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俄苏文学学人研究(1978—2018)》,张磊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提起俄苏文学,人们的第一反应必然是那些在俄苏文学史上闪闪发光的"作家明星",普希金、果戈理、列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契诃夫、高尔基、马雅可夫斯基、肖洛霍夫等,他们著作中"为人生,为社会"的创作态度和强烈的现实主义倾向不仅显现出俄苏知识分子所特有的民族风骨和精神,而且成为我们一窥19世纪以来俄苏社会境况的一面镜子,即孟子所言“知人论世”。  相似文献   

2.
明代文人汤卿谋在其《闲余笔话》中,曾为后人留下这样一段“哭话”--“人生不可不具备三副眼泪:一哭国家大局之不可为;二哭文章不遇知己;三哭才子不偶佳人。”后世诗人易顺鼎继承其说,自号“哭庵”,更言“此三副泪绝非小儿女惺忪作态可比,唯大英雄方能得其中至味”。此一哭话,亦是雅话。作为一位对于历史报以敬畏之心,对于真相深具探求之意的知识分子,范稳先生在直面历史与人心的孤独旅程中,探寻着我们民族的精神内核和文化灵魂,并将此视为一个作家的责任。这部《吾血吾土》,与其说是一部力图打破传统抗战文学创作路数,以争思想自由的文学作品,毋宁说是一部凝聚着历史大情怀的伤心之作--为曾经苦难而辉煌的国史,一掬三副伤心之泪。一段伟大的历史,需要伟大的文学书写。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时代要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一个民族要有一个民族的精神。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人民群众曾经创造出许多光耀一时并传之久远的“精神”,如“延安精神”、“雷锋精神”、“上甘岭精神”等。这些精神是值得代代相传的宝贵遗产,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将鼓舞和激励  相似文献   

4.
欣闻广播连续剧《地质师》荣获“五个一工程”奖,且被列为同类作品之榜首,不由得心里一阵滚烫!在人生准备阶段渴望“学有所成”,登上社会舞台之后追求“用我所学”,在学与用的过程中期待出成果,被认可——《地质师师的人物如此,当今中国的知识分子大多如此,我本人亦然.《地质师》的成功,是许多人同心协力“接力赛跑”的结果。这场“接力”的第一棒是以王启民为代表的一批60年代初投身石油开发的知识分子,是他们用拳拳报国之心,用百折不挠的精神,用现代科学技术.用半生精力与心血在松辽平原上开发出陆相沉积的大油田,创造了一…  相似文献   

5.
任睿 《新闻世界》2009,(8):89-90
1932年,“九一八”爆发后的中国,在民族危机深重、国难当头的背景下,《独立评论》在北平创办,并在引言中开宗明义倡言坚持“独立”精神,即:不倚傍任何党派,不迷信任何常见,用负责任的言论来发表我们各人思考的结果。本文拟在具体史料的基础上阐释“独立”精神的含义,知识分子为何选择报刊作为进阶社会“中心”的工具,以及独立群体是如何践行“独立”精神的。  相似文献   

6.
《新闻天地》2010,(8):34-40
本期讲述有"中国第一文化家族"之名的湘潭黎氏家族,从清末民初到文革结束这段历史时期中"黎氏八骏"的人生传奇,让我们再一次重温中国从封建社会到现代社会的文明兴起的过程,也感受那一代知识分子为国家富强、民族兴盛而奋斗不息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新记”时期的《大公报》,是知识分子、舆论机构与政治权力合作的典范:媒体成为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重要空间,为他们提供了自我表达的平台;知识精英的加盟和参与,使媒体得以提高自己的公信力与权威性;政府当局则通过前两者获得了国策建议和某种程度上的合法性认同。《大公报》对“清议”传统的接续近代以来中国的公共舆论,从历史性层面上看,承接着两汉以迄明清文人论政的清议传统。“清议之所与,荣于华衮之褒;清议之所贬,辱于朝市之挞。”作为“公论”化身的清议,具有强大的道德批判功能,“不待常刑而民自从化”。士人一玷清议,则终身不齿,百姓则“论定于乡而民不犯”。“存清议于州里,以佐刑罚之穷”,历代  相似文献   

8.
王先生说,中国社会的精神结构已经千疮百孔,知识分子应司重建之责。这个结构是指道德体系吧。我还真没看见疮在哪里、孔在哪里。有些知识分子下了海,不过是挣几个小钱而已,还没创建“王安”、“苹果”那样的大公司呢,王先生就说  相似文献   

9.
张秀梅 《数字图书馆论坛》2012,(11):I0001-I0001
黄仁字先生认为中国人不懂得数目字管理之道,胡适先生则认为中国人习惯于差不多。两位老先生虽然都是出于对祖国“爱之深而责之切”的情感因素与理性批判,但我认为这恰恰从另一个侧面道出了中国人的天地宇宙哲学观:不在小事上斤斤计较,蝇营狗苟,务求与天地宇宙同呼吸,共命运。我们的民族精神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君子之道在于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是一代“跨世纪的公民”。如何培育和引导他们适应时代的发展,去实现新世纪伟大而辉煌的梦想,是我们这个社会大家庭的责任与义务。特别是在他们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实践的时候,既有驾驶人生之舟的渴望,又有着由此而滋生的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按照青少年特定的思维逻辑和现实发展的需要,为他们提供不断超越自我的力量源泉,以帮助他人领悟人生真谛,确立高尚的理想和行为准则,应该说,这更是一项系统而意义重大的“社会工程”。  相似文献   

11.
孔子编辑活动与编辑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一位杰出的编辑家,是中国编辑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为中国编辑事业发展做出的贡献是卓越的。他的编辑思想对后世的编辑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值得我们当代人思考和借鉴。孔子的编辑活动孔子所处的春秋末年,正是中国历史上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整个社会“礼乐崩坏”,孔子作为一名知识分子,面对这种令人不安的社会形势,没有像有些看破红尘的知识分子如长沮、楚狂接舆、荷丈人等一样,采取消极避世的态度。而是积极地四处奔走,为使天下重回太平穷尽毕生精力。他有一种兼济天下的使命感,曾对子路说…  相似文献   

12.
给读者以新鲜的快感,这该是作文的通则;写“杂谈”文章也不例外,甚至要求更高。我们可以从选题方面来理解“杂谈”文章对于新鲜的追求。 根本问题在于选题要新鲜。“题好文一半”,选题(立意)新鲜就是“题好”的基本含义。好的选题,不妨说既是“热门话题”,又是“冷门话题”,兼有热与冷的两重性。“热门话题”的意蕴是时尚之新,潮流之新,思想之新,需求之新。所以说,热门话题本身就含藏着新。然而并非找到了热门话题就准能写出新鲜文章来。如当我国刚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之时,“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新论 让全国耳目一新,相关的要尊重知识、重视知识分子的话题成了一时的热门。如果大家都一般性地谈要怎样不要怎样,那么“杂谈”的面目就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让读者得不到“思想的新启迪”。于是要去捕捉“冷门话题”。如陆先荣《填好这一栏》提出,填写干部登记表时对“家庭成份”、“个人出身”要求严,而对“有何特长”要求松,这是不 尊重知识的表现。这篇文章的选题就做到了热与冷的结合,从而获得了成功。“杂谈”作者,都应该是人群中最有 头脑、最善于思考问题的一些人。他们最不喜欢“起哄”,  相似文献   

13.
一个时代总是具有自己的时代精神,一个发展的社会总是具有时代的思想主流。主旋律就是这样的精神和主流。所谓“民歌”,即流传在民间的人民大众的歌曲。借用“民歌”一词来说我们的电视节目,就是要利用现代化传播媒介、采撷、纪录、反映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生活,反映他们的呼声、愿望和要求,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围绕主旋律,唱好“民歌”,主旋律是前题、是基础。只有把握住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和主流,才能唱好人民大众的歌,办好办活我们的电视节目。同时,电视作为进入千家万户的现代传播媒介,它所…  相似文献   

14.
叶炜是一位在乡土文学领域持续深耕的70后作家。他的长篇新作《还乡记》,通过一位游走于城乡之间的知识分子——赵寻根的口吻,再发现新时代乡村的现实剧变。他将主人公童年在乡村的生活经历、离开乡村后成为城市知识分子的奋斗史和回乡寻根的精神生命史融合在一起,通过个体命运和故乡农村的书写,展现了他对新时代今日之中国乡村现实剧变和精神现象的思考。《还乡记》中,我们看到的既是农村“苦孩子”的童年与70后一代农村人的离乡史,又是“苦孩子”变成城市知识分子即“凤凰男”后的寻根史。作者还通过“伏羲女娲”意象的呈现,找寻70后一代离乡人的精神皈依,并对当下生育观念进行反思。这引发我们思考:今天我们国家正在进行的如火如荼的乡村建设运动,给我们的乡土文学书写提出了哪些新的挑战,又带来了哪些新的机遇,乡土文学新的未来出路在哪里?这些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被冠以“知识分子”称号的那些人,总让人产生某种莫名其妙的不安的感觉。雷蒙·阿隆在1954年出版的《知识分子的鸦片》中把他们戏称为“法国病”患者, 其典型症状是政治上容易发热。“法国病”一说由来已久。19世纪70年代丹麦的文学史家格奥尔格·勃兰兑斯在谈到大革命时代的法国人时就说过,法国人对外  相似文献   

16.
真正理解张元济作为现代知识分子丰富的人生,需要广阔的视野、多维的角度.在探讨其出版建树与思想之外,我们同时亦必须注意到其政治思想与民生思想等“书卷之外”的人生.  相似文献   

17.
最近几年,我不得不经历了两次大的恐慌:考高中时的非典和现在的禽流感。科学家说,罪魁祸首是动物。社会学家说,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但是我想,既然人类与其他生命共存在同一地球上,为什么我们如此恐惧、排斥其他生命,把原本是一体的存在推向对抗的两极呢?最近重读刘易斯·托马斯的著作《细胞生命的礼赞》,我感到自己对于生命的体悟又深了许多。这部科普文集,融入了作者对于生命、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深刻的思考,处处闪耀着尊重生命的理性光辉。作者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表述了“共生”和“相互依存”的概念。他认为,“我们所知的大多数有生…  相似文献   

18.
田菊 《编辑之友》2015,(7):105-107
20世纪上半叶,日益加剧的民族存亡危机使得怀揣民族救亡理念的中国知识分子,借助于“印刷语言”的特殊作用,探索通过出版期刊来唤醒和激励大众的民族精神,从而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思想力量.这段特殊时期的编辑“民族化”思想发展历程,为当前媒体编辑的“民族性”意识培养,提供了历史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电视精英文化拯救与公共电视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精英文化在商品经济冲击下消逝“精英”一词在《辞海》(1989年版)的解释:指社会上具有卓越才能或身居上层地位并有影响作用的杰出人物。他们具有高度的社会评价和合法化的地位,散布于各行各业。精英文化的主体就是这些关注社会发展和活跃在社会经济各领域的人,是知识经济社会中的“知识群体”的“精英追求”的精神表现。电视中的精英文化,指以知识分子话语和艺术家经典作品为中心的文化形态,是知识分子在独立人格、专业背景和理性精神支撑下通过电视传播对现实社会进行的权威解读和批判认识,是由艺术家创作的经典作品的荟萃与展示。广义…  相似文献   

20.
《中华元典精神》是著名学者冯天瑜先生探讨中华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一部力作。作者指认一批先秦典籍,认为这些书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长期发挥精神支柱作用,把它们称作"元典"。作者特别指出它们重要性在于,首次系统、深刻、辩证地表达出先人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的观察与思考,用典籍的形式将本民族的"基本精神"加以定型。作者将这个"基本精神"命名为"元典精神",并用大量篇幅分析了自先秦到近代元典精神被反复阐释最终成为传统文化内核的历史。最后作者得出结论是:"元典精神"对于现代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冯先生的这部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