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科学》《音乐》《美术》等部分科目的教科书实行循环使用制度。如今,一年多过去,这一话题又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既有肯定的声音.也有叫停的声音,不仅让人担忧起这一制度是否还能继续走下去.能走多远?  相似文献   

2.
云崽子 《音乐世界》2013,(19):14-14
近日,《中国好声音》哈林战队考核开战,作为《中国好声音》导师考核收官大浅,哈林带领自己的学员们演绎疯狂,为这一阶段的选拔划上了完美的惊叹号。  相似文献   

3.
运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分析《聊斋志异》中《黄英》篇的多声话语——爱情话语、儒家伦理话语、商人伦理话语共存的局面,可以发现这三套话语虽然传达出的声音不同,但它们共同为士魂商才的对话与整合这一主旨服务。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关于我国翻译作品质量不高的批评性文章时常见诸学术刊物,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报纸,比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华读书周报》、《文汇读书周报》等,对于翻译质量的批评之声一浪高过一浪,还有相当一部分文章是批评译者的。翻译批评也是学术批评,学术批评不能只有一种声音,我们听不到不同的声音,这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也不利于中国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琵琶行》与《明湖居听书》是两篇以描写声音见长的章。声音没有实体形象,又一发即逝,难以捕捉,而这一诗一却能曲尽其妙,令人美不胜收。虽前描绘的是琵琶声,后描绘的是说书声,但两在对声音的描写手法上却有相通相似之处,有很强的可比性。在这方面前人之述备矣。在此我想另辟一径,仅从音乐与心境的关系角度来对二进行比较重赏。  相似文献   

6.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继《听听声音》之后。进行的又一项关于声音的研究。它属于“科学探究”的目标系列,是一节探究课。它为后面《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控制物体发出声音》等内容的探究活动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建立起“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感性认识,真正经历知识整个探究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随着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选秀节目,在这各式各样的节目堆中,出现了《中国好声音》这一异军的崛起,令这个夏天的不再沉闷。收视居当日收视榜首,在这往日平静的荧屏湖面上泛起了涟漪,本文试论《中国好声音》"火"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声音的产生》这节内容实验性较强,它要求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来认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有什么性质?根据这一要求我按下列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在实践中获取知识的能力。1创造环境,发现问题,激发兴趣课前我让学生到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去听各种不同的声音,并把学生分组比赛,看谁听到的声音多,上课时让学生充分汇报所观察到的现象。通过实际观察,学生发现所有物体都会发出声音。于是问题就产生了,它们为什么都会产生声音?而且是不摸、不敲、不打、不吹是不会悉的现象、陌生的问题使学生心理…  相似文献   

9.
新酷播报     
《学生电脑》2010,(3):34-34
《终极狮子座》 貌不惊人的眼镜小胖居然能用刘德华、黎明、张学友、伍佰等多个歌手的声音串起来唱这一曲《狮子座》,连曾哥都被吓呆了。  相似文献   

10.
沈东 《家庭教育》2011,(11):24-24
每天清展,一阵阵若有若无的声音总会把我从睡梦里惊醒。 门外,妈妈匆匆的脚步声、冰箱的开门声、煮蛋器“扑扑扑”的翻滚声、洗衣机开动的声音,这是我家日复一日的《早晨奏鸣曲》,妈妈是唯一的演奏家。  相似文献   

11.
声音的录制与编辑是多媒体信息加32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图像处理的延续,也是选修模块《多媒体技术应用》学习的必要前提和知识准备。学生第一次接触声音的录制与编辑加工的内容,对他们来说,这部分内容有很强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2.
贤小璐 《音乐世界》2013,(21):14-14
10月7日晚,浙江卫视第二季《中国好声音》年度盛典经过2个多小时的精彩比拼和巅峰对决,最终,来自阿妹Family的“蘑菇头”李琦问鼎“年度好声音”。  相似文献   

13.
左文飞 《科学课》2010,(2):16-17
《声音的产生》一课是《声音》单元的经典课,许多版本的教材都编写了这一课。一般的思路是:先制造声音,提出声音的产生与振动有关的假设,再寻找更多声音与振动相联系的事例,最后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多年的实践下来,我发现这样上并不能让学生将声音和振动建立联系,学生关注更多的是制造声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张靓颖——《张靓颖@音乐》张靓颖推出个人第三张专辑《张靓颖@音乐》。这张专辑精选了《花开的声音》等多首动人的歌曲,表现了"张靓颖在音乐中,音乐就是张靓  相似文献   

15.
物体振动产生声音这一教学内容,在小学自然和各种版本的《科学》教材里都有出现。我在经历使用自然、科学两种教材教过之后发现,学生总是对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存在较模糊的认识。为什么会这样呢?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出现了问题?为了找到答案,我找来山东省临沭县张老师《声音的产生》(青岛版《科学》五上)的教案,和湘版《科学》四上《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进行了一次教学对比。  相似文献   

16.
李之春 《科学课》2010,(1):38-40
物体振动产生声音这一教学内容,在小学自然和各种版本的《科学》教材里都有出现。我在经历使用自然、科学两种教材教过之后发现,学生总是对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存在较模糊的认识。为什么会这样呢?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出现了问题?为了找到答案,我找来山东省临沭县张老师《声音的产生》(青岛版《科学》五上)的教案,和湘版《科学》四上《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进行了一次教学对比。  相似文献   

17.
《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在《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的基础上多划分了一个词类——拟声词,并下了定义:摹拟事物的声音。在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268页的《汉语知识》中,对拟声词下的定义却是:“拟声词是模拟人或事物的声音的词。”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准确更严密呢?我以为,初中语文教材上的定义欠妥,“模拟人……的声音”这种说法很费解,并容易使人把拟声词与叹词相混淆。  相似文献   

18.
俄国著名文论家巴赫金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的基本特点。巴赫金借用音乐中的术语“复调”来说明小说存在多声部现象。其实,在抒情诗歌里我们也会发现这种多声部现象。美国著名学者庞德曾说:诗歌中的和谐实际上就是指“不同音调的声音同时出现”。笔者以雪莱《致云雀》一诗为例进行分析后发现这首诗歌呈现出多声部现象。  相似文献   

19.
在《草叶集》中占有独尊地位的诗稿多是境界阔大、气象恢宏、表情质直、声音激越的,这是评论者多所推崇的。另有一些文小质轻、但隽永、深微的诗篇,则是评论者较小涉足的。本文试图通过剖析《一只沉默而坚韧的蜘蛛》,探讨惠特曼诗歌含蓄、凝炼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世纪钟声的敲响,创新能力的培养被提到重要地位。语文教学也是如此,重能力培养,挖掘创新意识是当前语文界的热门话题。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然而,令人担扰的是,强调知识积累的声音少了,忽视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现象多了起来。提出这个问题并不是没有根据的.作为语文教学指挥棒的《考试说明》就在这方面作了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