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腐败是一种为谋取私利而侵犯公众利益的行为,对社会肌体有着极大的侵蚀作用。腐败现象是与阶级和国家的产生相伴随的,它具有时间上的久远性和空间上的普遍性。因此,消除腐败对于所有国家都是任重而道远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为消除腐败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取得了一?..  相似文献   

2.
腐败主要是权力异化的产物。权力异化就是公共权力蜕变为私有权力,它是腐败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而权力异化主要来自于对法律制度的凌驾和践踏。因此,只有重视和加强法制建设,才能遏制权力的异化,进而遏制腐败和逐步消除腐败。  相似文献   

3.
腐败从本质上看是需要的一种异化。资产阶级思想家将人片面地理解为"经济人",以此为假设前提进行的制度设计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腐败现象。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在本质上是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自主劳动才是人类本原和终极的需要。在现实条件下,满足人的合理需要才能真正消除腐败现象。社会主义社会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将人们的需要维持在合理的水平,具备防止和反对腐败的制度优势。  相似文献   

4.
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出现了新旧体制的转轨期与腐败现象的高发期相互重合这样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正如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所指出的:“贪污腐化、奢侈浪费等现象仍在蔓延滋长。“腐败现象到底是不是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带来的?怎样才能消除腐败?下面谈点个人看法。一、腐败现象不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消除特权、抑制腐败的内在要求和内在机制,所以,腐败不是市场经济带  相似文献   

5.
伴随中国改革的进程,腐败现象日趋严重,并有继续蔓延扩展之势。其原因何在?对此,我们必须把腐败现象放在当前社会转型这个特定历史背牙下,对其产生和存在的社会条件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寻根求源,从根本上找出其症结,从而深刻认识腐败的危害性和反腐败的艰巨性,以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地抑制腐败的发展,而最终消除腐败现象。一、腐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特定产物腐败,是指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是权力与金钱的联姻。当今无论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都视腐败为社会毒瘤,它严重地腐蚀着社会肌体,滋扰着正常的社会秩序,侵害…  相似文献   

6.
腐败现象已成为影响党和政府形象、影响干群关系的重大问题 ,引起了党和人民群众的高度重视和关注。而权力腐败既是人民群众最大不满的根源 ,也是改革、稳定、发展的最大障碍。正确认识权力腐败产生的根源 ,是关系到能否根本消除腐败的关键。反对权力腐败是一项社会工程 ,既要治标 ,又要治本 ;要从根本上预防、杜绝权力腐败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当前 ,腐败现象已成为中国最尖锐的政治问题 ,反腐斗争成为解决我国诸多矛盾的焦点。它不仅关系着国家的兴亡 ,也关系着社会主义制度的成败。有效遏制腐败、消除腐败现象 ,则党兴国强。反之 ,则贻害无穷  相似文献   

8.
十月革命后,列宁针对苏俄党内和国家机关中出现的铺张浪费,贪污受贿、追求特权等腐败现象,为确保苏维埃政权的人民性,防止国家公职人员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列宁从改善队伍、严刑峻法、健全制度三个层面系统地提出了预防和消除腐败的一系列措施。筑起了反腐的三道防线;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提高党员质量,让人不思贪;对于那些胆大妄为,贪赃枉法,置党国家和人民利益于不顾的腐败分子从重惩处,施以严刑,使人想贪而不敢贪;健全各种工作监督制度,更好地防止腐败的产生,即使产生了,也能很快地识别和消除,使人想贪而不能贪。  相似文献   

9.
经济领域腐败是制度缺陷的集中体现。改革开放以来,腐败现象的日趋泛滥关键在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彻底和体制不完善。要从根本上抑制经济领域的腐败,必须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消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温床。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着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或者说还不具备消除腐败的充分条件,但绝不是腐败自由泛滥的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反腐败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既要坚决同已经出现的消极腐败现象和腐败分子作斗争,又要努力做好消除产生腐败现象根源的工作,把查处案件、纠正不正之风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同加强制度防范和管理监督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教育腐败:不得不说的沉重话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关于这篇文章的写作意愿,有必要进行以下说明:一是虽然长期让自己感同身受并深深忧虑的教育腐败现象,使自己早已对教育腐败这个概念深信不疑,然而,当自己在被强烈的倾吐冲动驱使下,真正开始动手将教育腐败诉诸文字时,我才对自己平时确定无疑的教育腐败的概念定义感到疑虑,不知自己所要论述的教育腐败这个概念能否成立?但是,为了使自己所要论述的教育腐败现象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和警戒,为了使客观上存在的教育腐败现象得到制止和消除,谨将自己对教育腐败概念所下的定义陈述如下:教育腐败就是由于在教育的活动领域中,一些人借用…  相似文献   

12.
人类社会存在腐败现象,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腐败产生的根源有两个,一是私有制的自私性、贪婪性、掠夺性,二是人类自身存在的弱点,即人的欲望膨胀具有自发性。消除腐败必需从消除这两个根源着手。只要我们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特别是注意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面对腐败行为,由呼唤苍天、呼唤圣人、呼唤“青天”转向制度建设,就一定能不断夺取反腐败斗争的胜利,直到最终从整体上消除腐败。  相似文献   

13.
经济领域腐败是制度缺陷的集中体现。改革开放以来,腐败现象的日趋泛滥关键在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彻底和体制不完善。要从根本上抑制经济领域的腐败,必须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消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温床。  相似文献   

14.
人类社会存在腐败现象,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腐败产生的根源有两个,一是私有制的自私性、食婪性、掠夺性,二是人类自身存在的弱点,即人的欲望膨胀具有自发性。消除腐败必需从消除这两个根源着手。只要我们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特别是注意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面对腐败行为,由呼唤苍天、呼唤圣人、呼唤“青天”转向制度建设,就一定能不断夺取反腐败斗争的胜利,直到最终从整体上消除腐败。  相似文献   

15.
反腐败斗争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因此,如何科学地分析腐败现象及特征,建立相应的惩防体系,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现象就显得尤为重要。腐败就是国家公职人员严重违反公职人员行为规范的现象,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它的核心特征就是国家公共权力的异化。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重新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制定了一系列得民心、合国情的政策,我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但与此同时,腐败现象却有日趋严重之势,危害了整个社会肌体的健康状况。因此,反腐倡廉已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图在分析腐败现象实质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并从法德并重这个角度对当前如何加强廉政建设作尝试性的探寻。一、腐败的实质及德治、法治反腐功效比较关于腐败的实质,邓小平有许多深刻而精辟的论述,在这些论述中,邓小平反复提出腐败与特权的关系,揭示…  相似文献   

17.
“一把手”腐败现象具有腐败隐蔽性高、集体性腐败现象明显、腐败手段多样化、腐败危害性大等特点。在应对“一把手”腐败现象问题上,教育是基础,制度是关键,监督是保证。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应做到相互贯通相互融合,三管齐下,三位一体。方可使“一把手”腐败问题的防治工作进入一个与时俱进、卓有成效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8.
当前,全党高度重视清除党内的消极腐败现象.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党内各种消极的、腐败的现象有所滋长和蔓延,有的相当严重,达到了目无法纪的地步.党内的消极腐败现象同社会上的消极腐败现象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影响安定团结、影响改革与开放的严重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怎样认识和消除这些消极腐败现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在改革开放中出现了腐败现象,这就使得人们常常将两者联系起来.腐败现象同改革开放有没有联系?这是一个不好回答然而又不能不回答的问题.如果说有必然的联系,那岂不是说改革开放导致了腐败?果真是这样,搞改革开放还有什么意义?如果说没有必然联系,这些腐败现象为什么偏偏在改革开放之中出现、滋长呢?我认为,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应该说两句话:一句话是腐败现象本身与改革开放有着某种程度的联系.所谓某种程度的联系,指  相似文献   

19.
腐败的实质和核心是政府官员为了谋求个人私利而滥用公共权力.通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腐败现象的收益成本问题进行分析,认为无论是宏观层面的腐败还是微观层面的腐败,成本均大于收益,因而在微观上建立惩戒腐败和廉政激励机制、在宏观上完善制度便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腐败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就产生了腐败现象,随之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反腐败斗争。当今世界,腐败与反腐败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中普遍存在的事实。改革开放以来,腐败现象的蔓延引起了我们党的高度警觉和重视。早在1980年,陈云就发出了振聋发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