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是春雨     
她名叫赵小飞,生活在一个条件优越的农村家庭里,爸爸大学毕业后没有服从国家的分配,而是南下独闯“江湖”,几年后事业有成。她上小学二年级时,妈妈也随爸爸南下了。她和姐姐跟着姥姥生活,养成了任性、倔强的性  相似文献   

2.
5分钟的奇效     
五年级四班有男生29人,女生21人。男多女少的班级本来就难管理,加上班里又有几个出名的调皮男生,这班里的纪律就可想而知了。已经有好几位科任老师告状了,怎么办呢? 这节数学课,上了25分钟后,我说“同学们,现在我们用5分钟的时问来讨论一个问题好吗?” 同学们都诧异地望着我,那眼神似乎在问:干吗呢?老师该不会又训我们吧? 我笑容可掬地说:“我们相处也将近一年了,咱们师生之间能不能相互指一指优点和缺点?” 同学们一听;马上活跃起来了,教室里响起了“行!”“好的!” 的应答声。 我接着说“咱们定一个规则 :我…  相似文献   

3.
因村小撤并,她随同学们转到中心小学,上六年级。由于我也任教毕业班,所以我时常能碰到她。每次相遇,她总是瞪着一双略显红色的大眼睛,看一眼人,招呼一声“老师好”便低头走回教室。一开始我们之间并不熟悉,我觉得她与其他女生没什么两样。没几天,她的“不一样”就在师生中间悄悄传开了。核心问题是喜欢与班里的漂亮男生在一起。常在日记中“叙述”(幻想)与某位男生在一起活动(玩耍)的情景,还要求老师让其与那位男生同坐一桌。在该男生生日时,她在一家点歌台为其点了一首歌。她的情况引起我的注意,我从她班主任那儿证实了以上事实。通过观察…  相似文献   

4.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发现现在有些学生,成绩越来越差,行为越来越嚣张,他们不懂得感恩,不懂得礼貌,犯错误时有恃无恐,因为他们心里知道,老师和父母不能拿他们怎么样。我班三年级下学期转来一个男生,他没来之前,班里没有骂人打架的现象,可他来了之后,受他的影响,班里的学生开始骂人,甚至和外班学生打架。我苦口婆心地跟他谈过很多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也和他的家长多次沟通,可是他却丝毫没有改变.甚至在四年级时还变本加厉,和外班的一个女生谈起了“恋爱”,他还经常在班里说谁和谁好了,谁喜欢谁了,弄得班里乌烟瘴气,他自己的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差。  相似文献   

5.
张叶生 《山东教育》2008,(12):16-16
新学期开始,我担任了四年级某班的班主任工作。一次班会课上,我正与学生们进行着热烈讨论。突然,有个孩子举起小手报告:“老师,我刚买的两个笔记本和一支钢笔不见了。”顿时,教室里安静下来。短暂的沉默后,坐在前排的一个男生抢着说:“一定是小娟偷的,她在三年级时老偷别人的东西,被老师惩罚过多次。”“对,小娟是个惯犯,找她准没错。”  相似文献   

6.
话语的力量     
王承平 《班主任》2020,(3):63-63
班里有个“沉默”的女孩,入学三年,几乎不曾见她主动举手发言,每次只有在清理家庭作业本的时候,才会觉察到她的存在一因为她总在未交作业的行列里。很长一段时间,我常因她不交家庭作业费尽苦心、绞尽脑汁。我多次打电话告知家长,也曾将她爸爸邀请到学校。  相似文献   

7.
A、有一天,老师在班里表扬了一名同学,说他那个“青翠欲滴”一词用得好。谁知,下一次作文时,几乎每个人都用上了“青翠欲滴”:“教室的一角,有一堆青翠欲滴的垃圾。”“爸爸端起了青翠欲滴的饭碗。”“她穿上一件绿色的裙子,真是青翠欲滴。”……有一个男生居然还写:“我的鼻涕青翠欲滴……”  相似文献   

8.
有一天,我在班里表扬了一位同学,说他成语“青翠欲滴”使用得好。下一次交上来的作文,几乎每个人都用了“青翠欲滴”。“教室的一角有盆青翠欲滴的花”:“爸爸拿出青翠欲滴的酒杯”:“她穿上了一件绿色的裙子,真是青翠欲滴。”有个男生居然写:“这两天我感冒了,我的鼻涕青翠欲滴。”  相似文献   

9.
新的一个学期又开始了,五年级了。我从一年级开始带他们,一晃,八个学期过去了。开学第一天,因为事情多,一个下午我都没有去教室,直到排队去吃晚饭。“把衣服都穿好了,外套一定要穿上!”外面还是挺凉的。有几个男孩子就是不肯多穿衣服,不知道是不是耍酷。不过被我看见了,他就一定要穿了。走到后面,一个女孩子看上去精神不是很好:“冷吗?”“还好。”看她已经穿了外套,我也就没有多问。“你呢?”顺便问了一下她的同桌。这个小男生是班里极为天真的孩子之一,经常问我很多有趣的问题,喜欢在讲台边上转,尽管很调皮,我却很喜欢他。以前,只要一变天…  相似文献   

10.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每每想起这句名言时,不禁感慨万千。开学初,我们五年级由原来的三个班合并成了两个班。由于男女比例失调,我所任教班级的男生有二十几人之多。尽管早有准备,一批“淘气包”还是没少给我“下马威”。班里光多动症的学生就有5个,这“五大金刚”一开学就显示出了无穷的“威力”,再加上初次执教高年级,各种活动纷至沓来,好长一段时间,我都感觉疲于奔命。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个生活在小镇上的平凡的孩子,有一个还算开明的爸爸,和一个上完50分钟“政治课”后以“多说你也听不进”为结束语的妈妈,还有没有文化的奶奶和总是自以为是的爷爷。这个家常常让我觉得窒息。妈妈也许是得了“更年期综合症”,她特别“关心”我,可惜这“关心”总是显得多余而且不合时  相似文献   

12.
佚名  小文 《教师博览》2004,(5):29-29
有一天,我在班里表扬了一位同学,说他这个“青翠欲滴”用得好。下一次交上来的作。几乎每个人都用了“青翠欲滴”:“教室的一角里,有盆青翠欲滴的花”:“爸爸拿起青翠欲滴的玉酒杯”:“她穿上一件绿色的裙子.真是青翠欲滴”。有一个男生居然还写:“我的鼻涕青翠欲滴……”  相似文献   

13.
多给些鼓励     
多给别人鼓励,这是我见到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铁凝后的第一个想法。过去我在电视上多次见到过铁凝,她长得很漂亮,脾气也挺好。那天,她来我们这座城市参加文学研讨会,当记者的爸爸带我去拜访她。铁凝老师一见到我就走过来,拉着我的手,让我坐到她身边,并说:“上午,你们市的作协主席重点介绍了你的创作情况,多多努力,一定很有前途。”接着她又问我学习怎么样。当她听说我的学习成绩也很好时,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时,爸爸在一旁说:“刘婧,铁凝阿姨像你这么大时,她爸爸领着她拜访了一位大作家。”铁…  相似文献   

14.
《青年教师》2004,(6):49-49
有一天,我在班里表扬了一位同学,说他这个“青翠欲滴”用得好。下一次交上来的作,几乎每个人都用了“青翠欲滴”:“教室的一角里,有盆青翠欲滴的花”,“爸爸拿起青翠欲滴的玉酒杯”,“她穿上一件绿色的裙子,真是青翠欲滴”……有一个男生居然还写:”我的鼻涕青翠欲滴……”  相似文献   

15.
在我和全班学生的眼中,畅畅可算得上是个文静、听话又懂事的好学生。跟她接触多了,就会发现她胆小,脸上很少有同龄孩子那天真活泼的笑容,显得心事重重。这可能是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普遍的外在表现吧。在她面前我从没提起过她爸爸,甚至在班里说到“爸爸”这个词时,我都觉得自己小心翼翼地,怕一时疏忽而伤害到她。由于畅畅严格要求自己,常被大家选为纪律标兵。由此,获得的“小红花”也不少。这样,她给自己赢得了一些工作机会。对于她的工作,我不时给以指导,使她逐渐能在大家面前大胆讲话。当我说“你再重复一遍,后面的同学可能没听清”时,畅…  相似文献   

16.
《少年儿童研究》2009,(8):50-51
女儿上三年级了,是个好学生,班里得奖总是让她去领奖。但是她死活不愿意上台,每次上台都弄得很不高兴。我跟她爸爸也不是那种怯场的人,平时有公开的机会也总是鼓励孩子去展示自己,但是她还是很扭捏,真是别扭。我该怎么劝孩子呢?  相似文献   

17.
例1:有一天,我在班里表扬了一位同学,说他的作文里“青翠欲滴”用得好。没想到下一次交上来的作文,几乎每个人都用了“青翠欲滴”:“教室的一角,有盆青翠欲滴的花”,“爸爸拿起青翠欲滴的玉酒杯”,“她穿上一件绿色的裙子,真是青翠欲滴”……有一个男生居然还写:“我的鼻涕青翠  相似文献   

18.
小学时我是个怯懦内向的孩子,在同学中间我就像落入大海的针一样绝望。老师很少注意到我,经常有老师上了一个学期的课仍然叫不出我的名字。他们称呼我的方式五花八门:“穿白衬衫的那个同学”、“角落里的那个同学、”“坐第三排的那个同学”等等。到后来,我甚至习惯了没有名字的生活。我的学习成绩也是不上不下,什么时候都不会成为老师眼中优秀的“骄点”或糟糕的“焦点”。我似乎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人。五年级时,来了一个新语文老师,她很喜欢在课堂上提问,有时还让我们表演课文里的角色。一个星期后,她又让我们进行这种表演。班里几个口齿…  相似文献   

19.
《幼儿教育》2010,(3):38-38
晓晓老师问:班里有个5岁的小女孩拉拉,最近挨爸爸打,半边的小脸都青了.问她是什么原因,拉拉回答说是因为早上不肯起床,爸爸就打了她一巴掌。我就问她:“爸爸一共打过你几次啊?喜欢爸爸吗?”她满脸委屈:“爸爸以前还打过我一次,我喜欢妈妈。”实际上,拉拉身材小巧,性格腼腆、内向,做任何事情都慢吞吞的,有很好的人缘,但是,就是这个乖巧的女孩子前几天“欺负”班级里一个大男孩。把男孩胳膊扭痛了。家长究竟该不该打孩子?拉拉欺负小朋友是不是也和爸爸打过她有关系呢?  相似文献   

20.
羽羽是我带小班时的一个插班生。我和她第一次见面时,她是由爸爸、爷爷、奶奶三个人一起带来的。那时她扭着身子,不敢看我一眼,是她的奶奶硬是把她的身子转向我,她的爸爸催促她说:“快说老师好!”可她一声也不吭。以后,我发现这个孩子性格非常内向,她从不主动参与各种集体活动,也不与同伴交谈、做游戏,更不会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我请她站起来说话,她常常红着脸,低着头,甚至紧张得下巴不停地颤抖,说话直打哆嗦。班里的孩子谁也不愿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