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求同思维(求同比较) 求同思维是确定事物中相同点或相似点的思维方式,是一种聚合思维,它是把各种信息或条件朝着一个方向集中。从而探求其中的规律。求同思维就如同万流归海一般,从众多信息中探求规律性的认识。求同比较阅读以求同比较思维为基础。通过求同思维找出两篇悬殊迥异的文章的相同、相似之点,探索这类文章的共性,发掘文章相同的理由,以便认识规律,掌握“定法”的比较阅读方式。  相似文献   

2.
所谓“比较阅读”,就是把两种或多种文章(或语段)对照着阅读,通过辨析其异同,发现其共性和个性特征,以加深认识和理解的阅读方法。比较的目的在于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同中求异是为了明确其差别,以防混淆;异中求同是为了探寻其规律,归纳要点。  相似文献   

3.
求异思维虽然有着比求同思维更高的品格,但它却是以求同思维的发展作为基础产生和发展的,任何人都不可能超越求同思维阶段,而直接产生求异思维。从原则上说,人们首先必须依据求同思维获取基本知识,以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才可能进行新的探求,才能有新的发现,才能有创造。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发展少年儿童求同思维的能力,是一项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4.
比较阅读是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主旨的好方法。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认识比较阅读的特殊功效,既可“辨异”,又可“求同”,从中探求规律,发掘主旨,提高辨析能力,从而逐步掌握、运用这一方法。我进行了多次比较阅读教学的尝试,颇获收效。  相似文献   

5.
比较阅读是考查学生鉴赏和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历来受到高考命题者的重视。1997、1999年全国高考和2000年上海高考就采用了比较阅读的方式,2003年全国春季高考和上海高考也采用了这种命题形式。考生要想准确的解答比较阅读试题,必须对古诗比较阅读的思维方式和考查点有清楚的认识。古诗比较阅读题的思维方式主要有求同、求异两种。下面,重点谈谈高考古诗比较阅读题常见的考查点:一、体裁。体裁指古代诗歌表达思想感情的具体样式。从求同的角度看,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诗人可以用相同的体裁表达情感;从求异的角度看,相同的体裁可以表达不同的…  相似文献   

6.
概括地说,比较阅读就是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1.同多求同。同体同类的文章,在体裁、题材、主题、结构、语言、写法等项目上往往有明显的相同或相近之处。比较这类文章,可用同多求同的方法发现共性,总结规律,举一反三。例如《卖炭翁》和《石壕吏》都是诗歌,体裁相同...  相似文献   

7.
求同思维是一种与求异思维相反的思维方法,是指从互有差异的不同对象中找出它们具有的相同或相似之处,而后由此入手解决问题.寻找相同或相似点的途径包括挖掘题目本身隐含的规律、联系旧有知识、分析利用题给信息等.举例分析如下. 一、在解信息给予问题时,用求同思维化归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实施阅读教学之前,阅读的主体是教师;而在阅读教学中原来的主体——教师则成为阅读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再学习者,学生则成为阅读教学的主体。从阅读心理学角度看,不同读者阅读相同作品既有共性思维也有个性思维,共性求同、个性求异,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在个体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异中求同、同中求异,从而达到使学生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发展认识的目的。因此,阅读教学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促成主体的个性化阅读。下面…  相似文献   

9.
黄月 《中国培训》2004,(4):44-44
一、利用“双轨”,训练思维思维有两个翅膀,一是求同,一是求异,二者缺一,思维就不能起飞。求同,发现规律;求异,发现特点,都是发现事物的本质,都是思维中的“创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能恰当地引导学生求同求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双轨思维”,不仅可以激活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例如,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时,我安排了学生们阅读他的另一篇散文名篇《绿》,让他们在阅读中比较,求同亦求异。首先,我以“求异”———分析它们不同的写作背景作为切入点给学生一点提示。《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在革命失败后,作者因为…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是两种不同目标的思维活动 ,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 ,对立统一于比较之中。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只有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求同与求异思维 ,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的本质 ,掌握知识面的联系与区别 ,并能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为开发其智力打实基础。一、异中求同 ,训练思维的条理性“一切事物的共性都寓于个性之中。”数学中的许多共性问题 ,也必须蕴含在相应的个别对象之中。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异中求同”的思维活动 ,从许多个别对象中去探求共同规律 ,建立…  相似文献   

11.
创造思维包括求同思维、求异思维和直觉思维三个组成部分。求同思维的训练是把学生毛生的思考方向集中某一方面,惯用固有的思维模式来匡正学生思维路线。它能使已有的“知识框架”得到充实,或常见的写作“模式”更加熟练。但经常只采用单一的求同思维训练。也容易培植出墨守成规。不敢或不善于提出新见解、新思维的人。直觉思维是指思想高度集中、情绪高度激昂或沉郁时而突发的一种创造力。即常说的“灵感”和“顿悟”。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所谓求异,是要求展思路,不依常规,能从多侧面、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地思考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有别于其他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有比较才能有鉴别。乌申斯基指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阅读,是指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集中起来,边对比边分析地进行阅读的一种方式。通过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读物的本质特点就比较容易理解、把握了。  相似文献   

13.
创造思维包含两种成分:即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求异思维指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产生出大量的,独特的新思想,求异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找出答案的思维方式,它是测定创造力的重要标准,求同思维指人们根据熟悉的规则斛决问题,或利用已知的信息产生某一种逻辑结论,这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方式,求同思维在创造过程中对于最后验证假设具有重大意义,创造思维的这两种成分——“求异”与“求同”,是矛盾统一的两个方面。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的双方总有一个主  相似文献   

14.
<正>1.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点拨和引导,发展小学生在阅读中的发散性思维。思维有两个翅膀,一是求同,二是求异,二者缺一,思维就不能起飞。求同,发现规律,认识事物共性;求异,发现特点,认识事物的个性,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只有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创造。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训练思维不仅要求同,而且要求异,即发散性思维。在小学生阅读训练中,教师要教导学生从事情的几个方面、多个层次看问题,可以顺向思维,  相似文献   

15.
比较是思维的一种形式。数学概念的比较,往往以“求同”与“求异”作为思维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两种不同目标的思维活动,分别称作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对立统一于比较之中。一、引导学生在异中求同,提高抽象概括能力为了使学生正确认识概念的本质,可以列举各种对象,引导学生用求同思维去认识和发现对象中的共同属性。  相似文献   

16.
思维与写作的关系十分密切。写作是一个复杂而完整的思维过程,思维活动的“物化”结果之一即是写作的产物——文章。写作需要思维,思维有助于写作。然而,求异性思维在写作中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求异性思维不同于求同性思维。求同性思维的着眼点在于探求客观事物的同一性或相似性,而求异性思维重视的是客观事物的差异性或独特性。求同性思维导致类型化、定型化,求异性思维的结果则是个性化、多样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写作更需要求异性思维。  相似文献   

17.
思维训练是应用题教学的重点。思维的方式有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求同思维是通过归纳的办法,探求解题规律的思维过程。求异思维是从某一问题出发,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发散,寻求不同的解题途径的思维过程。研究表明,一个课题的解决需要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配合,即既要使思维沿着不同的道路发散,又必须应用原有知识和规律  相似文献   

18.
比较阅读是把两篇或两篇以上内容或形式上有关系的阅读材料集中起来,进行有目的的比较对照,借助求同、求异思维而进行的一种综合性阅读活动。通过比较分析,可以进一步认清阅读材料内容和形式上的相同点或不同点,启发思维,加深认识,开阔视野,提高阅读鉴赏能力。比较阅读又是进行思维训练和测试的重要手段。199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中的  相似文献   

19.
比较法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指导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归类比较,使学生明确知识构成规律,系统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的一种方法。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比较是理解和思维的基础。两种性质相同或不同的对象同时出现可以产生强烈的刺激,有利于活跃思维。比较的方式主要是求同法和求异法。或同中见异,或异中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有比较才能有鉴别。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阅读,指的是把内容或形式上有某种联系的文本(或同一文本有关联的不同部分)集中起来,边对比边分析的一种精读方式。通过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