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魏永才 《辽宁教育》2007,(11):35-35
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广大教师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学习,关注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让学生主动学习,很多教师精心设疑,积极引导学生探究。但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仅仅靠教师“设疑”、学生“探究”是远远不够的。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教师的问题设计,更要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2.
廖映霞 《湖北教育》2022,(12):46-47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关注数学学科发展前沿与数学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反映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需要”。教师在数学作业设计中应融入这些素材,以展现数学的人文价值、应用价值、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强化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热爱,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3.
杨惠翔 《教师》2012,(30):24-25
课程改革活跃了我们的课堂,新理念、新教法使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但有些课堂的学习气氛虽然热热闹闹,新课程的理念却“有形无实”,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走过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很低。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应从四个方面入手:在学习内容上,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化”,更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化”;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上,要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上,教师要预设各种可能,顺着学生的思路及时点拨与调整;在反馈练习上,变封闭练习为开放的活动,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任教学方面的要求是,“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教学内容可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学生关注的、有意义的题材”、  相似文献   

5.
科学探究是学生能动地学习科学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有效地引领学生科学探究,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性学习,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课堂上关注动态的生成;引导学生提出“探究问题”;重视探究过程,兼顾学生“动手”和“动脑”;鼓励学生交流质疑;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机制;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6.
为了促进高职学生的深度学习,教师需要进行深度备课。要认真“备学生”,将“以学生为中心”落到实处;要认真“备内容”,着重把握“备目标”“备整体”“备逻辑”三个维度;要认真“备教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思考力和创造力,促进深度学习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活动型学科课程以“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为指向,引导学生在情境体悟、角色代言、问题探究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构建知识体系,涵育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要整体解读教材,精选核心议题;把好创设方位,巧构议学情境;实施任务驱动,促进多元交互;关注活动过程,凸显育人价值。通过教学实践,优化活动型课程教学机制,增强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李燃  闫如月  刘巧平 《中国教育学刊》2023,(S2):129-133+138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包括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主阵地,要真正实现从教到学的转变。选取课标主题3“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的部分内容,以“走进微观世界”为主题进行3课时的主题教学设计,从而抽提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三个现实途径:深挖教育教学功能,从关注传递知识转变为关注提升素养;聚焦课堂学习效率,从关注教师教学内容转变为关注学生真实收获;设计作业多样分层,从关注学生分数提高转变为关注学生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已成为重要方式,但实践中存在内容肤浅、任务简单、操作机械等问题,其成因与教师理解不足、外部指导不力及评价不规范等有关。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把握教学方法及语文课程的性质,其次要从实际出发,讲究教学策略。在实践层面,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定位,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并对其作具体陈述;对教学内容进行创造性处理,特别要针对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通过采取动态分组办法,解决学生“角色固着”和“优生中心”问题;在过程监控中,对学生的表现予以全面关注和适当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0.
一、提供问题,还学生一个思维空间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教学实际,应尽量给学生提供可进行自主探究的感性材料,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究,只有主动探究才会有创新,才会有发展。可见创设好适宜学生探究的问题情境,激发求知需要,是促使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要努力将原先用于讲授的内容转化成适于学生探究的一个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数学探究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快乐感、成就感,使学习真正发生.所以,教师要重视概念教学,多角度、多方面探究数学概念本质;揭示概念发生的背景、过程和本质,揭示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再创造”的过程;设置“问题串”,类比研究,引导学生探究;结合内容,拓展推广,拓展探究深度.  相似文献   

12.
2002年,在广州召开的“全国首届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论坛”上,我提出了“教育的生命即生命的教育”的观点,即:课堂教学要以“生命教育”为设计思想,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注重学生的生命价值;学校教育不能单纯以高考成败攻论英雄,应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领导要关注教师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从课例看探究教学的实施策略是 :在方法上模拟科学探究的“形”、渗透科学探究的“神” ;在内容选择上要围绕达成目标 ;在引入探究时既要创设问题情境 ,还要营造问题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充分参与 ;在学习要求上要追求科学探究与知识建构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课程,其内容涵盖“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等四个方面。《标准》在课程设计思路中还指出:“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主要形式是探究活动”。由此可见,科学探究不仅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它还是小学科学课程目标之一。在当前小学科学课堂中,有很多教师仍然只关注科学知识,不太关注科学探究能力;多采用知识讲授,少真正实施科学探究实践。  相似文献   

15.
科学课最易被察觉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认为科学教育评价可有可无;往往以笔试为主,偏重知识记忆、理解的考查;测量的结果是学生“知道”什么,而不是学生“会做”什么。而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科学课程的评价理念:“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不强调科学知识的系统传授,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数学单元测试”是数学教师主导的、较短时间频繁出现的考试类型。由于精力有限,部分教师使用现成的单元试卷进行检测。在选择或改编单元试卷时首先注意测试内容的科学性:一要以《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为本,不应出现“超纲”的题目。二要与教师教、学生学的实际进度一致。不能提前考查学生还没学过的知识点。三要辩证看待“联系生活、关注应用”这个新理念.不可以过分追求联系生活而选择一些与生活相关却没有应用价值的题目。四要适量编制一些开放题、探究题,“适量”指题目数量要适当,所占分值要适当。  相似文献   

17.
都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现在的学生书读得不少,见识也很广,可为什么下笔却有千斤重?问题是我们语文阅读教学都是关注教材的主要内容,这种阅读方式实际上探究的是“写什么”。“写什么”是我们要学习的基础知识,知道“怎么写”则是我们学生要学习的基本能力,也是我们最终要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关注学习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这一切就是要求同学们在学习时,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对学习内容和过程有自觉意识和反应,能互  相似文献   

19.
阅读2009年第2期的《人民教育》,看到了王春燕老师这样的观点:只有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怎么说、怎么写的形式,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水平。旨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语文课,不能只重内容,而轻视甚至忽视形式;恰恰相反,应当由重“内容”转变到重“形式”,由关注课文“写什么”转移到关注课文“怎么写”……我以为,语文教学的确要关注写什么,也的确要注重形式,但并非需要由重“内容”转变到重“形式”,语文教学应注重形式还是内容,我们不能刻板地做规定,应该视文本特点而定。  相似文献   

20.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要营造“共享”的氛围,构建人文性的课堂关系;凸现“现实”意味,组织人文性的探究内容;强调“体验”内涵,设计人文性的探究方式;着眼“发展”取向,推行人文性的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