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把《党员登记表》一文中的  相似文献   

2.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虽小,却没有一种"大"不是由"细"构成。关注细节,课堂才充满思辩与灵性。  相似文献   

3.
一般出版物都把纳粹党旗上的图案“■”写成汉字“卐”,如《读者》杂志1995年11期《〈我的奋斗〉是怎样一本书》说,纳粹党旗为“红底白圆心,中间嵌个黑卐字。”《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说:“纳粹党旗上有红底白圆心,中间是一个‘卐’字的图案。红色象征社会主义,白色象征民族主义。党徽上亦有‘卐 ’字图案。”其实,这些都是误用。  相似文献   

4.
“哨棒”作为人们出行时的壮行工具,今人多有误解,对“哨棒”的解释也各不相同。造成误解的原因,盖因受“哨”字字义影响及对《水浒》研究不深入所致。“哨棒”不是能够发声的木棒,它只是“人们出行时用于防身的短棒而已”。  相似文献   

5.
“语助词”是传统的语法概念,形成于对先秦经传注释的语法研究中,并为古今学广为使用。然而,“语助词”这一提法似欠准确,其原因有二:一是“语助词”概念是传统“辞”、“语助”、“语辞”等语法概念误解的产物;二是“语助”不是词,故不能称为“语助词”,而应该将其称之为语言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语音符号。  相似文献   

6.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了手 ,脸色同时变作灰黑 ,也不再去取烛台 ,只是失神的站着”。 (《祝福》)其中的“炮烙” ,课本注为 :“古代的一种酷刑 ,把人绑到烤红的铜柱上烫死。”此注欠妥。作为古代与烧红的铜柱有关的酷刑 ,并非现代用烧红的烙铁烙身或手的刑罚 ,且连词语“炮烙”也属误用。古代酷刑“炮烙”本作“炮格” ,“格”与“烙” ,因字形相涉 ,古籍中往往混用致讹。例如《汉书·谷永传》 :“榜于炮格。”颜师古注 :“ ,痛也。炮格 ,纣所作刑也 ,涂铜柱 ,加之以火 ,令罪人行其上 ,辄堕炭中 ,以为笑乐。”而与《汉书》同时的《史…  相似文献   

7.
大街标语上、学生作业上常有把“学”、“觉”写成“学”、“觉”的。这是不合汉字规范化要求的,是错的。“(?)”是“学字头”(繁体为(?)),上边三笔的顺序是“(?)”,前两笔为点,最后一边为一短撇。从此头者有:学、觉、鸴、峃(xue)等。  相似文献   

8.
电子邮件!逗逗打开一看:明天就要考copy,你还在这瞎神气。吧!“是努比!”逗逗一阵激动。果然,天线头盔,灰头灰脑的努比出现在眼前。“叫你寒碜我!”逗逗高兴地冲上去给了他一拳,“这么久也不来看我。”“我一直就在这儿,你以为达达是自己跑出来的?”努比笑道。“老实交代,这哭的图像是怎么弄出来的?”逗逗早就在网上见过不少如此搞笑的“小东东”,却没好意思问别人,努比今天撞上门来,岂能轻易放过?“不务正业,你不是要考屏幕复制吗?老师讲课时你睡觉。明天想吃烧饼不成?”努比卖起了关子。“咳咳!考试嘛,小事一桩,无…  相似文献   

9.
正宽阔的湖面上,运动员挥洒汗水,奋力划桨,听:一、二,加油!一、二,加油!水面溅起小小的浪花。给他们拍张照片,看:人和船桨组成了一个漂亮的图形,是什么?拿出笔来,沿着红线描一描。玄字头两边并不是平的,而是和跷跷板一样有高有低,有时倾斜的角度还不小,但不管怎样,横上的那一点,就像跷跷板的基座一样,处在中间,调整着整个部首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
说“■”     
甲骨文有字作"■",其意义历来众说纷纭,讫无定论。通过对字形和辞例的考察,对"■"和"■"进行辩证。甲骨文"■"多为动词,可作"祭祀动词"或"有灾祸"之义,也有少部分可作名词,表示"灾祸、灾咎",但与"■"在用法上有所区别;"■"和"■"分释为两字可能更为妥当。  相似文献   

11.
订“家规”     
为了使家庭成员的生活有章可循,寒假里,咱家举行了一次家庭会议,会议的内容是制定“家规”。会议开始了,由我担任“大会主席”。按大会议程,我宣读了由我起草的“家庭规定”:1.大人不能偷看孩子的日记,要尊重孩子的隐私权。2.大人不能责骂孩子,以免造成孩子的精神创伤。3.家长必须带头按家规办事,不能因为是家长而随意违反“家规”。……读着读着,我心中不由得十分得意,大人的“权利”全被我起草的“家规”给限制住了。我又读了若干条,最后附上一条: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执行。读完了,大家深深地吸了口气。沉默片刻,爸爸首先发言:“你起草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乃至汉简、石碑、敦煌抄本等出土材料中的字形入手,分析"杨"字的繁体——"楊"当从"昜",而非"易"。甲骨文、金文形体中",楊"均为从"昜";战国文字形体除秦系文字外,仍本自金文;秦系文字中开始出现二者相混的情况。虽有《说文》保存正确的小篆形体",易""、昜"二字之隶定形体仅一横之差",易""、昜"二字相混的现象仍相当常见。"杨"作为姓氏乃源于国名,国灭又为采邑名,食采邑者以其为姓。  相似文献   

13.
由于日语中使用了不少汉语词汇,因此人们也就容易受其汉字外形的迷惑而"错把他乡作故乡",被错判为音读汉字词的"登廊"即是一例。要想辨误似无他途,只有借助典籍文献(如古典汉籍、假名资料、日本古纪录等)做细致的查证、甄别,方能验明正身并拨乱反正。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乃至汉简、石碑、敦煌抄本等出土材料中的字形入手,分析"杨"字的繁体——"楊"当从"昜",而非"易"。甲骨文、金文形体中",楊"均为从"昜";战国文字形体除秦系文字外,仍本自金文;秦系文字中开始出现二者相混的情况。虽有《说文》保存正确的小篆形体",易""、昜"二字之隶定形体仅一横之差",易""、昜"二字相混的现象仍相当常见。"杨"作为姓氏乃源于国名,国灭又为采邑名,食采邑者以其为姓。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字形入手,分析"野"字的繁体──"壄"之从"矛"当为"予"字之讹。甲骨文、金文形体均为从"林",从"土","土"亦声,战国文字形体则叠加"予"声。"矛"、"予"二字古文字形体相去甚远,但已有相混之例。而"矛"、"予"二字之今体仅一撇之差,故易混,传抄古文及石碑、墓志铭、敦煌俗字中多有例证。文章亦提及"野"之本义。  相似文献   

16.
岳麓版《历史·必修2》第38页中"贝"字甲骨文书写为而表示人民币符号的为"■",本人原以为人民币符号"■",来源于甲骨文,特别是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两者纯粹是历史的巧合。"贝":1.蛤蜊、珠母、刀蚌、文蛤等有介壳软体动物的总称。2.指贝类动物的硬壳:贝壳。贝雕。3.古代用贝壳做的货币。"贝者、水虫,古人取其甲以为货,如今之用钱然。"《尚书·盘庚中》,中国古代以海贝充当的原始货币。中国商周时期的墓葬中有出土发现。商代的卜辞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文字形体、音韵、训诂及现代方言角度讨论了"(匚丙)"字的音义,并试图对"(匚丙)"字与"陋"字之间的音义纠葛以及前人对此问题的研究作一次梳理,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根据"■""食"二字的甲文字形所体现的原初构形的意图,可以探讨它们所贮存的上古先民餐饮及其相关文化的内涵。甲文■反映的是远古人们饮用水浆的场景,饮用的方式是一种舔(?)。甲文(?)是由两个构件(或者称字素)构成,表示一盛有充足饭食的器皿——簋,有"集众米而成食"的词义特征。"■""食"二字体现了中国古代深厚的农耕文明、器物文化、酒文化和餐饮文化。  相似文献   

19.
史载:秦始皇儒生460余人于咸阳,白起赵卒40万于长平,项羽秦卒20万于新安;此外,秦王嬴政还有邯郸之,项羽还有襄城之、对田荣的降卒之……这类“”(也写作“坑”)字之义,有的学者未作解释,只是含糊地说是“杀”,而更为通行的解释则是:“...  相似文献   

20.
审“问”     
"审"即审问,"问"即应用题中的"问题"。学生通过对应用题中的问题句进行审问,发现隐含的信息,即"通过问题知道什么",并对问题解决的方向和可能性进行预估和判断,即"对问题进行追问",从而认识到问题里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审问问题可以促进问题的解决。审"问"打开了应用题教学的一扇新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