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浮力     
考测点导航浮力是初中物理知识中的难点,把浮力与压强、密度、二力平衡、三力平衡综合起来,又成为初中物理力学中重点综合题,在中考压轴题中会频频出现。学习浮力时,知道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托力。这个托力叫做浮力。理解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  相似文献   

2.
物理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以及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方法.下面就我们在实验教学开展过程中涉及到的初中物理<浮力>一节的教学尝试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浮力》这一章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也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难点。这一章不仅涉及到浮力的概念,而且还跟前面学过的密度、压力、压强等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刚接触物理知识,对物理知识还没有形成知识结构框架,所以在学习《浮力》这章时,许多学生感到问题变化多,理不清思路,解题无从下手。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学好本章的内容呢?一、理解“浮力”的概念理解浮力概念时应注意以下5点:1.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施力物体是液体,受力物体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2“.浸在”的含义。“浸在”应包括完全浸入时的“浸没”和部分浸入时的…  相似文献   

4.
一、材料分析1 .教材地位、作用本课题是在学过力、二力平衡、密度和液体内部压强的基础上来研究浮力的问题 :认识浮力的存在 ,探索浮力的规律 .这是对前面知识的综合和深化 .而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 ,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 .因此教学中可利用学生的心理特征 ,激发学习兴趣 ;并在探索浮力规律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发展思维 ,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同时使以前学习的知识得到复习、应用和巩固 .本节内容是本章甚至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一个重点问题 .2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对浮力是有感性认识的 ,但他们的认识是肤浅的 ,而且往往有些认识是错误的 .例如 ,有的学生看到木块能浮在水面 ,而铁块会沉到水底 ,就认为木块受到的浮力大 ,铁块受到的浮力小 ,或者认为水对木块有浮力 ,对铁块没有浮力 .另外 ,由于浮力与液体内部压强有关 ,学生知道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变化 ,就错误地认为浮力也与物体在液体内的深度有关等 .这些错误的认识由于先入为主 ,所以往往相当顽固 ,会抗拒正确的认识融入已有的知识结构 ,成为学习的思维障碍 .另一方面 ,这部分知识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 ,对学生的要求较高 ,所以...  相似文献   

5.
<正>一、背景分析与设想《浮力》是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的第一节,内容包括对浮力的认识----浮力的初步概念、浮力的方向、浮力的测量、浮力产生的原因;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本章各节内容的综合性较强,应用到前面学过的密度、重力、液体压强、运动和力的关系等知识。本节内容是进一步学习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及应用的基础。浮力现象学生较熟悉,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八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  相似文献   

6.
王建新 《考试周刊》2014,(34):155-156
<正>一、教材分析本节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物理下册的最后一节新课,是对前面力、力和运动、压强与浮力等知识的综合应用。教材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在液体中有的下沉、有的上浮这一现象出发,提问学生如何使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如何使浮着的物体沉下去,通过探究引导学生思考浮力和重力的关系,并通过实验得到结论,然后用二力平衡条件对漂浮、悬浮两种状态进行分析。考虑到学生即将升入九年级,对他们进行  相似文献   

7.
浮力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作用力,其相关知识综合应用了力、二力平衡、二力合成、密度等相关知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难点。教学过程要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其认真参与整个探究活动的全过程,并使其从中体会到科学探究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本课选自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四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一册第12章第1节.)教材分析对浮力这一节内容的研究是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浮起的物体受到浮力,综合应用所学过的液体的压强、压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识来展开的.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对浮力的研究为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了基础.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浮力是初中物理学习中的一个难点,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头脑中先有的错误观念,干扰了正确概念、规律的建立。不少学生认为漂浮就是象树叶一样漂在水上,从未把漂浮与排开液体联系起来考察。再如,认为漂浮物体受到的浮力必大于重力。另外还有诸如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一定比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等等。二是浮力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多。解题时常要用到密度、压强、力的平衡和单位换算等知识,部分学生未掌握好。  相似文献   

10.
浮力是初中物理学习中的一个难点,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头脑中先有的错误观念,干扰了正确概念、规律的建立.不少学生认为漂浮就是象树叶一样漂在水上,从未把漂浮与排开液体联系起来考察.再如,认为漂浮物体受到的浮力必大于重力.另外还有诸如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一定比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等等.二是浮力问涉及到的知识点多.解题时常要用到密度、压强、力的平衡和单位换算等知识,部分学生未掌握好.  相似文献   

11.
初中物理浮力这一章是液体压强知识的延续和深化,还与密度知识、力的分析、二力平衡联系密切,所涉及到的题目综合性较强,因此在浮力复习中要切实理解掌握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浮沉条件,还要在题目的综合应用上下  相似文献   

12.
<正>二力平衡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该知识不仅是同学们在初中阶段继续学习浮力、简单机械、功和能的必要准备,也是在高中进一步学习运动学和动力学的重要基础,下面通过考点速览和应用提升加以突破。考点速览考点1:平衡状态和平衡力(1)平衡状态:物体受到两个力(或多个力)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3.
教材分析包括整编、单元和课题教材的分析,本文以初中物理“浮力”一节(人教社1987年版初中物理第一册)为例,谈谈课题教材分析的内容和方法。一、了解教材的地位进行课题教材分析,首先要求了解本课题教材在全章中的地位。为此,老师必须通读全章教材,通读全章教材可以看出,第二节(阿基米德定律)要用到本节的知识,后面三节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也要用到本节的知识。因此,浮力的概念贯穿全章,本节教材是全章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浮力是初中物理知识的主要内容之一,对浮力知识的研究、学习,涉及力的概念、二力的合成、二力平衡、密度和液体内部压强等基础知识及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许多学生都感到难学,主要是受生活经验影响,对浮力有许多模糊的认识、甚至错误的认识,此外,还存在解题思维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二力平衡的知识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之一。这一知识对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 ,求平衡力中的未知力以及进一步学习摩擦力、浮力等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知道力的平衡的概念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 ,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学习这一定义要明确 :1 .定义中指的“物体”是指一个物体 ,而且是受力物体 ;“几个力”都作用在这个物体上。“几个力”指至少有两个力。2 .由定义可知 ,当物体受到的力平衡时 ,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保持何种运动状态 ,决定于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物体原来是…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浮力”是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十二章的内容,是在学过力、二力合成、二力平衡、密度和液体内部压强的基础上来研究浮力问题的.这也是对前面知识的综合和深化.本章内容共分四课时.浮力、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和第四节选学课,教材既有演示实验和理论推导,又有原理和应用等特点.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推理和想像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章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2.学生分析学生虽然对浮力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他们的认识往往受生活经验的干扰, 由于浮力与液体内部压强有关,学生知道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  相似文献   

17.
一、教材分析《浮力的应用》是在上节学习了浮力的产生及其大小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物体在液体中浮沉的条件,从而研究物体浮沉条件的实际应用。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本节的学习,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阿基米德原理”一课是通过实验来研究浮力的规律。从知识结构上看,它既是“浮力”一章教学内容的核心,又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这节课不仅要使学生学到有关浮力的新知识,同时还应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二力平衡、密度、压强等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  相似文献   

19.
浮力问题是力学乃至初中物理学的重点和最困难的问题之一.浮力问题能力高,综合性强.重点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阿基米德定律来解决有关浮力的计算题,是初中物理学习的一个难点,在解浮力习题时主要应用两个方面的知识,一个是阿基米德定律,另一个是力的平衡知识.浮力习题变化虽多,但是只要仔细分析一下,就可以发现它们可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物体浮  相似文献   

20.
"简单机械和功"是对"力和运动"的知识加深和拓展,从物体平动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发展到物体转动时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力的三要素有关还与力臂有关,从二力平衡条件发展到杠杆平衡条件,层层递进.而"功"是初中物理重点教学内容之一,功的概念比较复杂、抽象,也是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本文就"简单机械和功"的相关知识解析如下,以帮助同学们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