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作为20世纪美国文坛上极具个性的作家,海明威于1932年在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提出了文学创作中的冰山理论: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而《老人与海》则将冰山理论发挥到了极致。本文以《老人与海》为例,通过分析小说中简洁的文字风格和大量的白描、象征写作手法,来展现其以少胜多的创作理论。  相似文献   

3.
题目是文本内容与主旨的高度提炼与概括,是指引学生进行阅读、思考、感悟和探究的重要切入口。从题目入手细读文本,有利于准确把握文本的关键与核心,快速理清思路,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学《陈情表》时,以题设问,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披文入情,引导学生体会文本情感;由情入理,引导学生分析人物的形象和可贵品质。  相似文献   

4.
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历来被几代人传诵所教,对这部现代经典散文解读也是异彩纷呈。本文从《荷塘月色》中选出三处地方进行着重详细解读,采取文献法、分析比较法等,并且结合语文课程教学论的相关理论知识来分析,以期从文本细读中得到一些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5.
我们知道,玩古董、玉器的人,对手中之--“把玩件”往往是拿着赏玩——把玩良久,不忍释手。“把玩件”,又称“手玩件“‘手把件”,是古玩术语,指能握在手里“触摸”和“欣赏”的玉器雕件或核雕等。如把玩玉器是赏玉人爱玉崇玉的一种表现,体现出他们对玉爱不释手与恋恋不舍的情怀。  相似文献   

6.
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首次提出了著名的“冰山原则”。他把文学创作比作漂浮在大海上的冰山,认为作者只应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的部分应该通过文本的提示让读者去想象补充。他说:“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里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得真实,  相似文献   

7.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有着深刻的蕴意。首先,通过对胜利与失败的讨论,得出了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勇敢地迎接一切挑战,不论胜负,都应保持“重压之下的优雅风度”;其次,人在征服自然的同时也创造了社会,但人们在社会矛盾前又显得无能为力;再次,人们在拥有生命时,应努力做到最好,这样在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时,才不会有遗憾。  相似文献   

8.
曹禺的《雷雨》作为一部既具有可读性又具有表演性的剧本,以触及天地的视野和现实主义题材探究生命存在的奥秘,文本内涵丰富、情节交错并蕴含着宿命观。文章运用当下国内新型文本细读的批评方法对具体的台词、情境、角色书写等要素进行细读,发现曹禺一方面通过这些要素具体书写着“命运”的主题,另一方面也将自己的创作心理与社会背景融入文本,更增强了作品的宿命意识。在文本细读视角的整体观照下,宿命意识这一短语的属性已经逐渐从名词性过渡到动词性。它不仅是文本表现出来的某个观念,更是文本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发挥着增强悲剧美感、扩大文本张力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9.
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的作品风格以"冰山风格"著称,其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就是"冰山理论"写作手法的代表之一,深受评论界的关注与重视。本文以《老人与海》为例,深入探索和剖析冰山理论的出现,冰山理论在海明威作品中的应用与体现,最后介绍冰山理论写作手法的研究意义,为解读和理解海明威的小说作品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徐亚英 《教师》2010,(16):23-23
深入、准确地细读文本,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需要,更是一个人享受阅读,品味文学之美的过程,下面以《将相和》为例谈谈我是怎样细读文本的。  相似文献   

11.
"文本细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话题,吸引了众多教师的关注。一次次的学习与实践,让教师对文本细读的认识由模糊到清晰,由陌生到了解,由排斥到接纳。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细读文本,既要让学生精心细品,又要让学生有宏观阅读。  相似文献   

12.
初中语文人教版第五单元第18课《杨修之死》,作者罗贯中写道:“原来杨修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大多人把杨修的死归咎为其“才”,有才没错啊!杨修是恃“才”才放旷的吗?杨修有什么才呢?让我们走进文本,重新审视杨修的“才”。  相似文献   

13.
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文本中鲜活的语言文字,帮助学生构建认知和阅读的技能及技巧,提高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因此,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年龄的特征,由浅入深地指导学生对文本细读,即指导学生通过对文本详细的阅读,从字、词、句等言语材料入手,进行细致、精确地语义分析,品味语言的魅力,从而实现对文本准确、透辟的解读.  相似文献   

14.
朱自清的《背影》是现当代散文中的经典之作,主要讲述父亲送别儿子的琐事,却在平实的文字中让读者感动于父子间深沉的爱,语言深挚、感人肺腑。想教好这节课,不仅要教会学生解读文本的具体方法,更应该注重生成学生个性化情感体验。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阅读教学注重介绍背景,认识作者,划分段落,总结中心,把握写作特点。在这样的教学下,学生的学习状态也是被动学习,觉得课堂无趣。在此我阅读了刘宏业老师的《一词经纬,层层深入——〈最后一课〉教学设计》,深刻体会到了文本细读的作用。[1]因此,我细密的研究教材,以细微之处覆盖全文,逐步以"导、学、议、练"的模式培养学生们阅读文本的能力,这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学习效率。我将以《最后一课》为例,讲讲具体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司马迁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中通过重笔突出描写了两位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要注意抓住细节,把握文言作品中"炼字"的艺术,更好地把握人物特征,体会语言表达的精妙之处。  相似文献   

17.
语言之外没有散文。穿行在语言的花丛中,辨其色,闻其香,细细把玩,文字就立体起来,作者就生动起来,文章才能融入孩子们的血脉。而品味语言,前提是教师须细读文本,入乎其内,方能出乎其外,才能带领学生曲径通幽,领略无限风光。  相似文献   

18.
金圣叹曾说过:“吾最恨人家子弟,凡遇读书:都不理会文字。只记得若干事迹,便算读过一部书了。虽《国策》《史记》,都作事迹搬过去,何况‘《水浒传》。”(做第五才子书法》)金圣叹说的是前朝的事,但这种现象现在也很普遍。  相似文献   

19.
一、“出入无完裙”的言外之意 这一句在字面上很好理解:“儿媳妇出来进去没有一件完整的裙子”.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的注释:“无完裙:没有完整的衣服。裙:这里泛指衣服。”这是老妇人极言生活之贫困.  相似文献   

20.
《铁杵成针》的教学,可通过文本细读,实现深层理解。具体路径是:抓住“磨针溪”,读懂教化的价值;关注“读书”,理解文言字词的古今异义;探究“磨杵”,感知夸张的表达效果;放大“问之”,培养文言语感;追问“太白”,了解古代的人名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