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史记》是我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的珍贵遗产,《史记选读》更是精选了《史记》中的经典文本,其中所蕴涵的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教育价值不言而喻,理应在培养学生素质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部分中学生道德的缺乏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非常注重品德的民族,而学生  相似文献   

2.
《〈史记〉选读》作为一本重要的高中语文选修教材,文本、译文及注释中都有着一些疑点,如白起是否在长平之战回来后被赐死,听到伯禽报政后发出感叹的是否为姜太公本人,等等。这些疑点都值得进行探究分析,而在熟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质疑探究也应是高中选修课程教学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3.
《史记》为二十四史之首,为后代史学家编写历史提供了示范,尤其是司马迁正直不屈的精神品质,影响了一代代后人。《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见《史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史记〉选读》作为选修课程,其目的是让学生在中学阶段全面系统地了解《史记》的体例特点、人文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自身的品位,更好的传承民族文化。《〈史记〉选读》的教学要充分挖掘其思想内涵,使学生领略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4.
张翼 《文教资料》2011,(19):73-74
《史记选读》是高中师生第一次接触的大规模而又相对集中的文言文学习,也是新课改后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现象:专题教学,这无疑给教学任务重课业紧的高中师生以巨大的挑战。如何进行《史记选读》的有效教学,文章针对这一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史记)选读》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一门重要选读课程,在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开阔学生视野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阅读《史记》,能丰富历史知识,提高认识历史、社会、人生的水平,增强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6.
从《史记》中选人中学语文教材的抒情诗歌有:伯夷、叔齐的《采薇歌》,荆轲的《易水歌》,项羽的《垓下歌》,高祖刘邦的《大风歌》《鸿鹄歌》,朱虚侯刘章的《耕田歌》,赵王刘友的《饿死歌》,汉武帝刘彻的《瓠子歌》等等。千百年来,这些英雄的抒情诗歌长久地为人们所传诵。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史记》,走进《史记》的这些抒情诗歌,去感受她们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乔德平 《文教资料》2012,(13):56-58
《史记选读》为苏教版选修教材,所选课文大致涵盖《史记》"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例,是原典教学的极好教材。然草创之初,瑕疵在所难免。单就注释而言,即有立说失据、望文生义、当注不注等问题。本文即为此而作,内容大致涉及音韵、训诂、校勘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王钱 《语文天地》2011,(7):15-16
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史记》又被后世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在《史记》中歌颂的几乎都是一些敢于进取、勇于建功立业的英雄。《史记》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苏教版《(史记)选读》节选了《史记》中很多名篇,虽然苏教版《〈史记)选读》是节选,但滴水可见整个太阳的光辉。学习、阅读《(史记)选读》要把握以下三个价值:  相似文献   

9.
大多数中学语文教师都曾遭遇《史记》(选读)教学的尴尬,面对文质优美的典范,绝大多数学生望而生畏,不少课堂甚至出现教师“一言堂”的现象,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剖析其原因,一是晦涩难懂的文本;二是机械枯燥的教学方式,不少教师为了应付考试,整堂课几乎全是围绕通假字、  相似文献   

10.
《〈史记〉选读》教学中,以"深度学习"的思想为指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自学和有针对性反馈,高效落实文言知识;以有价值的主问题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性欣赏;通过课堂的微探究与课后的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体验《史记》的文化价值,最终实现文言、文学、文化三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阅读《史记》,不是仅仅为了某种知识性的获得,不是为了记住几个烦琐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而是从中欣赏体验,汲取一种精神养料。  相似文献   

12.
选修教材的教学目的在于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史记》是我国史学与文学的瑰宝,如何在课堂中充分展示其魅力,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领略其风采,是每一个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了解《史记》作者司马迁的生平及创作背景,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奋图强的精神。2.了解《史记》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价值。3.通过读书交流,初步了解上起三皇五帝下至汉武帝2600多年间的历史,理解《史记》的思想内涵和人物特点。  相似文献   

14.
袁玉英 《生活教育》2012,(18):39-41
通过对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史记〉选读》从教材和教法两个方面的反思,并根据自己的教育实践探索,提出了使《〈史记〉选读》教学更加有效、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笔者教了几遍鲁教版的《史记》选读文本,自以为对其中的每一篇选文都了如指掌,然而今年再教《史记》,有个爱钻牛角尖的学生向我提出了疑问:《史记》中有“赘笔”!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部历史巨著,《史记》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鲁迅先生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对于中学生来说确实是一本必读书,它可以教育学生,让学生学会审美,学会做人,了解中华文明。《史记》蕴含着深邃的哲理,演绎着动人的故事,体现了民族的精神。但它毕竟脱胎于封建时代,又不可避免地带有浓烈的封建色彩;  相似文献   

17.
《史记》是一部蒸腾着悲情美的著作,最大的特点是将文学与史学熔铸在一起,以诗人敏感的心灵来感受历史,文章就其产生悲情美的原因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周月 《现代语文》2009,(9):141-141
高中语文苏教版新教材的编选中设置了《史记》选读,一些入选篇目中模棱两可、不太确定的注解给共同学习的师生带来了很多困惑。在此,笔者将自己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几处疑点写下,希望方家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19.
张耀红 《语文天地》2014,(11):48-49
鲁迅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前句肯定《史记》体系完整、规模宏大,视野广阔、见识超群等史学方面无与伦比的价值,后句肯定《史记》文字生动、笔力洗炼、气势纵横、感情充沛、形象逼真等精彩绝伦的文学艺术价值。《(史记)选读》学习能让学生“以史明鉴”,明辨是非曲直,获得人文素养的滋养;丰厚文言知识、获得人物形象描写、性格刻画等写作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笔者认为《史记》的主导思想是儒家思想,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论证。首先,从《史记》的创作动机来看,《史记》意在和儒家经典《春秋》比附。其次,考察司马迁的漫游踪迹,他探访的都是儒风炽热的地方。再次,纵观《史记》“本纪”、“世家”、“列传”的主要篇目,它们彰显的是“让”、“义”等儒家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