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加强重点学科建设1999年经福建省教委组织评议 ,福建师大马列部“邓小平理论教学与研究”学科被确定为省“211”重点学科。我们将充分利用这个优势和条件 ,促进邓小平理论教学与研究上新的水平。其一 ,进一步加强“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建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在我校有着比较好的基础 ,1999年被评为省优秀课程。今后的主要任务 ,是进一步提高课程建设的质量 ,争取为全省“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建设发挥较好的示范作用。其二 ,积极开展教学改革 ,不断提高邓小平理论“三进”、特别是“进学生头脑”的实际效果。其三 ,结…  相似文献   

2.
在福建省委领导和省委宣传部、省教委领导的支持下,以福建师大郑又贤教授为带头人的“邓小平理论教学与研究”课题被列入省“211”重点学科。这在全国尚属首例,可谓开创性的尝试和举措,是十分有意义的。邓小平理论在“两课”教学中居于核心地位;而解决邓小平理论的“三进”问题,更是当前“两课”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的任务。从目前全国的情况来看,由于“邓小平理论概论”课在高校开设时间不长,教学与研究都处于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和提高。福建省率先把“邓小平理论教学与研究”列入“211”重点学科,这是值得学习和推…  相似文献   

3.
自1998年教育部、中宣部联合发出通知,从1998年秋季在全国高校普遍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以来,围绕着用邓小平理论武装青年学生这个主题,在使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尝试进行了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以提高“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教学效果。一、探索“邓小平理论概论”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1999年6月,经我院批准,“邓小平理论概论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研究”教研课题立项,课题组组织开展课题研究的准备和实施。我们在1999—2000学年的“邓小平理论概论”教学中,按新的课程体系组织教学…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开设“概论”课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概论”课的定位,处理好理论体系、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的关系;优化教学,积极改进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实践教学长效机制;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提高教师的素质,从而提高“概论”课程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面临着来自学科内外两方面的挑战,需要进行长期的教学改革与探索。十几年来,我校人文学院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课程建设、教材编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都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实践。从1999年开始我们在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教学中,采用了专题化教学的方式,以此为起点,启动该课程整个教学环节的改革。一、专题化教学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邓小平理论概论课作为“两课”的核心,一贯受到校、系领导的重视,并倡导任课教师进行大胆  相似文献   

6.
在福建省委领导和省委宣传部、省教委领导的支持下,以福建师大郑又贤教授为带头人的“邓小平理论教学与研究”课题被列入省“211”重点学科。这在全国尚属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理论概论”是一门全新的重要课程。高校的“两课”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最直接的就体现在“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建设上。当前,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各高等院校都已经开设了“邓小平理论概论”课。但通过对该课开设情况的调查来看,一些教师的教学缺乏吸引力的现...  相似文献   

8.
目前高等学校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方面 ,或开设有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两门必修课 ,或开设有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三门必修课。开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学校 ,也要向分别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方向过渡。我们认为这样的课程设置有它不尽周全之处 ,建议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三门必修课的内容 ,合并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一门必修课进行教学 ,并同时开设有关毛…  相似文献   

9.
自1998年教育部、中宣部联合发出通知,从1998年秋季在全国高校普遍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以来,围绕着用邓小平理论武装青年学生这个主题,在使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尝试进行了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以提高"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教学效果. 一、探索"邓小平理论概论”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1999年6月,经我院批准,"邓小平理论概论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研究”教研课题立项,课题组组织开展课题研究的准备和实施.我们在1999 2000学年的"邓小平理论概论”教学中,按新的课程体系组织教学.新的课程体系由以下七个方面框架构建: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的哲学智慧;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思想;邓小平的经济发展思路;邓小平政治发展构想;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战略;邓小平的党建理论.  相似文献   

10.
我校以抓好“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建设为契机,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掀起了学习邓小平理论的热潮。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顺利展开,促进了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校党委高度重视,强化课程建设为开好”邓小平理论概论”课,校党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精心组织。1998年7月份,中央下发  相似文献   

11.
我校以抓好“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建设为契机 ,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 ,掀起了学习邓小平理论的热潮。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顺利展开 ,促进了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校党委高度重视 ,强化课程建设为开好“邓小平理论概论”课 ,校党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 ,研究部署 ,精心组织。1998年7月份 ,中央下发《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后 ,校党委及时组织干部学习。同时 ,校党委组织党办、思政室等单位就“邓小平理论概论”教材、教学方式方法、任课教师和学生思想状况等进行调研。校党委研究决定 :第一 ,把“邓小…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新方案的一门主干课。我们必须统一认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用专题授课方案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实施“概论”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3.
在四川省教委和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的支持和指导下,四川省高校邓小平理论教学研究会于1999年5月20日至23日在泸州医学院举行了成立大会暨教学研讨会。原四川省教委副主任、四川省“两课”改革专家组组长张凤山教授担任研究会顾问。电子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院长、全国“两课”优秀教师管文虎教授被推举为第一任会长。会议期间,全省高校讲授“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教师,深入交流了“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教学情况和教学经验。重点探讨了三个问题:1.如何生动活泼地搞好  相似文献   

14.
关于“邓小平理论概论”课教法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搞好“邓小平理论概论”的教学工作,真正达到应有的效果和目的,必须在教学的基本方法与教学的基本思路两个问题上下功夫。一、关于教学的基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无疑是我们从事“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基本方法。但是,对这一方法的运用,绝不能简单?..  相似文献   

15.
郑又贤 ,男 ,1 948年 1 0月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 1 976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政教系。 1 994年晋升教授。现任福建师范大学马列部兼管理学系主任 ,并兼任全国省属师范院校“两课”协作会副会长、福建省辨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会长、省高校“两课”教研会会长、省社科联委员 ,福建农林大学、华侨大学、闽江学院、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兼职教授。郑又贤教授是福建省“2 1 1”重点学科“邓小平理论教学与研究”带头人 ,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专业和省优秀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带头人。 1…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学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探讨影响探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出发,并就“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相应对策,其改革必将有助于提高“概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从而充分发挥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17.
日前 ,由四川省高校邓小平理论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研究会联合发起召开全省“高校‘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教学研讨会”。这次会议以研究“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两门课的教学方法改革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主题。具体内容包括 :研究和贯彻邓小平理论进课堂的基本要求和评估标准 ,并进行经验交流 ;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教学质量 ,重点研究如何提高教学的思想性、针对性、生动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研究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辅助课件 ;介绍了四川省2000年版修订教…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考核方式的改革,必须从该课程特定的教学目标出发,以高校课程考核应有的功能与作用为重要依据。以此为标准进行初步的比较分析后,不难看出,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曾采用的各种考核方式中,课程论文和社会调查报告是较为理想和可行的课程考核形式。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理论“三进”的关键是“进课堂”。为此,我们从组织队伍和改进方法两方面入手,进行了一些改革的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领导重视,党委书记亲自抓1998年秋季以来,我们对全校二年级本科生、专科生开设了“邓小平理论概论”课。学校各级领导对“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教学非常重视,形成了由学校党委书记领导、职能部门配合、人文社科学院具体管理的工作格局。党委书记王明东教授亲自抓“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教学。他深入课堂听课,征求学生的反映,多次参加“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组的教研活动,与老师们一起研究如何提高…  相似文献   

20.
<正> 1998年中宣部、教育部关于“两课”课程设置调整和改革方案实施之后,教育部社科司和一些省教委都组织编写了《邓小平理论概论》教材。由陈贤忠、汪青松两位教授主编的安徽省高等学校通用教材《邓小平理论概论》是高校“两课”教学教本和教材建设的一项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