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现行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二册第26页第一道习题是:用4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用6根小棒摆一个长方形.<教师教学用书>是这样建议的: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挑选出一样长的小棒;然后再让学生用4根小棒摆正方形,用6根小棒摆长方形.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在学生理解余数含义的基础上,可采用以下教学过程让他们深入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一、活动探究,理解概念内涵1.摆一摆。(1)教师出示题目:如果用4根同样长的小棒可以摆一个正方形。那么,用8根同样长的小棒可以摆几个同样的正方形?怎样列式呢?(2)教师用课件出示“有余数的除法”学习单(一)(如图1),引导学生思考:像这样用9根、10根、11根、12根、13根小棒摆同样的正方形,  相似文献   

3.
谢毅 《山东教育》2004,(28):47-47
“长、正方形的周长”是课程标准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42页的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理解了一个图形的周长的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熟练掌握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学生往往会出现这样一些错误:求长方形的周长时忘了乘2;拼图形或者切分图形时多算了边或少减了边。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呢?我想,老师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通过操作、演示,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①让学生用小棒摆长方形和正方形,加深对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的特征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在幼儿认识正方形的基础上,我试着采用了看看、比比、讲讲、撕撕的方法,让幼儿认识长方形,效果较好。老师先出示长方形纸和正方形纸,让幼儿观察,启发幼儿说出这两种几何图形的相同点(都有四条边、四个角,四个角一样大),再发给长方形纸和正方形纸以及小棒,让幼儿用小棒量一量、比一比,再折一折,启发幼儿找出它们的不同点(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长方形的上边和下边一样长,左边和右边一样长,上下两条边和左右两条边不一样长)。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目标 :1 通过操作、比较、归纳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2 通过“推一推”“拉一拉”活动 ,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 ,获得研究图形的经验。一、导课同学们 ,你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图形?出示长、正方形卡纸 ,问 :“这是什么形状的?”边贴在黑板上。提问 :“你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吗?”(学生回答有四条边和四个角)除了这些特点外 ,还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板书课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二、研究长方形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理解余数的意义。掌握余数要比除数小的知识,会用坚式正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掌握通过操作学习数学的学习方法,形成一定的观察、归纳能力。教学重点:余数的意义、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过程由以下四个环节组成。一、建立余数的概念学生拿出20根小棒,按要求操作并思考:(1)用5根小棒摆一只小企鹅“”,20根小棒能摆几只小企鹅?怎样列式?(2)用6根小棒摆一条小金鱼“’,20根小棒能摆几条小金鱼?小棒用完了吗?剩几根?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20÷5=4,(2)20÷6=3……2。接着,教师就第…  相似文献   

7.
曹金 《云南教育》2003,(31):37-38
“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是学生第一次较系统的学习多边形的知识。教学时,应注意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简单几何形体和平面图形的直接经验。一、在观察、操作中,学习用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教学开始,教师可让学生观察:(下图)等图形,要求按这些图形的特征将它们分成两类。学生在观察、对比中发现可以将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四边形归为一类,问其理由,学生会很快地回答出:它们都有四条边,四个角。那么像这样的图形,叫什么呢?(四角形、四边形)然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四边形。”…  相似文献   

8.
闫红煜 《甘肃教育》2009,(15):46-46
一、精心预设,促进生成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这就要求教师在研究教材、教法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研究。研究学生会对什么感兴趣?旧知与新知之问有什么联系?需要给学生一些暗示吗?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怎么回答等等。如,我在教学“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时,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了三根小棒(长短不要求),并要求用三根小棒摆成一个三角形。事先我预设了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相似文献   

9.
贵刊2005年第11期上刊登了黄红成老师撰写的《探索“有价值的数学”》一文,文中从“有用的数学”、“激趣的数学”和“悟理的数学”三个方面阐述“有价值的数学”。笔者阅读后,受益匪浅。但笔者对文中最后一个案例,不敢与黄老师苟同。笔者认为此案例至少有两点欠妥:一是解释欠妥。授课教师在解释“周长相等的情况下,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中哪个面积最大时”,认为正方形比长方形面积大的原因是“正方形的四条边分得很均匀,而长方形的长和宽悬殊越大,面积也就越小”。当学生问教师:“既然正方形的每条边分得那么均匀,可面积怎么没有同样周长的圆…  相似文献   

10.
一、实际操作(摆摆、看看、想想、算算) 1.用四根小棒(二长二短)摆一个长方形: ①观察这个长方形是怎样摆成的。②把摆成长方形的四根小棒展开成一条线段,这条线段的长是这个长方形的什么? ③观察这线段是由哪几条线段组成。如果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需要哪些条件。④先量小棒的长,再求出周长(注意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求周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林翠霞 《福建教育》2009,(10):54-55
某教师执教《有几瓶牛奶》时,先创设情境,让学生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列出算式并说出答案(9+6=15)。接着,教师追问“15是怎么算出来的”,并请学生拿出小棒摆一摆。教师话音刚落,学生随即拿出小棒摆弄,有的边摆边数,有的小声嘀咕“我已经会算了,还要摆啊!”几分钟后,教师请学生汇报是怎么想的。教师提问了好几位学生,学生都说用数的,即从9根小棒往后1根1地数,数完6根得到15根,  相似文献   

12.
这节数学课,彭老师一进教室就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一个问题:“把正方形拼成一行,1个正方形需要4根小棒,2个正方形至少需要几根小棒?”这么简单的问题哪里难得倒我们,“7根。”我们十分坚定地回答。  相似文献   

13.
案例: 教师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让学生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片折一折,然后小组交流一下自己的发现和收获,不一会儿,硕果累累。略去教师的引发部分,重组学生的交流内容,摘录如下: 一组:“我们组用重合法把长方形纸片的长边和短边分别对折,发现了长方形对着的边一样长。” 二组:“我们组把正方形纸片沿对角线对折,再对折,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  相似文献   

14.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117页练习二十七第7题:“小林拿一些火柴棒摆了9个正方形。如果用这些火柴棒摆三角形,可以摆多少个?”大多数教师在指导学生解答本题时,只考虑一种情况,即用4根火柴棒摆一个正方形,用3根火柴棒摆一个三角形,由算式:4×9÷3求得可摆12个三角形。其实这仅是本题一个答案,若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本题答案不但不唯一,而且有无数个。  相似文献   

15.
我在教学二年级第三册“有余数的除法”时 ,先讲授了P115页的例 1,让学生知道余数的含义后 ,接着教学下面的片段 ,让学生自己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我先让学生拿出 8根小棒 ,问 :“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 ?”学生回答 ,正好摆两个 ,并列出算式。然后 ,我又让学生把小棒添加成 9根、10根、11根、12根、13根、14根、15根 ,看各能摆出几个正方形 ,还剩几根 ?同桌进行操作、讨论 ,也要求列出各算式。操作完毕 ,学生汇报结果 :   8÷ 4 =2 (个 )   9÷ 4 =2 (个 )…… 1(根 )   10÷ 4 =2 (个 )…… 2 (根 )   11÷ 4 =2…  相似文献   

16.
在执教"认识三角形"时,我让学生用4厘米、5厘米、6厘米和10厘米长的四根小棒,任选其中的三根摆三角形.学生通过拼摆、观察、比较、讨论发现:较短的两条线段长度的和如果大于第三条线段的长度,就能围成三角形.学生已掌握了最简便的判断方法,可以说这节课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我喜滋滋地走进办公室,这时一个学生拿着自己画的三角形说:"许老师,4厘米、6厘米和10厘米长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但是这么长的三条线段能画出三角形,你看……"他边说边拿直尺量给我看.哇,他画了许多三角形,选了一个在量着.  相似文献   

17.
在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有了初步感知,知道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它们各有四条边、四个角后,教师提供学习材料,创设情境,放手让学生参与探究活动,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师:同学们桌上放着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直尺、三角板、钉子板、皮筋、用小棒插好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框。请同学们利用这些材料,分组研究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要求:利用这些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动脑筋,想办法,研究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角有什么特点;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角有什么特点。比一比,哪个小组想出的办法最多。 …  相似文献   

18.
李青 《云南教育》2002,(31):39-40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第五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学重点: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一、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1.电脑出示。师:它们各是什么图形?生:左边是长方形,右边的是正方形。(师板书:长方形、正方形)2.教师请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师:长方形有几条边?你们数数看。生:长方形有四条边。(师板书:四条边)教师请一名学生用电脑演示长方形的边并数数条数。师:那么你们会用同样的方法数一数正方形有几条边吗?生:正方形也有四条边。师:谁来数给大家看?(指…  相似文献   

19.
[镜头一]教师发给每个小组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和若干个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1.教师出示探究问题①长方形长4厘米,沿着长边一排可以摆()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②长方形宽2厘米,沿着宽边可以摆()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也就是可以摆()排。③通过动手摆可以看出,这个长方形可以摆()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也就是()平方厘米。2.小组操作学具,并完成以上问题,教师巡视指导3.汇报结果当学生汇报第②、③题时,答案不一,有些同学甚至茫然不知怎么回事,教师再次画图引导,直至答案一致。4.推导长方形面积公式①师:小组合作讨论这个…  相似文献   

20.
教师在课堂中能巧妙地设疑、显疑、激疑、释疑,就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一、复习旧知──设疑“设疑”就是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习动机。教师有意识将“疑”设在新;日知识的矛盾冲突之中,使例题能顺利地进入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如教学长方形周长计算一课时,课始就问:“老师这里有一些长短不一的小棒,如果要围成一个长方形,你该挑哪些小棒呢?”学生回答后,老师又问:“长方形的周长指的是什么呢?长方形的周长怎么计算?”老师抓住旧知,找出例题的生长点,为例题的教学铺路架桥。二、尝试练习──显疑教师要充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