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就城市电视台在北京奥运报道期间所面临的现状加以分析,指出其优势在于:1)土生土长深悉本地受众需要;2)精力集中,服务一方;3)本土媒体具有受众亲切感。其劣势在于:1)新闻源:央视垄断,一手资料匮乏;2)互动性:网络当先,互动欠缺;3)经济力:资金不足,难以承担大赛报道的高额支出。研究认为,城市电视台在奥运报道这场新闻大战中确保其一席之地,首先要对自己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要以"平视"的角度看待自己:既不可妄自菲薄,又不可盲目而动。  相似文献   

2.
运用访谈法和文献资料法,对大众传媒对中国国家队备战北京奥运的影响进行研究和探讨,认为大众媒介已和国家需要、金牌指标等共同构成影响国家队备战奥运的主要因素,也成为参赛队员必须面对的心理考验和挑战.但媒体是运动员压力的放大器而非源头,对备战、参赛运动队和运动员个人的影响是有限的.国家队利用独特的媒介应对策略和措施有效调控了大众传播对奥运备战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就城市电视台在诸如北京奥运会这样的大型体育赛事报道期间所面临的现状加以分析,指出其特点。研究认为,城市电视台在大型体育赛事中确保其一席之地,首先要对自己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要以"平视"的角度看待自己——既不可妄自菲薄,又不可盲目而动。具体应对宏观及微观策略为:宏观上:1)跨媒体联合:结缘网络、增强报道互动性;2)跨区域联合。微观策略上:1)抓住贴近性,跟踪报道本地运动员,唤起当地观众的情感共振;2)设置群众参与节目或内容,增强报道的体验性(互动性);3)避资讯劣势,信息解读故事化;4)合理利用资源。  相似文献   

4.
奥运报道受众需求调查及对我国媒体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全国6座城市的2400名受众的奥运报道收视(收听、阅读)习惯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国内受众对奥运报道的需求特点。针对调查分析的结论,通过专家访谈和查阅文献,结合各类媒体的优劣势分析,文章提出了我国媒体如何根据受众需求特点做好2008年奥运报道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北京奥运会为网络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从获得北京奥运会赛事的互联网内容授权伊始,网络就充分利用其作为新媒体的特点与优势,通过增加原创性提高公信力,通过技术手段将传播与接收无缝对接,并通过与媒介内外的广泛合作以及与受众之间的深入互动,在传播内容与传播技术手段上做足了文章,展示了其在重大事件传播中的强劲实力,迈出了冲击主流媒体的重要步伐.  相似文献   

6.
体育新闻报道有效传播的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晟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21(2):127-128,F003
体育新闻信息传播者的主观意图能否适应和满足受众的需要,是体育新闻信息传播取得效果的关键。对世界水平最高的综合性体育盛会奥运会的报道则是对媒体体育新闻传播有效性的最好检验。本研究以分析获得2000年悉尼奥运转播权的NBC对奥运的报道为典型案例,论述体育新闻报道的有效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7.
国际奥委会协调委员会对2008奥运会的最终评估报告是对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的成就、挑战、遗产、经验教训等方面的总结。介绍了报告出台的背景和过程,概述报告的主要内容和信息来源,并分析了报告的主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北京奥运会电视报道概况的解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北京奥运会电视报道概况进行了全景式研究。研究结果:我国观众对奥运会节目收视体现了全民性特征,精彩纷呈的赛事、令人叹为观止的开闭幕式、我国选手的优异表现以及零时差的节目播出时间,共同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收视热潮。2008北京奥运会转播时长、转播频道数量、收视规模、收视率、奥运会公共信号制作等诸多指标创造了我国电视报道历史新纪录,充分展示了我国电视体育传播的综合实力,将对我国新闻传播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股市低迷,中小投资者损失惨重,股市报道也开始遭到了股民们的质疑。本文通过调查分析中国的股市信息传播环境存在的问题。另外,由于中国股市受到了政治、商业等多种利益集团的插手和控制,加之,中国媒体的特殊性质以及部分财经记者的个人素质不高等原因,使得股市报道中媒体的角色发生了错位。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媒体伦敦奥运会报道总体情况为研究对象,从新闻价值要素入手,分析了我国体育新闻价值新取向的表现形式、社会基础及对体育新闻发展的重要性,从体育的独特性出发,拓展和补充了体育新闻价值传统五要素。  相似文献   

11.
奥运会、大众媒体和国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之间,奥运会进入国家主导下的时代。总结了大众媒体、群众和运动员在国家主导下的奥运会上的特征;并梳理了大众媒体在影响国家投资奥运会上的巨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对奥运会突发事件概念和可能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和概括,探讨了突发事件中媒体内容监控的原则,最后提出要建立媒体监控部,完善各种媒体内容监控与跟踪制度:制定信息有限传播规定,实行信息传播追究连带责任制;设立信息收集员岗位;制定新闻记者有限行动规定。保持信息的准确传递,保持与公众的良好沟通:每个赛场设立突发性事件媒体发言人;设立突发性事件报告与新闻线索热线。制定详细的突发事件舆论导向方案,建设联防联控的危机管理系统;对预测的突发事件进行备案,提前研究制定出媒体对策。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中外媒体在历届奥运报道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对我国媒体在2008年奥运报道时如何避免出现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多家媒体联合报道奥运赛况的报道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奥运会可以说是竞技体育最高水平的竞技场,它将世界上不同种族、肤色、国籍、宗教信仰的参赛者融合在一起,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冲刺。而竞技场上的拼搏也吸引了众多奥运报道媒体之间的竞争,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在央视电视媒体独家拥有奥运会报道权的情况下,各省级电视媒体另辟蹊径,采用联合报道的新模式,成功地为观众奉上了另一种口味的奥运大餐。  相似文献   

15.
从新闻学视角审视北京奥运会我国媒体成功报道之方略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采用特尔菲法,经过三轮专家咨询,并借助统计学主因子分析处理,获得相关人员对我国媒体的有关北京奥运会报道方略的总结性看法,具体方略为:发挥媒体功能、塑造国家形象——"议程设置"设置各国观众兴奋点,"沉默的螺旋"默化各国观众的观念;奥运体育报道的原则——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本土化与国际视角和谐统一的原则;内容全面、视角平衡——公正报道,彰显大国风范;把握和谐基调,既抓金牌的报道,又注重对无名英雄的报道;以人为本,弘扬体育文化;语言文明,拒绝"血腥";多种语言的应用;避重就轻,扬长避短,发挥各类媒体自身优势。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心理学精神分析理论出发,对境外媒体北京奥运火炬传递负面报道现象进行了理性审视,认为其负面报道产生的原因是他们潜意识中的"大国情结"、"政治情结"、"价值情结"、"民族情结"在驱动,以期帮助国人乃至世界华人对这些现象有更加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奥运会商业化及北京奥运会商业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运会商业化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在全世界的发展,但奥运会过度的商业行为干扰了正常的比赛,冲击了奥林匹克思想体系,使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体育发展的差距拉大。因此,北京奥运会商业开发,应明确政府和北京奥组委的职能;注重长期经济效益;有限商业开发,保护奥运会的利益;缩小奥运会建设规模,降低奥运会支出;打击隐形市场,维护赞助商利益;加强监督机制,防止腐败发生。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分析了北京奥运会面临的突发事件的特点,总结了北京奥组委在突发事件媒介应对上的经验:在组织机构上形成了以中央政府为依托,以国家各部委和北京市政府为后盾,以北京奥组委为执行主体的高效、权威的突发事件处理机构,建立了<北京奥运会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定期发布制度>、<奥组委各部门新闻联系制度>以及<新闻发言人培训制度>等系列制度.在突发事件的预防上,以北京奥组委为执行主体的突发事件处理机构具备了北京奥组委和政府形象区分的意识,加强了舆情监控和分析,提升了媒介服务水平,有效地预防了舆论危机.在突发事件的处理策略上,北京奥组委以效果的可控性为导向,通过快速反应,统一口径,正面回应,表明态度以及合理调控媒介资源,利用框架建构引导舆论等策略消除了信息的不确定性,将突发事件的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