。  相似文献   

4.
清远市清新区职业技术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近年来在“仁爱为教,成人成才”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初步摸索总结出了以“仁爱教育”为主线的德育教育体系,形成了溶传统思想与时代气息为一体的德育管理特色。本文并分析了儒家仁爱思想对德育的指导意义,提出了以仁爱思想促进中职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几项措施及本校在“仁爱”理念的引领下德育实践中取得成果。  相似文献   

5.
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和慰问广大师生时提出“教师要有仁爱之心”,再次将“仁心”“仁爱”提到师德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引起了教育系统内外的热议.“仁”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位于儒学五常“仁义礼智信”之首.好教师要有仁爱之心,“师者仁心”,这本来是“为人之师”的应有之义,但因现代社会世风日下,部分教师缺乏仁爱之心,个人欲念膨胀、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补课收费收礼等行为,严重影响了“师者”的社会形象,所以在现阶段需要重提“仁爱教师”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学校,具体的学习内容确定之后,再经过一番周密的计划和安排、精心设问,“小组学习”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小组学习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越性:①“小组学习”中学生总的智商高,易出成绩。尤其在假期期间,它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②“小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③有助于提高孩子们的社交和应变能力。④对于培养孩子们仁爱、人道、平等和民主的品格是一个良好的途径。在传统的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要按照老师的安排步骤和教学思路不断调整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就容易抑制学生的思维能力。相比之下,“小组学习”…  相似文献   

7.
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都认为,对于孩子的发展来说,人格和道德是第一位的,人格发展和道德完善的意义远远胜过智力的开发。而中国传统的儒家仁爱思想,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思想道德和人格修养的最高范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受到世界各国人们的普遍重视和认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由提出着眼个体的“学会生存”面发展为“学会关心”,并把它作为21世纪教育的口号,其主旨就在于加强仁爱教育。无须讳言,一段时期以来,我们过于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播,而忽视了爱的教育,使仁爱之心在我们的年轻一代身上呈现着可怕的缺失现象。这种欠缺,导致了部分青少年情感荒漠化。他们心中缺乏仁爱,缺乏善良,他们对动物,对自己的小伙伴,甚至是对精心呵护自己的母亲,乃至社会的一切,多的是冷漠、仇恨、冷酷,少的是亲情、温情、同情、友情、爱情。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本期的“特别关注”提出,要在孩子的心田播下仁爱的种子,期望引起广大家长对这个问题的重视,努力培养一个有仁爱之心的后代,为和谐的社会输送文明的合格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8.
“大学之道”,集中体现了儒家的“仁爱”精神。在本体上作“明德”,在工夫上发用为“亲民”,在境界上呈现为“至善”。“明明德”亦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里的“知”,“意”是“知”传达给“心”的一种指令;担当意识则是“意”在担当层面上的一种变现,是“仁爱”精神对个体生命践行自身存在意义的一种要求或指令。“仁爱”与“担当”亦是人之为人的义务。现代大学生必须践行担当意识,做好自己,善待他人,成就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9.
姚雁丹 《考试周刊》2012,(13):24-25
本文就《双城记》中人物角色所表现出来的革命性与仁爱和利他精神作探析,从而剖析小说所表现的主题价值意义。这种仁爱精神是阶级社会斗争中人道主义的升华。分析这样的精神有助于拓宽阅读理解视野,有助于理解用仁爱和宽恕的精神来化解仇恨、改变那些被扭曲的心灵的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10.
德育是关乎学生个人职业发展和教育发展质量的关键。通过挖掘新时代下“仁爱”思想的精神价值,以“仁爱”思想培育作为价值统领,以多种载体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以师德素养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以知行合一构筑实践活动平台,以多元维度建立合理评价机制,从“仁爱”思想培育角度探索提升高职高专师范类专业师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使公民道德建设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宏扬儒家仁爱思想的精华,有助于建设中国特色的公民道德。  相似文献   

12.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社会动荡,礼崩乐坏,儒墨对社会的现实状况产生深深的忧患意识,他们推崇圣王,以平治天下为己任,寻求救世济民之良方。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找到的是“仁爱”,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找到的是“兼爱”。“仁爱”、“兼爱”都主张普遍地爱人,但“仁爱”说肯定人的道德主体性和道德自律能力;而“兼爱”说则对人的道德理性和自律能力持怀疑态度,认为人只能在外在他律的约束下被动地、被迫地施行“兼爱”。  相似文献   

13.
导读     
笕郭淑新:“大学之道”与现代大学生的担当意识
  “大学之道”,集中体现了儒家的“仁爱”精神。在本体上作“明德”,在工夫上发用为“亲民”,在境界上呈现为“至善”。“明明德”亦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里的“知”,“意”是“知”传达给“心”的一种指令;担当意识则是“意”在担当层面上的一种变现,是“仁爱”精神对个体生命践行自身存在意义的一种要求或指令。“仁爱”与“担当”亦是人之为人的义务。现代大学生必须践行担当意识,做好自己,善待他人,成就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14.
“仁爱”是儒家伦理规范之灵魂,我们须剔除糟粕弘扬其精华,加强师德建设。儒家“仁爱”思想蕴含很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精华。“仁者爱人”,就整体而言,即要爱国爱民。就具体而言,人民教师首先要热爱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要弘扬儒家“有教无类”及以严求爱、诲人不倦的敬业爱生精神。其次要弘扬体现儒家“仁爱”的“忠恕”之道的精华,热爱同志,以求同志间的相互理解、尊重。再次,弘扬儒家仁爱精神要自尊自爱,为人师表,从内在精神到外在举止,全面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5.
行为规范教育与训练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更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近年来,我校结合宽城区“仁爱工程”,以及新《守则》,新《规  相似文献   

16.
儒家文化对培养现代爱国主义情感有六方面的积极作用:儒家“仁爱”思想和群体意识利于爱国主义价值观的培养;儒家“孝悌”观念和以“和为贵”思想,利于安定团结局面的形成;儒家“自强”意识和求实主张,利于民族精神的养成;儒家重道德思想,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儒家“革新”观念,利于改革开放的扩大;儒家“大一统”主张,利于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相似文献   

17.
邹叶 《现代教学》2010,(5):66-67
“向善向上”是我校的校训,简言之就是“童心向善、人心向上”,它包含了我校对教师与学生做人做事的基本要求。“向善”就是要心中有爱,心地善良,仁者爱人,包括仁爱心、正义心、责任心的孕育;“向上”就是心中有梦,志存高远,追求卓越,包括对执行力、意志力、创造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儒家仁爱思想可分成仁爱之心、自爱、爱亲人、泛爱众、仁者与天地万物一体五个层次,以爱有差等原则由内向外、由近及远层层扩展。仁爱是一种人道思想,仁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比较儒家仁爱与道家的慈爱、墨家的兼爱、佛教的慈悲、基督教的博爱、伊斯兰教的行善惩恶,可以看出世界不同文化都强调“爱”,但对“爱”却有不同的阐释,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儒家仁爱思想可以成为普世价值观,在当今世界越来越显现出它的独特智慧。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当代一些大学生表现出仁爱精神缺失的问题。本文从分析仁爱精神内涵,以及仁爱精神培养的现实意义出发,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就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仁爱精神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儒家仁爱思想可分成仁爱之心、自爱、爱亲人、泛爱众、仁者与天地万物一体五个层次,以爱有差等原则由内向外、由近及远层层扩展。仁爱是一种人道思想,仁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比较儒家仁爱与道家的慈爱、墨家的兼爱、佛教的慈悲、基督教的博爱、伊斯兰教的行善惩恶,可以看出世界不同文化都强调“爱”,但对“爱”却有不同的阐释,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儒家仁爱思想可以成为普世价值观,在当今世界越来越显现出它的独特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