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指尖上"这句话源于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原文如此:"在学校工作的几十年经验使我相信,劳动在智慧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指尖上."从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婴儿用每一次的触摸感受着这个陌生而新奇的世界.随  相似文献   

2.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指出,手能教给思维以精确性、工整性和明确性。的确如此,手指的活动需要通过语言、视觉、听觉和触觉的密切配合来完成,而这一切都需要通过大脑的合理支配才能实现,同时手指活动也会反馈给大脑,促进大脑的发展。总之,动手劳动对儿童生成智慧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我赴英国学习的一个多月中,通过与Manchester的小学近距离的教育"对话",我充分地感受到英国对这一教育理念的理解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孙贞锴 《中学教育》2005,(11):29-30
“教师的幸福不仅仅是学生的成功,同时应该是自己的充实与成功。教师可以利用的时间与空间决定了教师是一个幸福的人。他完全可以进行自我设计与武装,让自己多才多艺,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让自己脱离庸俗。教师要达到上述的境界,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读书。”  相似文献   

4.
细细拜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的确受益匪浅。苏霍姆林斯基以他闪光的思想、深入浅出的讲述,解开了我心中的疑惑,激发了我探索的欲望,引导我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5.
给《教师的建议》选取了前苏联最有名望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专门为中小学教师编写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的精华部分,另外从苏霍姆林斯基的其他著作里选择了一些精彩内容编辑而成。书中每一个条目谈一个问题,计100个条目,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走进大师,如饮甘露,滋润着我们的心里;走进大师,如促膝谈心,使苦恼、困惑冰消雪融。  相似文献   

6.
“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与我们相伴有许多年了。多年来,我们创造性地“借用”苏霍姆林斯基(以下简称“苏氏”)的教育智慧,不断推进全镇小学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杨兴文 《考试周刊》2012,(78):177-177
3月是我们学校高中党支部“读好书、铸师魂”读书月。在忙碌的工作中,我阅读了前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写成《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其中的诸多思想的精华,给我心灵上带来了震撼,下面是我的一点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寒假中,我拜读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是苏霍姆林斯基用一生心血铸就的纪念碑。在这座纪念碑面前,可以聆听到许许多多用来丰富和指导自己工作的理论和经验,在很多方面它可以作为一面镜子,给我们以启迪和借鉴。他的一些经典话语和教育理念,直到今天还在被大家广为引用。我想,真正伟大的教育思想是能穿透时空的,不但没有国籍的差异,也不会有时代的隔阂。  相似文献   

9.
杨梅 《生活教育》2011,(10):90-91
记得张庆老师曾倡导语文教学要简,其实我觉得不光语文教学,我们的教育在很多时候很多方面都需要简单。尤其这个暑假,当我再次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后,更坚定了这样的想法。  相似文献   

10.
初峰 《宁夏教育》2006,(1):68-68
《教育和自我教育》一文选自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名著作《给教师的建议》。这篇文章我们许多教师都读过,可每读一遍,仍然给我们许多启迪。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些平实的语言道出了深刻的道理。一个人在学习走路的时候或者需要别人搀扶,或者利用学步车,但是他最终必须脱离别人的搀扶,必须甩开学步车,能够完全依靠自己的双腿行走,这才标志着他学会了走路。成功的教育是能够让学生离开学校、离开老师,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不能离开老师,不能离开学校的…  相似文献   

11.
刘云生 《今日教育》2007,(10S):58-59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虽成文于20世纪70年代.但其所包蕴的育人思想对当代教育仍然极具启发意义。重温这部传世之作.如果能够紧扣“照料儿童的心灵”这一主旨.必能悟出其背后的诸多意涵.因为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的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合上手里的《给教师的建议》,揉一揉酸涩的眼睛,仰面躺下,侧耳倾听家人均匀的鼾声,一种久未体验的舒畅溢满胸膛。转身看到镜中的自己,几丝蓬乱的头发轻柔地绕住脸颊,黑黑的眸子里闪出遮掩不住的快乐和激动。  相似文献   

13.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学生学业落后、成绩不及格的根源之一,就是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没有学好……而其中,教师的缺点在于.他并没有提出这个目标:一定要使课堂上没有错误。”  相似文献   

14.
书林漫步     
李涛  何昆莉 《陕西教育》2009,(12):59-59
《给教师的建议》是本教育经典书。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为了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专为中小学教师写了一本《给教师的一百奈建议》。译者根据我国的情况和需要,选择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精华部分,另从苏氏的其他著作里选译了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条目,  相似文献   

15.
最近,有幸读到《当代教育家教育智慧》这本书,细细品味着李希贵老师的教育智慧,我为书中先进的教育理念、观点、方法、做法所触动。学习中让读书滋养心灵。高尔基说过:“凡是我所有的好东西,都要归功于书。”我国也自古就有“读书改变命运”的说法,李希贵老师的人生历程或许能作为这些话的印证。从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到松下幸之助的《经营人生的智慧》;  相似文献   

16.
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共谈了一百条建议,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我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17.
苏霍姆林斯基先生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他的“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是教育思想宝库中的瑰宝,他的教育实践鼓舞着千百万教师。他那生动的实际事例、精辟的理论分析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学生该这样教——案例一一位基洛夫格勒州的女教师抱怨说:“我真不懂,孩子们上学以后,在他们身上发生着什么变化。孩子来的时候,既聪明伶俐,又勤思好问。可是你瞧,到了五年级,他已经是个平平常常的学生了,而到了六年级,他就不想学习并且掉进不及格学生的行列里去了……怎样来解释这种现象呢?”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的整个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8.
苏霍姆林斯基主张“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他说,“我在学校里工作了35年.而直到20年前我才明白,在课堂上要做两件事:第一.要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第二,要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一个人到学校里来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的还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因此,他的主要的智慧努力就不应当用到记忆上,而应当用到思考上去。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建议》62条)  相似文献   

19.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躺在我的案头已经几个月了。在这样那样的理由支配下,我一直未能和这位“高尚的人”好好说话—尽管,我有时也会“寒暄”那么一会。及至细细研读,我竟然与李希贵老师第一次打开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感觉一样:“眼前一亮”。作者像一位长者,与我们促膝而谈,娓娓叙来,  相似文献   

20.
冬天里的暖阳——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霍姆林斯基说:“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