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代以来,裁汰绿营一直是清政府军政当局颇为措意的整军行为。在不同历史时段,绿营裁军的动机、手段、措施大不相同,由此而引起的裁军数量、裁军效果大相径庭,呈现出一种多质并存的状态。晚清裁军作为战略调整行为,总体而言是不成功的。  相似文献   

2.
乡兵之称,历代多有之,为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地方性武装力量。北宋王朝的军队分为四种:“曰禁兵,曰厢兵,曰乡兵,曰蕃兵。”其中,禁兵和厢兵是北宋的常备军队,乡兵则是北宋的非正规军队,时人亦称“民兵”。而所谓蕃兵,是由西北边境羌族中,归北宋管辖之部落的丁壮组成的,其“分队伍,给旗帜,缮营堡,备器械,一律以乡兵之制”,故可视为少数民族之乡兵。  相似文献   

3.
北宋时期,北宋政府在边境地区征募了大量乡兵协助禁军戍守和作战.乡兵的编制、教阅制度多参照禁军制度而定.北宋中后期,乡兵的军事地位有了很大提升,乡兵的编制、教阅制度逐步完备.但多数征籍制乡兵的教阅弊端很多,在军事活动中收效甚微.而招募制乡兵如弓箭手和蕃兵等的编制、教阅比较严格,逐渐成为北宋巩固边防和维持对少数民族地区统治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4.
公元1038年,位于北宋西北部边境的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西夏军队不断侵扰北宋边郡,宋、夏战事不断。北宋王朝名义上派兵讨伐,可是由于当时军队战斗力弱和边境长官范雍等人的无能,北宋军队屡屡战败。1040年,  相似文献   

5.
北宋著名思想家李觏在对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提出改革意见的同时,还针对北宋军事制度上存在的种种弊端,阐明了他的军事思想。一、“强兵”以“制褐夫”,也是为了制“暴君”为什么要“强兵”,加强军队的建设?李觏作为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他的“强兵”的宗旨是为了“制褐夫”,即防范、镇压农民的反抗斗争。他在《强兵策·第一》中,一开始就指出:“兵之作,尚矣。黄帝、尧、舜以来,未之改也。故国之于兵,犹鹰隼之于羽翼,  相似文献   

6.
十一北宋、南宋宋代武官设置的特点是皇帝加强集权,削弱大将兵权,以文臣御武事。北宋(960~1126)皇帝直接掌握军队,在中央实行“枢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宋史·职官志》)的统御体制。枢密院为全国最高军事行政机关,协助皇帝掌军国机务。其长官为枢密使,有时称知枢密院事,简称知院,副职称枢密副使,或同知枢  相似文献   

7.
人们往往将北宋初期的都部署视为地方统兵官,将当时的统兵体制概括为“枢密院—三衙体制”。其实.北宋初期的都部署主要是中央统兵大员或前敌总指挥.宋初的统兵体制应概括为“枢密院—三衙—都部署体制”。  相似文献   

8.
北宋的军队由禁兵、厢兵、乡兵和蕃兵组成,实行募兵制。镇戎军实行募兵制与征兵制相结合的兵役制度;金陷镇戎军后,仍实行征兵与募兵相结合的兵役制;蒙元时期实行的全民皆兵制度,立国后的安西王府辖境,是蒙古兵、探马赤军、汉军和新附军集中驻防的地区,包括屯军;明代前期实行征兵制,嘉靖以后实行募兵制,固原招募的土兵乡兵是当时一支重要的防御力量;清代前期实行世袭兵制,后期实行募兵制,募兵制在固原表现突出,向荣开清代固原募兵之先河,董福祥甘军招募固原籍兵士最多。  相似文献   

9.
初中《中国历史》第二册第二十五章,集中讲北宋时期的历史。本文想就教材中有关北宋的建立和加强中央集权,北宋的经济发展以及北宋的阶级矛盾和王安石变法等问题,谈谈个人的理解。 (一)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的加强。 1.北宋的建立。后周的大将赵匡胤,掌握着全国最精锐的军队,早就有夺取政权的野心。公元960年,谣传辽兵入境,赵匡胤奉命率军出征,军行到陈桥驿,他发动了兵变,军士们把黄袍加在他的身上,高呼“万岁”,拥戴他为皇帝(史称“陈桥兵变”),接着他回师开封,夺取了帝位,改国号为宋(史称北宋,赵匡胤的庙号是太祖)。在此后十多年里,宋朝先后灭掉了许多独立割据的国家,统一了中国,结束了晚唐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第一条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提高军队技术兵技术素质,增强部队战斗力,在军队实行技术兵职业技能鉴定制度,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工人考核条例》和劳动部颁发的《职业技能鉴定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职业技能鉴定是指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的要求,对军队技术兵进行的初、中、高技术等级考核  相似文献   

11.
北宋时期河决频仍,治理活动不断展开。在此期间,宋廷除征集大批民众参与治河外,规模庞大的军队也加入到治河行列之中。从河堤的日常守护到大型河役的承担、物料的筹集,北宋军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对治河军队的管理中,针对诸如士兵逃亡、伤残、官员舞弊等现象,宋廷不断采取多种举措,设法保持治河军队的规模与稳定,对治河活动的顺利开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与对普通民众的征集相比,治河中对军队的征调更有其集中性、及时性等优势。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民盟坚决主张改革军事,团结抗战,提出了“充实国防实力”的具体建议;战后,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民盟力促裁军,主张军队绝对属于国家,绝对超越党派关系,同时提出现代国防战略。  相似文献   

13.
通道转兵,是中国共产党和军队历史上一个伟大的事件。党中央紧急召开了通道会议,当机立断作出了通道转兵的战略抉择。它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通道转兵孕育了伟大的通道精神:坚定信念、敢于担当、实事求是、独立自主。  相似文献   

14.
基层文化工作是构筑军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的军队基层文化工作存在着内容单调,导致基层文化工作失去生机活力.因此,军队基层文化工作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把"以兵为本"、"为兵服务"作为文化工作开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才能强有力地推动和谐军营的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15.
北宋乡兵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北宋是一个积贫积弱的王朝,长期奉行“守内虚外”的消极战略。因为边防线过于绵长,禁军的数量远不能满足需要。为了有效地防御辽和西夏,以及对付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部族的袭扰,北宋政府在边境地区征募了大量乡兵协助禁军戍守和作战,特别在西北的宋夏边境和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乡兵逐渐成为巩固边防和维持对少数民族地区统治的军事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6.
探讨依托地方高等职业学校建立军队专业技术兵储备基地,以及基地的组织管理、培养体制机制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全过程考核评估等相关问题。目的是提升专业技术兵储备动员水平,为军队对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提供坚强的支撑和保障,增强地方院校学生的国防意识,拓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渠道,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7.
巴黎和会期间,英、法、美等战胜国就战后处理德国裁军问题达成了共识,拟定了一系列裁军条款。一战后,由英、法两国把持的"协约国军控委员会"为落实《凡尔赛和约》的裁军条款,对德国的裁军情况展开了一系列现场监督、检查。裁军监查的内容主要包括:销毁战争物资、裁撤军工厂、裁减军事人员等政策和措施。英、法之间,协约国与德国之间围绕德国裁军问题展开了既对抗又合作的外交争斗,德国裁军问题因此更加复杂、多变。一战后协约国处理德国裁军问题的成败得失为国际裁军运动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与教训,其意义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崇文抑武政策对北宋的外交产生了双重影响:对辽金夏三国,由于军队问题,战争多败,北宋通过赠送岁币、边境开放榷场的方式实行求和的外交政策;由于海外国家不对北宋直接产生威胁,尚文的北宋王朝从心理上更愿意以一种大国心态,通过民间贸易、朝贡贸易、文化传播的方式,对海外国家实行开放交流的政策。崇文抑武政策是北宋外交政策变化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9.
胡主席指出:“军队建设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必须充分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促进官兵全面发展,心系基层、情系官兵,切实维护官兵权益,不断改善官兵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进一步调动官兵的积极性.“这既是对军队贯彻科学发展观本质要求的深刻提示,同时也是对我军坚持以兵为本科学内涵的明确规定,为我们深入理解和贯彻以兵为本提供了指导.以兵为本是我军建军治军的科学理念,也是军队政治工作的内在要求、核心理念.其内容非常丰富,内涵非常深刻,它的提出有其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胡主席指出:“军队建设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必须充分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促进官兵全面发展,心系基层、情系官兵,切实维护官兵权益,不断改善官兵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进一步调动官兵的积极性。”这既是对军队贯彻科学发展观本质要求的深刻提示,同时也是对我军坚持以兵为本科学内涵的明确规定,为我们深入理解和贯彻以兵为本提供了指导。以兵为本是我军建军治军的科学理念,也是军队政治工作的内在要求、核心理念。其内容非常丰富,内涵非常深刻,它的提出有其科学依据。1“以兵为本”提出的理论依据军队坚持以兵为本这一的理念不是随意提出来的,它具有科学的理论根据。依据之一: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首先,它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社会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历史是人的活动的历史,离开现实活动的人和人的活动,也就无所谓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揭示了历史的本质,而且阐述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是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的主人。这些观点为以兵为本的理念提供了思想来源。在军队,广大官兵是部队建设的主体,是推动部队建设发展的根本力量,更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