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玻利维亚一些偏僻的乡村地区盛行着一种古老的仪式——“斗殴节”。在这个一年一度的节日里,人们饮酒狂欢,载歌载舞,互相斗殴,血流满地,甚至造成死亡。当地人将这种仪式称为“tinku”,在南美印第安人的语言中是“遭遇战”的意思。“斗殴节”是玻利维亚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是每年农业收成之后的一种收获感恩节日。  相似文献   

2.
沈长云  何艳杰 《寻根》2008,(2):115-119
“南宫”是商周之时一个古老的姓氏。《尚书·君爽》等文献中即记载“南宫括”之名,“南宫氏”在金文如《大盂鼎》、《南宫乎钟》等彝器铭文中也屡见不鲜,最近出土的《戟觑》中又出现了“南宫”这一氏名。  相似文献   

3.
顾炳枢 《寻根》2005,(3):44-48
至今仍流传于一些民族地区的傩舞,作为人类早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活化石”,传递和延续着古老的文化信息。这种不死的人文精神,折射出人们对自己民族的文化生态的深深眷恋。保存在青藏高原东部同仁县年都乎村的“於菟舞”,就是这样一种古老、特色而又极富生命力的珍贵古文化遗存。  相似文献   

4.
史姓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红利  孙周勇 《寻根》2002,(2):56-60
史姓可谓中国最为古老的姓氏之一。商周时期的甲骨“史”字上部象形为捕捉鸟兽的长柄网子,下部为一只手的形状。可见,“史”的本意是指那些管理狩猎或记录猎获物的人。后来,“史”逐渐演变为专指记录国家大事、管理宫中典籍的人。职官制度确立之时,“史”的涵义进一步狭隘化为“史官”之意。中国历代都有史官之职,史姓正是中国姓氏制度形成时期“以官为氏”的典型代表。除此之外,在历史上特别是隋唐时期。  相似文献   

5.
关於“天人合一”的讨论1991年8月,《中国文化)}第4期转刊了当代国学大师钱穆(宾四)先生的最後一篇文章《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文中,宾四先生对“天人合一”这一古老命题有了全新的“澈悟”,认为“此一观念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  相似文献   

6.
吴强 《寻根》2005,(6):122-125
旅美史学家唐德刚先生在他翻译的《胡适口述自传》的注释中谈到皖南名门望族时,曾引用了一句“小小泾县城,大大茂林村”这个口耳相传的民间俗语。茂林是泾县一个古老的村落,是吴氏族人聚居的地方.最盛时全村占地数千亩,富商豪宅鳞次栉比,被誉为“江南第一村”。  相似文献   

7.
德清俞平伯     
陈辉 《寻根》2006,(4):83-87
一般说来,大学问家不外乎几种途径:一是源于名师,所谓“名师出高徒”;二是出自名门,因为在其背后,不仅有“家”的意味,更有着“学术文化”的底蕴与传承。中国是一个深受家族影响的国度。法国汉学家汪德迈在描述中国儒家文化的特征时,用了三个词“家庭、礼仪、文官制”,并指出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家族关系为纽带的古老社会模式”,“社会的一切行为规范都从家族关系规范中演绎改造而来”。世家现象为中国文化一大景观,文化艺术方面的世家名门可谓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8.
近代欧洲的文艺复兴开启了欧洲人艺术灵感的天窗,然而浪漫的欧洲人的视野中对东方的“赛利斯”(丝绸)和“中国货”(瓷器)情有独钟,不仅因为这是一组柔美的线条和绚目的色彩的组合,而且是缘于他们对东方世界古老文明的向往。十九世纪末,德国地质学家李希豪芬提出了...  相似文献   

9.
陈四海  卫雪怡 《寻根》2006,(1):31-36
“鼓”是一种古老的打击乐器,属“八音”中的革类。在众多的鼓类中,建鼓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建鼓在古时常用于战争、宫廷、祭祀、娱乐等场合之中,从目前各地出土的汉画像石来看,建鼓图像纹样屡见不鲜,这些丰富多彩的图片资料,为我们进一步了解、研究建鼓的形制、演奏方式及发展变化,提供了更为直观的线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话扇     
话扇肖毅彪扇,是一种驱暑纳凉的用具。在我国灿烂的文化园林中,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到的艺术特性。我国最古老的扇子是羽扇,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据《古今注》记载:“舜广视听,求贤人以自辅,作五明扇。”又云:“羽扇之制,起自殷高宗。”这是关于扇子起源...  相似文献   

11.
中国早期的人生起源论,是和宇宙生成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在中国最古老的典籍中,一个最重要的思想是把“气”作为宇宙的本源,认为人和万物都由“气”化生,各家学者都尚此说,儒家学者尤其如此。儒家把“气”视为产生和组成人体的原始物质,孔子把“血气”作为人体精...  相似文献   

12.
植根于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提线木偶,古称“悬丝傀儡”,亦名“线戏”,民间俗称“嘉礼”,流行于闽南语系地区的古典戏曲剧种。在中国各类传统木偶戏中,泉州提线木偶戏又是唯一拥有自己剧种音乐“傀儡调”的古老戏种,至今仍然完整地保存了近300支曲牌的旋律曲调以及暧仔、南鼓、拍板、任锣等古乐器。“傀儡调”在结构上还保留了宋元南戏音乐构成的一些古老艺术形态。泉州提线木偶,身上至少系有16条乃至多达30多条的纤细悬丝。因悬丝繁多,操弄复杂,故表演难度极高。泉州提线木偶戏是中国当代最有古典色彩的传统木偶戏种,经过数十年继…  相似文献   

13.
“百尺中心阁,高台迹未迷。晨昏钟鼓击,翘首白云齐。”这首清代竹枝词,是咏北京古代报时台——钟楼和鼓楼的。从北京地安门外大街朝北望去,可见一座红墙灰瓦的古老楼宇屹立在马路终端,这就是鼓楼。在它北边100多米处的另一高大建筑即为钟楼。这组古北京南北中轴线上的煞尾建筑,气势非凡,极见风采。明清时代,这组报时台每到黄昏就开始向全城报时:路牌的鼓声应着悠悠的钟声,划过宁静的夜空,组成奇妙的音响,给古老的北京增添了几分神秘。而伴着悠悠钟声流传的“铸钟娘娘”的故事更增添了几分神奇色彩。谁是铸钟娘娘呢?原来这是一…  相似文献   

14.
您一定知道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和中国戏剧“梅花奖”等文艺界奖项,但对“百戏奖”,可能并不熟悉。本文就向您介绍一下“百戏奖”这项中国杂技艺术家协会最高荣誉奖。具有三千年历史的中国杂技艺术,是中华民族百花园中迄今最古老、保存最完好而且生命力越来越强的艺术品种,它伴随历史变迁和国运兴衰,历尽宠辱沧桑,生生不息繁衍至今。新中国的成立,使杂技艺人结束了浪迹天涯、撂地卖艺的生活,挺身走向剧场舞台,主宰了自己的命运。中国的杂技队伍是一支最富吃苦耐劳美德,最能体现中华民族拼搏精神的队伍。代代杂技工作者…  相似文献   

15.
居住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上的人们,至今还保留着一种融马来人传统和伊斯兰特色为一体的古老婚俗——“游新郎”和“蒙加”仪式。“游新郎”又叫“散沫花游街”,是当地人婚礼头一天晚上的庆祝活动。这天晚上,新郎和新娘须各自在家中用散沫花的叶汁将手掌和指甲染成橙红色,然后众亲友替新郎支撑起一把被称为“火伞”的大红伞,拱卫着他浩浩荡荡地前往新娘家。一路上,人们燃烛举灯,鼓乐齐鸣,载歌载舞,煞是热闹。迎亲的人们来到新娘的家时,吸引了大街小巷的人群,可谓熙熙攘攘,观者如云。在新娘家中,大家或引吭高歌,或翩跹起舞,…  相似文献   

16.
在宁夏回族人民中间,流传着许多自娱性乐器。别看他们的外观简陋,但奏出的乐曲却十分悦耳动听。这些乐器制作简单,学起来也很容易,但他们却有着上千年的久远历史,蕴涵了古代先民的智慧和感情。一、口弦幽曲动心扉口弦是一种很古老的民间自娱性乐器,在中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中都有流传。中国黎族人称为“口方”,纳西族称为“响笛”,高山族称为“嘴琴”,赫哲族人称为“空康吉”,印第安人称为“口号”。(北史)卷95中说:“用竹为簧,群聚鼓之,以为音节。”(皇朝文献通考》中说:“以铁为叉,中置一簧,鼓之成音”。古文献记…  相似文献   

17.
印度教经中有这样一段字:“谁拥有它,谁就拥有整个世界:谁拥有它,谁就得承受它所带来的灾难。惟有上帝或一位女人拥有它,才不会承受任何惩罚。”它说的就是世界最大、最名、最古老的钻石之:科一依一诺尔钻石,在波斯语中意为“光明之山”。今年4月9日,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隆重举行的王太后葬礼上,人们目睹了光芒四射的“光明之山”  相似文献   

18.
陈翔 《华夏文化》2005,(1):44-46
踏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艺术形式。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踏歌的产生时间是相当早的。从考古发现来看,早在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踏歌就已出现。1973年秋,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一座马家窑类型的墓葬出土了一件内壁绘有“舞蹈”花纹的彩陶盆。这件彩陶盆,“主题纹饰舞蹈纹,五人一组,手拉手,面向一致,头侧多有一斜道,似为发辫,摆向划一,  相似文献   

19.
赤道纪念碑     
厄瓜多尔是拉丁美洲的一个国家,在西班牙语中,厄瓜多尔系“赤道”之意,因而这个国家被称为“赤道之国”。相传,800多年以前,居于厄瓜多尔的印第安人,根据阳光的投影记录和研究太阳的活动规律,发现了一条阳光照射最多的路线,于是将其命名为“太阳之路”,并在那里建起了“基多王国”(即当今首都一带)。这一古老而颇具神话色彩的“太阳之路”的发现,引起科技界的极大兴趣。1736年,法国和西班牙的科学家亲赴基多,他们历经数年,借助科学仪器反复测量,结果确认“太阳之路”就是赤道。从此,以基多为中心的厄瓜多尔开始被誉为“赤…  相似文献   

20.
在墨西哥市中心布加勒里大街上矗立着一座中国钟楼,墨西哥人呢称为“中国钟”。钟楼高15米,是20世纪初典型的法国钟楼式建筑。塔身由巨石堆砌和混凝土浇筑。楼顶穹影下,悬挂着一只古老的东方铜钟。塔身上部,四面各镶嵌一个壁钟,洁白的表盘上镶着翡翠的指针。黑色的罗马数字,华美别致。南面铭牌中央镌刻着4个篆体汉字“同声响应”,四面铭刻着“一千九百二十一年九月——墨西哥国独立一百周年纪念—一中华民国旅墨侨民建赠”的汉字、东面铭牌用西班牙文镌刻着“中国侨民致贺墨西哥国独立一百周年”。北面是西文的碑文“1821年9月27日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