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大学生被骗参与传销活动的现象屡禁不止。文章从大学生陷入传销组织的危害入手,从传销组织、大学生自身、高校教育及社会因素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大学生涉入传销组织的主要原因,并针对这一现象,对我国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金融风暴下的大学生就业难题日益突显,部分传销组织有抬头之势。近日,江西理工大学建立了"反传销工作队",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教育他们自觉抵制传销、远离传销。江西理工大学团委书记李国金介绍说,大学生陷入传销组  相似文献   

3.
金融风暴下的大学生就业难题日益突显.部分传销组织有抬头之势。近日,江西理工大学建立了“反传销工作队”,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教育他们自觉抵制传销、远离传销。  相似文献   

4.
当前背景下传销发生了巨大变化,发展速度更为迅猛,表现形式更为隐蔽,波及范围更为广泛,在高校呈现蔓延趋势。陷入传销组织不仅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和家庭,还将对学校和社会造成危害。剖析"00后"大学生陷入传销的原因和影响,并从教育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多个视角对"00后"大学生反传销教育进行研究,从而提出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大学生传销问题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传销给大学生造成的危害和负面影响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特别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大学生就业难度增加,为传销活动向大学生发展提供了空间。大学生陷入传销固然有其复杂的社会原因和传销本身所具有的极大欺诈性和隐蔽性,但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责任意识的弱化与责任能力的缺失是主要原因之一。有效根治这一病疾的最终途径还在于不断完善大学生责任教育体系,这对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针对大学生参与传销的原因和心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范传销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相继有很多大学生陷入传销组织,给个人、家庭、社会造成严重影响。让大学生掌握传销的概念、了解传销的黑色内幕,以至最终能远离传销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随着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传销的魔爪也深入到了大学毕业生中。本文针对这一现象,分析了就业安全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参与传销的风险,探讨了高校如何防控大学生参与传销活动,如何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  相似文献   

8.
高校传销蔓延的“四观”归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参与传销的根源在于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治观结构缺陷和建构不牢造就的理想信念缺失等自身软肋被传销组织所利用.与此同时,传销组织的"洗脑"灌输反过来又加剧其畸形发展,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尤为不利.因此,探析高校传销蔓延的"四观"归因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经验不足、放松警惕,滥于交往、结友不慎,渴望成功、急功近利,追求爱情、情迷意乱,求职心切、诱于高薪而受骗误入传销。为预防大学生误入传销,要加强日常安全管理和大学生自我防护教育,强化大学生遵纪守法意识;加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加强毕业生就业观教育,树立毕业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经验不足、放松警惕,滥于交往、结友不慎,渴望成功、急功近利,追求爱情、情迷意乱,求职心切、诱于高薪而受骗误入传销。为预防大学生误入传销,要加强日常安全管理和大学生自我防护教育,强化大学生遵纪守法意识;加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加强毕业生就业观教育,树立毕业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最近,自治区高校工委、教育厅在对全区高校学生参与传销和变相赌博等活动情况调查中发现,我区共有5所高校9名大学生参与传销化妆品、服装等,参与传销的学生绝大部分是毕业班的学生;有5所高校39名大学生参与地下“足彩”、“六合彩”等赌博活动。这些参与传销和变相赌博活动的学生经过学校批评教育后,虽然有所改正,并与非法组织脱离了关系,但造成的社会影响很坏,教训十分深刻。为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自治区高校工委、教育厅向全区各高等学校发出《关于严禁我区高校大学生参与传销和变相赌博等活动的通知》,要求各高校要提…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湖北省公安厅侦破的“欧丽曼”非法传销大案,涉及来自全国各地2000多名大学生。非法传销活动竟然蔓延到了大学校园,不少大学生,甚至是一些名牌大学的同学也加入到这一队伍中来。是什么原因使这些同学走上违法的道路呢?很显然,不法商贩的诱骗是直接诱因,他们打着迅速致富的旗号,诱骗那些缺乏社会经验的学生。另一方面,是大学生本身的问题:当经商风吹进校园的时候,一些同学为了挣钱,盲目参与这类活动,传销自然也成了一些同学的选择。结果是自投罗网,搭钱、搭力、搭感情。传销组织是一个典型的塔式组织,一旦组织的某一环节尤其上游位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部分传销组织借机将目标对象锁定为大学生,传销参与者中大学生比例较大且呈现增长趋势。为应对传销组织的不断变异、确保大学生平安就业以及提高反传销工作实效,高校应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行之有效的反传销预防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各地查处的传销案件中,参与传销的大学生所占的比例正在逐年攀升。被称为"经济邪教"的传销组织,不断变换各种欺诈手段,网罗大学生加入其组织,给大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也对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介绍了非法传销的基本情况及其危害,对大学生参与非法传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高校加强管理及思想教育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传销在大学中的的新动向,研究传销组织选择大学生作为重点发展对象的主客观原因,剖析传销的真相及其危害,并提出了学生个人和高校防范大学生陷入传销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大学生陷入传销的危害性相当大,对这种现象的误读容易在根治上产生偏差,笔者从心理学的视角解读陷入传销活动的心理动因,尝试寻求反传销的心理策略.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国内出现了很多高智商的传销组织成员,其中有不少人就是在校的或者刚毕业的大学生,而且由于其方法、手段比以往更加高明更加隐蔽,其危害也更大。然而,当前我国关于防治大学生误入传销的理论研究存在着重防轻治,重前期预防、轻后续治理与安抚,重内因轻外因,过度强调大学生自身原因误入传销等问题实务操作中,有关部门、学校防治不力以及各种宣传力度不够使得传销屡禁不止。本文试图通过对传销本质的解读,提出高等教育中防治大学生误入传销的办法和途径,构建一个安宁和谐的大学校园。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参与传销的心理动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各地先后爆发出不少大学生参与非法传销的事件,既荒废了学业,又给其身心带来巨大伤害。因此,从投机心理、无知心理、成就心理三个层面分析大学生参与传销的心理动因,提出从学校、学生个人、社会三个方面做好防范,把日常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双管齐下,防止更多的大学生上当受骗,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正> 传销,对于工商业界的人来说,它与“炒股”、“期货”一样,是一个颇具吸引力的名词,特别是那些急于发大财者,对传销更是乐此不疲。曾几何时,高校校园亦悄悄出现了“传销一族”,大学生中的一部分也干起了半读半传销的行当。因之也产生了不同的故事,形形色色的大学生传销商共同勾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相继有很多大学生陷入传销组织,给个人、家庭、社会造成严重影响。那么当务之急就是弄清楚为什么大学生会陷入传销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