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白杰 《天中学刊》2002,17(4):63-64
创作人物语言要与人物的性格相统一,与故事情节的发展相协调,与人物的情状描写相契合。人物语言要贴近真实生活,贴近人民大众,最重要的途径是努力学习和掌握人民群众的语言。  相似文献   

2.
浅析鲁迅小说中人物姓名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物姓名在鲁迅小说中有着独特的意义。从人物姓名的语言运用上看,他力求用较少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涵。从修辞上看,他在给人物命名时采用了多种多样的修辞方法,通过姓名展示人物性格的表现作品主题。人物姓名是我们理解鲁迅小说的一个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3.
鲁迅小说中人物语言个性化主要有重复与省略两种话语样态,并具有善于描摹话语主体口吻语调、善于揣摩话语主体心理情态、善于反映话语主体生活内容以及善于揭示时代色彩思想内涵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鲁迅小说所达到的思想深度,足前所未有的。它对于劳动人民和下层人物的悲剧命运的描写,是与众不同的,他不是着重于叙述他们如何贫困,而往往把他的笔伸向人物的灵魂。罗丹曾说过:“只要注意一个人的脸,就能了解这个人的灵魂。”因此,我们在读鲁迅的小说时,不妨读读小说中所描绘的那  相似文献   

5.
6.
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清代戏曲家李渔说:“言者,心之声也。”人物语言是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的直接表现。由于人物的社会地位不同,所处环境不同,他们的语言自然也就不会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必须“适如其人之言”(章学诚《文史通义》),决不可“千  相似文献   

7.
<正> 一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树立了用白话文写作的典范。然而,在他的白话小说中他却巧妙地运用了一些文言句式来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而且文言句式与以口语为基调的语体风格之间显得自然、融洽,起到了特殊的表达效果。本文试就鲁迅小说中有关塑造人物方面的文言句式的运用艺术作一番考察,探讨其使用规律,以期为我们在文言句式的选用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鲁迅小说中的许多人物都是有原型的。他笔下那些栩栩如生的形象及围绕他们所发生的许多事有不少是实有的,只不过鲁迅作了加工和改造。正如他谈到自己的创作时所说“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绝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是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两,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鲁迅先生在《关于妇女解放》中指出:"解放了社会,也就解放了自己"。妇女真正彻底的解放必须是在整个社会变革之后,必须把妇女解放同社会革命融为一体,必须把个性解放与社会解放紧密联系在一起。回溯鲁迅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命运,分析其人物悲惨命运形成的本质因素和社会环境,能够更为清晰地理清女性在社会发展中的命运把控力与驱动力,为当代社会提供参考与借鉴。为此,以鲁迅先生作品中极具代表性的四部作品《明天》《祝福》《伤逝》《离婚》为原本,分析女性人物悲惨命运的始末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0.
鲁迅小说的人物刻画艺术方法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行为刻画、心理刻画、语言刻画、神态刻画和环境刻画等五个方面。但他的每篇作品又是综合运用这些方法以塑造人物的。分析鲁迅小说人物的刻画艺术,既要综合全面,又要有重点的具体分析,才能准确、完整地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和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1.
鲁迅小说中呈现出一系列“后封建语境”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在这些形象纷纷走向幻灭的命运演绎中,鲁迅对时代、社会,民族精神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小说要"从容不迫",是鲁迅先生小说创作中的自觉追求。论文挖掘了鲁迅小说从容之美的表现、美学特征,并深入探讨了其小说从容之美形成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13.
鲁迅的小说将抒情渗透到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叙述中,并从中传达出丰富的社会内容、深刻的人生道理和含蓄的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14.
鲁迅基于现代“人”的立场观念和个人情感生活的曲折苦涩体验,相当关注妇女的问题。他尖锐地批判了中国传统男性中心文化“吃人”的、荒谬的本质,并对男权文化挤压下的“失节”妇女表现出深切的自我情感认同;他一面热切地期盼着妇女成为觉醒的“现代人”,一面又清醒地质疑着妇女解放路途中的重重问题,在“希望”与“绝望”中徘徊。  相似文献   

15.
从"摩罗诗力"出发,鲁迅的小说拒绝史传体例,并通过把历史空间化,展开像阿Q这样"无名"之人的历史;它穿过人的外在言动及其矛盾,切入到人的内面,在灵魂的"告白"与"申诉"中,树立起人性的层深结构.中国与世界,历史与人,构成鲁迅小说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16.
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综观鲁迅一生的教育实践活动,处处反映了他“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这一教育观,不仅体现在他的教学特点上,更体现在他教育学生如何做人、教育青年如何学习上。  相似文献   

17.
鲁迅曾深受尼采思想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鲁迅的为人处事、言谈举止等思想行为表征的显在层面上,而且以一种更为深刘的隐在形式体现在鲁迅的文本创作中。这种影响随着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以及鲁迅自身思想的演进与蜕变,呈现出一种从接纳到逐渐疏高的轨迹。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化思想是鲁迅贯彻始终的思想主线。他以民族危机和生存危机的为背景内审外察,揭示了中国近代化的内容和方法;他紧紧抓住“国民性”这个“根基”问题,提出了建立中华民族新性格的主张;他本着深邃、冷静的思维,向我们展示了一条中国进步之路、希望之路。  相似文献   

19.
作为“五四”启蒙运动的主将,鲁迅始终没有走出家庭伦理的怪圈,无论在理论倡导、伦理实践还是文本叙事上,鲁迅一直“背着因袭的重担”,陷入了与启蒙身份相悖的尴尬境地。重新定位家庭伦理格局中的鲁迅,是为了走出“鲁迅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