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义务教育五、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一册第二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主要内容包括认数字,写数字,10以内数的组成,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数学最基础的知识,牢固地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对进一步学习数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10以内数的认识10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数、认数、写数等内容。教材在编排上,采用了与加、减法穿插进行、适当结合的编排方法。在教学时,可以用实物或实物图来认识5以内的数,结合实物图和学生已有的基础认识6—9各数,通过实物操作认识10,用实物或实物图演示过程来认识0。要以极其直观和有趣的形式,以学生日常生活内容为素材设计便于学生想像的情境学习数的认识,培养数的意识。在教学中,还应体现集合、对应、分数等思想,建立序数、基数的观念,认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小学生在入学前,一般地都会数10以内的数,这就要…  相似文献   

3.
本单元教材主要包括10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教材采取把认数和加减计算穿插进行、适当结合的编排方法。这样可以分散写数字的难点,使学生有较多的练习写数字的时间,又有利于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  相似文献   

4.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以1、2、3、4、5、0、6、7,8、9、10的认识为纵向系列,以认数、计算,应用(用图画表示应用题)为横向联系,构成了本单元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其中数概念和加、减法的意义是构成单元知识结构的核心内容。因此,教学时应努力突出以上核心内容的重要地位,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掌握本单元的知识。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把“10以内数的认识及其加减法”分为两个单元进行安排,即1~5的认识及其加减法和6~10的认识及其加减法.这是全册教材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最重要的基础,让初入学的儿童切实打好这一基础,对他们今后学好数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教材编排的主要特点1.相对集中安排1~10的认识.教材改变了传统教学逐一认识10以内的数的做法,采用相对集中的办法,先把1~5集中起来学习,再将6和7、8和9分别放在一起认识,最后单独学习10.这样安排,既遵循了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经验,又节约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相邻两个自然数之间的联系,促进数概念的形成.如,5以内的数由于数小,儿童理解也比较容易,大部分儿童在入学前对这些数已有了一定的认识,把5以内的数集中起来学习,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由于数10是由两个数字组成的,又是一个重要的数概念,相对来说要比前面所学的数困难大一些,因此教材单独安排了10的认识.2.认数与计算穿插进行,紧密结合.教材将1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计算有机结合起来,穿插安排,其基本特征是:认识一组数后,紧接着引导学生通过学具操作或直观...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把“10以内数的认识及其加减法”分为两个单元进行安排,即1~5的认识及其加减法和6~10的认识及其加减法。这是全册教材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最重要的基础,让初入学的儿童切实打好这一基础,对他们今后学好数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以下简称“10以内”)犹如数学知识长河的源头,是儿童跨入数学门槛时首先接触的课题.现从教法上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实验教材中“10以内数的认识”的编排是基于儿童数数的经验,结合具体的情境来认识10以内数的意义的。要求学生会认、读、写0到10的数,会用它们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初步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9.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是学龄儿童入小学学习数学时首先接触到的内容。有不少数学教师认为10以内的数,学生在入学前大都说得起来,10以内的数的加减一般都能借助手指算得出来,因此,把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看得很简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就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充分认识这一部分内容的地位和作用。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包括数10以内的数,认数字,写数字,了解10以内各数的组成及加、减计算。这是小学生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目标(一)认识与记忆1.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判断物体的多少或同样多。2.认识观察的顺序,能看图说出物体的方位。3.结合看图认数,正确说出物体的单位名称。4.记住长方形、三角形、圆等图形的名称。5.认识10以内各数。6.认识并记住加法、减法算式中的加号、减号、等号的名称。  相似文献   

11.
教完“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后,我们编制了下面的总结性测试题让学生自测。一、口算。(3分钟内看谁做得又对又多)(20分)  相似文献   

12.
于江美 《山东教育》2004,(19):68-69
“走进花果山——10以内数的加减法”是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现对本单元教材予以解读,以供课改实验区教师备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新编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第一册插图多,且画面生动,色彩鲜明,注重从直观操作引入新知,并把课常练习与教本合二为一。这些特点在10以内数的认识的编排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样的编排,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感知材料,积累了丰富的表象。既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针对上述教材的编排意图,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出以“三指导——三培养”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孟爱华 《考试周刊》2012,(88):81-81
一、设计理念 儿童还处在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有意注意的时间很短,注意力非常容易分散,很难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概括与总结,知识系统也难以形成,所以,数学教学最好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  相似文献   

15.
目前,大部分初入学的儿童都能数物体的个数,会数会写20以内的数,不少儿童还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这是否说明对一年级学生教学10以内的认识就显得多余了呢,根据我从事低年级数学教学十多年的经验,认为持此看法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6.
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要使学生正确迅速地形成清晰的数概念。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形成数概念应包括以下内容:会正确地数数、读数和写数;理解数的数值意义;懂得数的排列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等。掌握数的组成和分解是形成数概念的重要标志,也是教学的重点。一、学会正确地数数。计数就是数数,  相似文献   

17.
18.
一、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本单元教材主要包括10以内各数的认和写,了解10以内各数的组成,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以及连加、连减计算。教学任务;内容{教学要求备注逐  相似文献   

19.
10以内数的认识,是学习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之一。教学中,要加强多种形式的思维训练,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一认数教学生认识10以内的数时,首先要充分发挥主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10以内的加减法学习的好不好,对他们今后计算能力的提高影响很大。如何才能使学生正确地迅速地掌握lO以内加减呢?下面谈几点浅见。一、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掌握数的组成和分解。 10以内的加减法是建立在数的认识基础上的,而数的概念是很抽象的,初入学的儿童,头脑里只有同具体实物相联系的数,因此,教学时,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从数各种实物、图形开始,在积累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使儿童逐步形成抽象的数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