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家的风铃     
人气指数:★★★★风儿轻轻地吹,窗前的风铃在摇动——叮呤,叮呤,那是爸爸对我的叮咛,他愿我既聪明又美丽。风儿轻轻地吹,窗前的风铃在摇动——叮呤,叮呤,那是妈妈对我的嘱咐,她爱我开心又活泼。风儿轻轻地吹,窗前的风铃在摇动——叮呤,叮呤,那是我对爸爸、妈妈的祝福,希望他们  相似文献   

2.
风铃     
<正>我有一个风铃,是朋友从欧洲带回来送我的,风铃由五条我有一个风铃,是朋友从欧洲带回来送我的,风铃由五条铜管组成,外形没有什么特殊,特殊的是,垂直挂在风铃下的木片,薄而宽阔,大约有两个手掌宽。由于那用来感知风的木片巨大,因此风铃对风非常敏感,即使是极稀微的风,它也会叮叮当当地响起来。风铃的声音很美,很悠长,我听起来一点也不像铃声,而是音乐。风铃,是风的音乐,使我们在夏日听着感觉清凉,冬天听了感到温暖。风是没有形象、没有色彩、也没有声音的,但风铃使风有了形象,有  相似文献   

3.
凝眸处紫风铃随风摇曳于是,思绪像断了线的风筝随风飘荡球场上留着我们的脚印落日的余晖里我们相依的背影被拉得好长好长蓦然回首一切竟如流星般戈j过、叮当叮当紫风铃在风中轻唱载梦的树上掉下一个个以你为仁的果我随手拾起将它们放进岁月的行囊我想那青果一定是涩的所以,我没有尝只是在起风的时候我忍不住遥望窗口一那串紫色的风铃 ’(辅导老师李运森) [评点l 是的,‘’青果一定是涩的”,那么就让我们把它珍藏在“岁月的行囊”中,巴。作者以“紫风铃”作喻,通过回忆、联想构思全篇,富有诗意。 (郑晓君)窗口,那串紫色的风铃@李晓伟$高一(9)…  相似文献   

4.
风铃     
观察与记录“娃娃家”门口挂着一串白色的贝壳风铃。受到外力作用,风铃就会晃动起来,发出“哗啦哗啦”的声音。一天早上,托班有几个孩子对风铃发生了兴趣。首先是甜甜,她踮起小脚,举起手臂,使劲一跳,手指刚好拍到风铃,风铃随着她的拍击而“哗啦哗啦”来回摆动(图一)。成成也学着甜甜的样子去拍风铃,可是他个子没有甜甜高,怎么也够不着风铃。可能甜甜意识到成成拍不着风铃是因为手臂伸得不够长,就想帮成成把手臂拉长一些。于是,她对成成说:“我教你。”便用双手握着成成的右手腕使劲往上拔。虽然甜甜很用力,但是她的帮助并不能真的使成成的手…  相似文献   

5.
七彩风铃     
亲爱的读者:你好!“七彩风铃”是个新栏目,希望你能喜欢她,支持她。无论是对生活的感悟,对亲情、友情的讴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对未来日子的憧憬;抑或是对大地河山的赞美,对日月星辰、春夏秋冬的吟诵,都是“七彩风铃”所需要的内容。还犹豫什么呢?亲爱的读者,快拿起笔来,参加到投稿的行列中来吧!请记住投稿的具体要求:①字数规定在150 ̄200字之间;②书写格式规范,字迹工整清晰;③来稿请寄:南昌市洪都北大道96号《初中生之友》编辑部/“七彩风铃”林俊老师收;邮编:330046  相似文献   

6.
有个小女孩,路过一个小摊,摊上挂着一串串很别致的风铃,其中一串是天蓝色的。小女孩看了,心里好喜欢,心想,如果自己也有这样一串风铃,该多好啊。可惜身上没带钱。 以后,每次路过这个小摊,她总要看那串天蓝色的风铃几眼,才肯走开。 一天,她身上带了钱,想去买书,又经过那个小摊。那串风铃依然在那  相似文献   

7.
《巴尔扎克葬词》中写道:“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惶与恐怖。一部了不起的书(《人间喜剧》),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  相似文献   

8.
哑风铃     
拜友人,见其床头悬一色彩斑斓造型别致的“风铃”,便用手去碰了一下,“铃儿”相撞没有声音。原来这是友人自己用纸板制作的饰物,她戏称为“哑风铃”。我说:“这么漂亮,可惜不响。”“漂亮的,为什么一定要响呢?”友人说。她的话让人咀嚼了好一会儿。我这位朋友,在一家医院当药剂  相似文献   

9.
“小妈妈”     
上午开展角色游戏时,我忽然发现在做《娃娃家》游戏的唐佳妍正在打“娃娃”的屁股。我忙走过去,问:“你怎么打‘娃娃’呀?”她一本正经地对我说:“我的‘娃娃’不听话呀。”我一听就乐了,自己还是个调皮鬼,也知道打不听话的“娃娃”呢。我又一  相似文献   

10.
风铃     
我的心是七层塔檐上悬挂的风铃叮咛叮咛咛此起彼落,敲叩着一个人的名字——你的塔上也感到微震吗?这是寂静的脉搏,日夜不停你听见了吗,叮咛叮咛咛?这恼人的音调禁不胜禁除非叫所有的风都改道铃都摘掉,塔都推倒只因我的心是高高低低的风铃叮咛叮咛咛此起彼落敲叩着一个人的名字(选自《余光中诗集》)风铃@余光中~~  相似文献   

11.
风铃的追忆     
“丁零……丁丁……零零……”微风轻拂,击响了那沉默一冬的风铃。那清脆的乐声回荡在我耳畔,抬头凝视着随风翩翩起舞的风铃,我思潮不禁翻滚起来,这一切的景象让我想起了她。我和她的邂逅是在2002年春,黄沙漫天飞舞的一天。当时我正在写作业,忽然听见“嘭嘭嘭”敲击窗户的声音。但因为外面正刮沙尘暴,或许是风刮的,再说我家住五楼不可能会有人蹬窗拜访,所以我  相似文献   

12.
纸风铃     
教室的后窗上悬挂着一串风铃,微风吹来,风铃随风摇曳,非常漂亮,但却听不到动听的铃声,因为那是一串纸风铃。 教师节那天,我提前走向教室,准备对孩子们进行一番感恩教育。当我驻足门口时,眼前的一切让我惊呆了:整个教室俨然成了风铃的“展销会”,窗台上、灯棍上、书橱上……形状各异、大小不同、颜色不一。  相似文献   

13.
风铃声声     
风铃声声巩义市回郭镇第二初中我的床头,悬挂着一串极普通的蓝色风铃,然而,它却在我的人生历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往事不堪回首,那段灰暗的日子,静静地躺在尘封的记忆中。如今抚去那层轻尘,昨日的一切便苏醒过来:母亲猝然病逝,令我痛不欲生,她的离去,带走了我生命中所有的光彩。尚未从丧母的阴影中走出来,继母就走进了家门。旧的伤口撕裂了,我的天空轰然坍塌。在学校里,我更加孤独,如同一只离群的孤雁。我一个人蜷缩在角落里,默默舔着流血的伤口。我完全封闭了心灵,封闭了视野,拒绝一切外来的帮助。如此沉重的负荷压在心…  相似文献   

14.
岁月风铃     
在我的人生岁月里有一串永远响亮着的风铃。在我出生的时候,爸爸就把一串风铃挂到了我的人生窗台上。爸爸说,那是我生命的开始,也预示着我从此要接受来自窗外的风风雨雨。从那时起我便开始了我的人生历程。无论春夏秋冬,每个夜晚我总在风铃的淅沥或者静默中入睡:每个早上我又是在它的热情召唤中  相似文献   

15.
风铃的秘密     
在我房间的门口,挂着一串风铃,这是我缠着妈妈买的,因为我喜欢听风铃"叮叮当当"的声音,像音乐一样悦耳。每当听到风铃的响声,心中的烦恼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今天中午吃完饭,我们一家人像往常一样去阳台乘凉。我无意间撞了一下风铃的"尾巴","叮叮当当"的声音又响起了。我陶醉其间。爸爸问我:"天天,你知道风铃的秘密吗?"我把头摇得像拨浪鼓般,疑惑了:"风铃还有秘密?""你用珠子试碰一下最短那根柱子"。我照做了,柱子立刻发出"do"音,接  相似文献   

16.
《巴尔扎克葬词》中写道:“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惶与恐怖。一部了不起的书(《人间喜剧》),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雨果在这里高度评价《人间喜剧》的现实主义精神,把它看作一部浓缩的历史,使人们从中看出“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看出作者给人们揭示的“现实”。这是巴尔扎克研究中第一次提出的独创性见解,它启发了恩格斯对巴尔扎克的评论…  相似文献   

17.
《龙潭记》是当代作家郭澄清同志八五年五月出版的一部长篇小说。它和多卷本百万字的巨著《大刀记》是姊妹篇。 (一) 这本书题名《龙潭记》,寓意何在呢?作者在《后记》中作了交代:“‘龙’者,炎黄子孙之象征也;‘潭’,乃‘龙’之故乡者也。或者说,‘龙’,即我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18.
紫色风铃     
你走的时候给我留下一串长长的紫风铃你说:把它挂在窗口等风吹过它奏响的是属于我们的故事你走后我把它挂在床头因为我不想不想让那清脆的铃声把我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心扉再次弄乱了后来在另一个城市我找到了你遗留的信息回到家我把风铃移到窗前想让风帮我恢复关于你的记忆可是风却再也没有来过紫色风铃$湖南祁东县育贤中学@龙芳  相似文献   

19.
风铃响叮当     
小兔白白生日那天,妈妈送给她一串彩色的风铃。粉红色的、淡黄色的、紫色的、白色的、天蓝色的,五个小铃铛用一根大红色的丝线串在一起,还打着一个漂亮的蝴蝶结。白白可喜欢这串风铃了。她把风铃挂在窗前,风一吹,发出叮当、叮叮当……的声音,像是好听的音乐。  相似文献   

20.
风铃声声     
甘群芳 《四川教育》2000,(12):44-44
晚霞中的校园格外宁静。望着刚批改过的一摞作业本,我不禁长长舒了一口气。正想伸伸有些倦意的手臂,却被隐约传来悦耳的风铃声所吸引,我疑心是自己的听觉开了小差,然而,随着一声响亮的“报告”,一串好漂亮的风铃轻轻飘进我的眼帘。手拎风铃的萍萍天真的脸庞溢满兴奋,神彩飞扬。“老师,祝您节日快乐!”我有些不解,我和学生不是已经约法三章了吗?教师节不买礼品,而是组织主题队会,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各显其能,怎么她又忘了呢?可萍萍并不在意我的困惑,反而冲我一笑:“老师,您收下再说嘛!”我坚决地摇摇头。萍萍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