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三个和尚挑水喝”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最近又有人将他们搬出来做了改编:“有一个庙,这个庙离河边比较远。怎么解决吃水问题呢?和尚挑水路比较长,一天挑一缸就累了,不干了。于是。三个和尚商量,咱们来个接力赛,每人挑一段路,第一个和尚从河边挑到半路停下来休息;第二个和尚继续挑,又转给第三个和尚,挑到缸里倒进去,空桶回来再接着挑,大家都不累,水很快就挑满了。”改编后,主人公仍然是三个和尚,但是他们经过配合就能喝到水了。  相似文献   

2.
一一个和尚挑水喝,二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松抬着进洞里。两首童谣,叙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三个和尚”之所以“没水喝”是因为不负责任,互相推诿;“三只蚂蚁来搬米”之所以能“轻松抬着进洞里”,是团结合作的结果,从这“人不如蚂蚁”中,你得到什么启示呢?请以“团队精神”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二有一天,上帝的使者来到人间,他碰到了一位高僧正在为两个小孩占卜前程,只见高僧指着其中一个孩子说:“状元。”然后又…  相似文献   

3.
佚名 《学习之友》2013,(12):5-6
从前有两座山。山里各有一座庙,庙里各有个和尚,两个和尚都到山下挑水。这一挑啊就挑了6年,于是他俩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突然有一天,两天,三天。已经七天了.左边这座山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右边那座山的和尚着急了。他着急地去找自己的老友。  相似文献   

4.
三个和尚     
阿幽薇 《红领巾》2006,(6):26-27
一个和尚挑呀挑水喝,两个和尚抬呀抬水喝,三个和尚没呀没水喝……我们做的三个和尚是从一个鸡蛋开始的。  相似文献   

5.
高僧考徒     
一位高僧,是一座大寺庙的方丈,因年事已高,心中思考着准备接班之人。一日,他将两个得意弟子用绳索吊放于寺院后的悬崖之下,对他俩说:“你俩谁能只凭自己的力量,从悬崖下攀爬上来,谁将是我的接班之人。”这两个弟子,一个叫明坚,一个叫明远。  相似文献   

6.
正有这样一个故事摘要:一位老画师出了个"深山藏寺"的题目,令其弟子作画摘要:大弟子画了一座山,山中一座庙;二弟子也画了一座山,树木掩映下露出庙宇的屋顶,远望去颇有点"藏"的味道;而三弟子思忖良久后,画了一座山,一条河,一个和尚挑着水往山里走。三者相比,显然后者高人一筹,含蓄地体现了主题,余味隽永,含不尽之意于画外,自然得到老画师的赞赏。"深山藏寺"给予我们的微妙领悟应用于美术欣赏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7.
“绕”弯子     
<正>上周六,我被小倪给“骗”了。上午下课时,小倪突然转过来问我:“有一座山叫俺是山,里面有座庙叫俺是庙,俺是庙里有个高僧叫俺是高僧,俺是高僧有个徒弟叫俺是和尚, 请问俺是和尚养的猪叫什  相似文献   

8.
无欲者无憾     
高僧门下收有众弟子,但能成为高僧接班人的人选却难以定夺。一天,大弟子当仁不让地请教师傅,我怎么样才能成为像您一样的高僧呢?高僧反问,那你首先得告诉我,你为什么想成为像我这样的僧人呢?大弟子不假思索地回答,因为您至高无上、受人敬仰,谁都想得到这些。高僧同样不假思索  相似文献   

9.
常熟三峰清凉禅寺是著名的佛教丛林。自齐梁肇建,代有高僧。晚清时期,药龛和尚为此一历史阶段的著名人物。  相似文献   

10.
传说著名高僧一灯大师藏有一盏“人生之灯”,灯心镶有一颗历时500年之久的硕大夜明珠。此珠晶莹剔透,光彩照人。得此灯者,经珠光普照,便可超凡脱俗、超越自我、品性高洁,得世人尊重。有三弟子跪拜求教怎样才能得此稀世珍宝。一灯大师听后哈哈大笑,他对三个弟子讲:世人无数,可分三品:时常损人利已者,  相似文献   

11.
四个妻子     
《中学教育》2006,(9):64-64
一个高僧有一次给他的弟子们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一个商人娶了四个妻子,有一次,商人要出远门,为免除长途旅行的寂寞,他决定在四个妻子中选一个陪伴自己,他把这个想法一说,第一个妻子说:“你去吧,我才不去呢!”第二个说:“我是被你抢来的,本来就不愿当你的小老婆,我不去!”第三个说:“虽然我是你的妻子,但是我不愿意受风餐露宿之苦,我最多送你到城郊。”  相似文献   

12.
凡事感激     
菀云 《科技文萃》2001,1(6):158-159
有三个和尚争辩不休:一个说世界是红色的;一个说是蓝色的;一个说是黄色的。此时,一高僧走了过来,说:“你们都对,又都不对,世界本是一个,为什么有三种颜色呢?那是因为你们戴着不同的眼镜!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苏人版《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第四课第二目"学会与人合作"。【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听过"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如果要使三个和尚都能有水喝,该怎么办?采用头脑风暴法,引导学生大胆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不管是对还是错。学生:1.排一张值日表,由三人轮流挑水,或者每天安排两个人抬水。2.将路分为三段,每人挑一段路。3.三个人一起挖一口井,或者一起修一节管道。课件展示漫画:  相似文献   

14.
古时候,南京金陵山上的清凉寺里有一位法灯禅师。在法灯禅师还是个小和尚的时候,就已经展现出与其他人不同的天性,他不受佛门规矩约束,对事物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常常语出惊人。寺庙中的很多和尚都看不起他,然而清凉寺的住持法眼禅师却很看重法灯。有一次,法眼在给众多弟子讲课时,问听课的众多和尚:  相似文献   

15.
正南山和尚有两个弟子,一天,大弟子下山化缘得到一筐桃子,在归途中内急就将桃子放在树下,结果被村民偷吃了。大弟子说村民太坏,偷吃别人的东西。又一天,二弟子下山化缘摔伤了腿,被村民抬去医治。二弟子将被救经历告诉了大弟子。南山和尚笑着说:"村民只是普通人,你给他们一个善的契机,他们就表现为善,你给他们一个恶的契机,他们就表现为恶。所以说,恶要原谅,善要引导,你把一筐桃子放在树下不管,还怪别人偷吃吗?"  相似文献   

16.
绿天庵旧址,在零陵县城东东山东麓,是唐代高僧兼书法家怀素出家修行和练字的地方,也是零陵八景之一“绿天蕉影”的所在。 怀素(725—785)字藏真,本姓钱,长沙人。他是唐代佛学家玄奘的弟子,精研佛教小乘律宗,他认为戒律是佛教的根本、解脱的要道,著有《四分律开宗记》一书,以《大畏婆娑论》《具舍论》等为宗依,纠弹旧疏十六条错失,别立一派,后人称为“东塔律宗”,与法垢和尚创立的“相部律宗”,道宣和尚创立的“南山律宗”鼎立为三。他精诚学书,在  相似文献   

17.
在世界水日的前夕,有人创作了一幅漫画,题目是《三个和尚没水喝》。你看到这个题目一定会想到“三个和尚”的故事。可是,现在漫画上的三个和尚不是因为懒惰而没有水喝,而是因为他们三个齐心协力从江河里挑回来的水像墨汁一样黑,而且水里还漂着几根鱼骨头和一些垃圾。他们背后的工厂,伸出几根大水管正在向江河排污水!唉,没有水喝的三个和尚心里真烦恼!这幅漫画告诉我们: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由于人类对水资源无休止的污染与浪费,使得人类正面临着巨大的水危机。又据有关统计,世界上有八十多个国家,约二十多亿人口正面临缺水的危机。这个数字…  相似文献   

18.
和尚挑水     
<正>虽然自来水早已通到山上,可是,老方丈为了不让本门的扁担功失传,决定让众僧每天一早下山挑水,由他亲自示范传授。为此,他命大弟子去买一批扁担和水桶。大弟子说:“师傅,山外流传着几句民谣,说什么‘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  相似文献   

19.
南泉普愿生平及其法嗣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南泉普愿是中国禅宗史上一位影响广泛的高僧。章一方面考证了南泉普愿生活的三个时期即入马祖之室前、马祖门下时期和南泉时期的主要事迹与活动;另一方面考证了南泉普愿的弟子及其简要情况。  相似文献   

20.
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宋朝高僧元晓年轻时跟随大安禅师修行。大安禅师是个布袋和尚,是济公一样的人物,穿着破烂,每天在大街上击钵向行人乞讨。他乞讨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那些流浪的野狗。他常把流浪动物捡回山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