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人们都说宋朝著名文学家苏轼天赋好,能"过目成诵"。其实并不是如此,而是另有其奥秘的。一天,有位朋友去看他,等了好久,苏轼才出来会见。朋友很不高兴。苏轼解释道:"我正在抄《汉书》。"客人听了反而很不理解。凭苏轼的天赋和"过目成诵"的才能,还用得着抄书吗?苏轼说:"我读《汉书》到现在已经抄三遍了。第一遍每段抄三个字,第二遍每段抄两个字,现在只要抄一个字了,客人疑信参半地挑了几个字一试,苏轼果然应声能背出有关段落,且一字不差。苏轼的"过目成诵"原来是勤学苦练的结果啊。  相似文献   

2.
苏轼的词作,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而且独特。其婉约词蕴藉深刻、韵味醇厚、风貌崭新。这种美学特点的获得,是基于苏轼对传统婉约词的大胆革新。苏轼对婉约词风的革新,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在美学追求上化俗为雅;二是雅、艳相济,刚柔并举;三是完成了从"类型化"到"个性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苏轼一生服膺儒释道三家,儒家兼济天下的社会责任感和佛老追求个性自由的思想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苏轼在文、诗、词方面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尤其是词代表了宋代文学最高成就。世人往往注意到苏轼诗和文中体现的佛禅思想,却忽视了佛禅思想对苏轼词的影响。现从苏轼词"梦"的意象上来看佛禅"空"、"无常"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苏轼的审美本源即"生意",它具有三个层面的内涵:一是自然万物本身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二是主体自身蓬勃的生命精神;三是自然万物之生机与主体之精神相融互契所产生的生命体验及境界.苏轼的审美本源"生意"根源于其对"道"的独特理解:"道"具有不可言说性,因此苏轼以"易"来阐释"道";"生生之谓易",即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所体现出来的无穷活力;"易"之运动变化的永恒性和绝对性使自然万物各具形态各有异彩,同时具有永不衰竭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苏轼的诗风遒劲刚健,开"豪放派"之先河;同时,苏轼坎坷的人生经历、曲折的爱情故事,也让他的诗文在豪放之外多了几分哀愁与婉约。通过对苏轼诗词和文集中关于王弗、王闰之、王朝云三位女性的作品进行解读与阐释,希冀展示一代文豪豁然、旷达心胸之外的婉约情怀。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毕生读苏轼、谈苏轼、评苏轼。他与文化界名流会见,时时谈论苏轼;他巡视大江南北,劝说基层干部读苏轼;他将苏轼诗词印成文件,在党的会议上散发,让大家研究讨论;他闲时吟诵、书写苏轼诗词,作为工作之余的"休息脑筋"。  相似文献   

7.
当今学者多持苏轼来舒之说,其论据主要有三:其一,苏轼被贬黄州期间郊游舒州;其二,苏轼曾到任舒州团练副使之职;其三,安庆地区方志所载苏轼诗文均言及在舒州郊游。但仔细考订,苏轼与舒州未曾谋面:一则苏轼在黄期间未得离开,何谈郊游舒州;二则苏轼并未到任舒州团练副使;三则府志记载诗文多非苏轼所作。  相似文献   

8.
苏轼流徙海南,旅居雷州,留下了诗歌、书牍和遗迹。其中《和陶止酒》在符号化的过程中形成了雷州苏轼符号,其象征意蕴集中体现为"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象征义无反顾、旷达潇洒和重情重义的苏轼精神。文章以苏轼在雷州作《和陶止酒》为基础,从"止酒"的不可止酒、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三个方面,诠释了苏轼的价值选择、人生姿态和社会取向。  相似文献   

9.
《前赤壁赋》反映了苏轼一段伟大的心路历程和人格的一种超越与升华。本文拟从大文化的角度来研读这篇文章,一是从地名赤壁的美丽误解可领悟苏轼的建功情结,二是从"主客问答"的行文手法可感受到苏轼的双重情感,三是从文章物事的叙述转换可分析出苏轼的情感超脱。  相似文献   

10.
宋代诗人喜欢"以才学为诗"。苏轼尤甚。苏轼之所以喜好"以才学为诗",自有其不便言说的独特的创伤初衷,这就是:(1)要抒胸中"忧愁不平气",(2)作家(诗人)与学者兼于一身特殊身份所使然,(3)强烈开宗立派意识所驱使。由此形成了苏轼独特的文本类型,即:(1)用典使事型,(2)多次韵型,(3)艺术鉴赏型,(4)因物寓理型。同时,苏轼在"以才学为诗"的实际操作中,自有其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审美特征:一是经史百家学问穿插互用;二是以才学寓托诗人心志和寻求精神之"适";三是凭才学拓展诗歌题材。此外,苏轼"以才学为诗"具有极其重要的创作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此次贬谪,是苏轼仕途和人生的低谷,却也成了他文学创作的高峰。黄州5年间他写下了许多彪炳千秋的作品,其中"黄州三绝"更是苏轼黄州时期思想嬗变、情感变迁的见证。本文拟从此出发,探究其谪居黄州时期的心路历程和思想情怀。  相似文献   

12.
苏轼艺术创作的形神观主要是由"赋形""传神""意气"等组成,苏轼对神的观照是建立在形的基础上,他突出的贡献有两点:一是从气化形神到艺术形神动态转化过程中,苏轼以自身艺术创作实践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将"神"意化和韵味化。苏轼"文人画"主张是这一理论的具体体现,同时揭示了诗情画意的审美理想是苏轼对"形"与"神"的最高追求。  相似文献   

13.
黄玉峰 《当代学生》2011,(12):32-33
主诗人龙吟:苏轼自号"东坡"始自何时?原因何在?读罢黄玉峰老师的这一讲你便会茅塞顿开——元丰三年(1080年)五月,继苏轼父子之后,其余家眷抵达黄州。苏轼把他们安置在江边的临皋亭。老朋友马正卿见苏轼手头拮据,代他向官方申请了一块地,有五十多亩。这块地在苏轼  相似文献   

14.
词人苏轼与诗人李白和词人辛弃疾均是属于豪放的风格,而三位名家在选择运用"大"与"小"这样极其通俗与朴素的词语时各有异同,这两个词在苏轼的词作中又有着更为独特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叶梦得与苏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梦得与苏过等苏轼后人有着深厚的情谊,文学史上有名的“许昌唱和”,由叶梦得主盟,苏轼后辈有三人参与,蔚为一时之盛;苏过等苏轼后人,事实上已成为叶梦得认识苏轼、走进苏轼、研究苏轼的重要窗口和桥梁。  相似文献   

16.
在宋代文坛上,苏氏一门父子三人,犹如三颗璀璨的明珠,光芒四射,尤其是苏轼,最为光彩夺目。在"三苏"中,苏洵,号老泉,22岁才发愤苦读,以政论、史论见长,可谓大器晚成。苏轼、苏辙兄弟二人,均少年得志。在苏轼21岁、苏辙18岁时,父子三人同科及弟,一时成为美谈。  相似文献   

17.
<正>最近,听了两节同课异构的课,上的都是苏轼的《定风波》。两位老师都能紧扣词中的一些重要词语或者句子来分析人物性格和情感。比如抓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的对比,解读出苏轼与众不同的乐观、豁达;通过"莫听""吟啸""徐行"等动作描写,解读出苏轼遇雨时的安之若素、悠闲自在;通过"山头斜照却相迎",解读出苏轼"微冷"之时刚好迎来夕阳照耀油然而生的温暖、欣慰。最后老师还补充苏轼被贬黄州的背景知识,以苏轼当时的处境来联系  相似文献   

18.
在苏轼的思维空间和文化实践中,"心安"不仅仅是一种品德和心态,而且是融合着儒佛道三家思想的一种有序的文化境界,标志着苏轼以独善方式行兼济之志的人生哲学为根基,运用以变应变的处世之道,达到"心安"的人生目的的具有整体性思想结构的形成,是苏轼之所以成为一个典型的文化个体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黄玉峰 《当代学生》2011,(18):30-31
苏东坡的父母一共生了三男三女。苏东坡在男孩中排行老二,所以又名和仲,仲就是老二;苏辙是老三,又名同叔。古人有"孟仲叔季"排序法,也有按"元亨利贞"排序的。苏东坡有个哥哥叫景先,大约在东坡三四岁时夭折了。所以后来就剩苏轼、苏辙兄弟俩。苏轼曾写诗说:"嗟予寡兄弟,四海一子由。"苏氏二兄弟,在嘉祐元年(1056年)进京赶考,哥哥二十岁,弟弟十七岁,双双考中了进  相似文献   

20.
在宋代文坛上,苏氏一门父子三人,犹如三颗璀璨的明珠,光芒四射,尤其是苏轼,最为光彩夺目。在"三苏"中,苏洵,号老泉,二十二岁才发愤苦读,以政论、史论见长,可谓大器晚成。苏轼、苏辙兄弟二人,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