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阎锡山于1917年独掌山西的军政、民政大权以后,提出并开始推行他的用民政治.他基于自己对中国历史上政治变化的认识,从与安民政治相比较的角度给用民政治作出了解释:"适时之政治作用与人生之发展企图相反者,为消极的安民政治;与之相顺者,为用民政治[1]63."他打着"保境安民"的旗号通过"洗心术"与"六政三事"用民政治措施,大力加强其在当地的政治实力,维护其"山西王"的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2.
阎锡山统治山西时期的警政制度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产生并发展的,在山西长达38年的执政过程中,历经辛亥革命、军阀割据、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在这种动荡不定的社会背景下,阎锡山顺应了近代警察制度发展的趋势,创设了有山西特点的警政制度,有效地维系着山西的社会稳定.一、警政发展的三个阶段1.初创时期(1911-1917).1911年10月29日,辛亥革命领导的太原起义成功,阎锡山被推举为山西省都督,之后被任命为山西省督军兼省长,控制了山西军政大权.1912年4月,阎锡山在山西都督府设置了警察机构,承袭清末警察机构"巡警道"的称谓和设置[1]384.警察机构在结构、职能划分和人员配备等方面都比清末复杂和庞大,成为山西保障社会秩序和阎锡山维持山西统治的重要工具.这一时期山西警政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侦缉和警卫,各州县警察部门均设探访队,派有暗警进行侦察和缉捕.  相似文献   

3.
1912年 9月 ,孙中山视察太原时与阎锡山合影191 2年 (民国元年 ) 8月初 ,孙中山先生应袁世凯之约赴北京商谈兴筑全国铁路计划。是时中山建国方路尚未完成 ,但其主张全国须兴筑 2 0万里之铁路 ,国家始能富强。袁当时表示力赞其说 ,但并无诚意 ,仅委中山以全国铁路督办名义 ,请其全权筹划 ,除给少数开办费外 ,并未予以协助。至发生二次革命斯议遂全部停顿。是年 8月中旬 ,山西人民获息中山先生在京 ,非常希望先生来晋视察 ,乃由山西都督阎锡山暨国民党山西支部、山西国民公会等各界函电邀恳 ,并派代表恳切陈词 ,中山乃允于离京后来晋一行。阎…  相似文献   

4.
儒家思想作为我国先秦时期文化的发展主流,有着浓郁的人文色彩和思想,特别是在道德思想方面,形成了以“仁义礼智信”、“正德、利用、厚生”、“仁爱”等为主的道德思想,对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阎锡山于1917年独掌山西的军政、民政大权以后,提出并开始推行他的用民政治。他基于自己对中国历史上政治变化的认识,从与安民政治相比较的角度给用民政治作出了解释:“适时之政治作用与人生之发展企图相反者,为消极的安民政治;与之相顺者,为用民政治。”他打着“保境安民”的旗号通过“洗心术”与“六政三事”用民政治措施,大力加强其在当地的政治实力,维护其“山西王”的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6.
张珉 《山西档案》2007,(2):50-53
太原起义的当天,时年二十八岁的阎锡山被推举为都督,这个在风云变幻的民国政坛中绝无仅有的不倒翁从此统治山西长达三十八年之久,山西的民国历史,很大程度上成为他个人的历史。阎锡山出生于山西五台县河边镇一个以经商为主的小地主家庭,接受过五年的传统教育,1900年与父亲在金融投机生意中的失败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乱世山西因此少了一位杰出的商人而成就了一个集五千年权术于一身的政治奇人。避债太原的阎锡山弃商从戎,考取山西武备学堂,并在两年后被选送东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臭名昭著的冈村宁茨和板垣征四郎分别是他的队长和教官,而…  相似文献   

7.
1936年9月18日,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在太原成立.最初,受太原绥靖公署主任阎锡山领导.不久,中共与阎锡山建立了一种特殊形式的统战关系.牺盟会经过组织上的重大改组后,在表面上仍由阎锡山领导,实际上的领导权已掌握在由中共北方局领导下的、由薄一波同志主持的中共山西公开工作委员会的手中,成为一个以民族革命大联盟方式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群众团体,推动和促进了当时山西乃至全国的抗日救亡工作.牺盟会成立后,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1936年底,党派了许多干部来到山西,充实牺盟会组织.正在北平做党的工作的赵石宾(山西榆次人)也被派往山西,在牺盟总会宣传部工作,开始筹办<牺牲救国>周报.  相似文献   

8.
整个二十世纪的上半叶,在中国山西盘踞着一个封建军阀军事集团,其首领就是统治三晋长达38年的阎锡山,人称"晋系"或"晋阎".能够在近四十年的漫长岁月里雄踞一方,阎锡山自有其过人之处.他以其精明、狡诈的"骑墙式"作风以及左右逢源的政治手腕在民国的政治舞台上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9.
《全国新书目》2011,(8):50-51
阎锡山(1883~1960),人称"山西王",字百川,号龙池,山西五台县河边村(今属定襄县)人。1911年10月领导辛亥太原起义并获得成功,被推选为山西都督,后历任山西省省长、太原绥靖公署主任、山西省主席等职,执掌山西达38载。1949年太原解放后,出任迁往广州的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院长",兼"国防部部长",12月随国民党退守台湾。  相似文献   

10.
陈振孙以目录学成就蜚声于时及有称于后世,所撰《直斋书录解题》一书,尤为《四库全书总目》所推誉,《总目》以为"古书之不传于今者,得藉是以求其崖略,其传于今者,得藉是以辨其真伪,核其异同,亦考证之所必资,不可废也",诚属知言。年前余撰有《陈振孙之生平及其著述研究》一书,该书第一章第一节即曾就《总目》也所论,并参证清人卢文弨及张宗泰二家之说,以探讨振孙于宋代目录学史上之地位。该节之结语曰:"考卢、张二氏所推誉直斋与《解题》者,宗旨与《四库全书总  相似文献   

11.
名人手迹     
《档案与史学》2010,(4):3-3
<正>孔祥熙(1880-1967),山西太谷人。字庸之。一九○一年赴美国留学,攻读经济学。一九○七年回国后,在家乡创办铭贤学校,任校长。辛亥山西光复,被推为太谷县民政长及新军统制。一九一二年任山西都督阎锡山的参议。  相似文献   

12.
阎锡山乡土观念极为浓重,他手下重要军政官员的籍贯,很多都是五台或在五台附近,以至于人们戏言"会说五台话,就把洋刀挎".但令人始料不及的是,两个直接与他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并最终葬送他在山西统治的,也是两位五台籍的共产党人,一个是接受阎锡山邀请,参与组织山西牺盟会并使山西新军投奔解放区的薄一波,另一个.就是指挥太原战役的徐向前.  相似文献   

13.
中原大战后,阎锡山第二次发行"晋钞",对维护地方金融秩序、扶助地方经济建设,促进山西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然而,发行新"晋钞"对中央政府统一全国币制和集中货币发行产生了消极影响;日军侵入山西后,"晋钞"再次贬值。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陈振孙字伯玉,号直斋,乃南宋著名之目录学家,所著《直斋书录解题》(以下简称《解题》)一书与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齐名,同被视为有宋一代目录学著作之双璧,故历受后人推重;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下简称《提要》)更誉之不绝口,以为"古书之不传于今者,得藉是以求其崖略;其传于今者,得藉是以辨其真伪,核其异同,亦考证之所必资,不可废  相似文献   

15.
一、吕梁山上炮制<亚盟宣言> 夏日,吕梁山上开放着红红绿绿的野花野草.羊肠小道上,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骑着马,带着秘书、侍从,离开长官部所在地山西吉县克难坡,向附近的小村庄"古贤"走去.那天晚上,国民政府铨叙部部长、曾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秘书长的贾景德,也被阎"电招"到此.就在古贤村窑洞的土炕上,侍从人员摆了一张木头小方桌,阎锡山、贾景德坐炕上口拟,秘书徐崇寿、陈过在炕下记录,炮制出了<亚洲民族大同盟宣言>.全文记录于阎锡山1942年5月25日日记中,题目为<发表<亚盟宣言>>.  相似文献   

16.
注音字母是民国时期制定并实行的我国第一套法定汉语拼音方案。民国初年教育革新,阎锡山重视地方教育发展,在山西兴起国语运动,率先发行《注音字母简易教本》并采取具体有力的措施推行注音字母,极大地促进了山西义务教育和民众普及教育的发展,成为民国教育之楷模,在全国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杜任之,山西万荣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33年到1948年,他受党的指示,到山西从事与地方实力派的统战工作,长期同军阀阎锡山打交道。解放后,杜任之历任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副主任兼党组书记,中国现代外国哲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社会学研究会副会长和中国政治学研究会副会长,第五、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杜任之在哲学、社会学方面的著述和译著颇多,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本文揭示了杜任之如何与阎锡山打交道,及阎锡山又如何把杜任之视为眼中钉,秘密进行谋杀的一些鲜为人知的史实。  相似文献   

18.
1938年12月后,阎锡山为巩固他的统治地位,先后建立了专门从事特工活动的政卫处、特警处和谍报参谋训练队.这三个独立于其他部门的庞大的特工组织,是阎锡山统治山西的一个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19.
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在该会成立之前,山西人谷思慎、王荫藩和何澄即分别于8月14日、8月20日入会,随后荣炳、景耀月、王用宾、阎锡山、温寿泉、张瑜、乔熙、荣福桐、井介福、崔潮、张呈样、丁致中、赵戴文等亦纷纷加入[1].其中,谷思慎被任命为同盟会总部执行部调查科负责人兼陕西会员入会主盟人,王荫藩、荣福桐、景耀月为山西会员入会主盟人[2].同盟会成立后即筹划在国内建立支部和分会,山西分会受国内北部支部(设烟台)领导,会址设东京,分会干事曾先后由谷思慎、王用宾、荣福桐担任.山西分会成立后便开始大力开展组织发展工作,一时之间在东京的山西籍留学生纷纷入会,仅1905-1906年入会且有据可查者就达50余人,居北方诸省之冠.对此,景梅九曾回忆说:"同盟会原来发起于南方同志,西北方面除了张溥泉外,最初加入的,还算山西人占了多数."  相似文献   

20.
近代工业的出现,促进了山西文化教育领域的近代化变迁.到1910年,山西的新式学堂共有29种489所.[1]民国时期,阎锡山通过普及国民教育和创办职业教育采启迪民智,改良社会风气.民国二十二年之教育统计显示,该年受到中高等教育的青年15,319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