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体育隐蔽课程是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与显性课程从关联上表现为相互独立、各有侧重 ,相互促进又相互补充 ,相互完善的关系。隐蔽课程与显性课程两大板块相互完善补充形成了完整的体育教育教学课程体系。而两者又自始至终贯穿在整个体育教育教学的全部实践当中。隐蔽课程系统的科学性、合理性又直接影响着整个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学校体育课程由体育显露课程和体育隐蔽课程构成,而体育隐蔽课程则由学校体育物质文化和学校体育精神文化两种内容构成,它既可能是种教育活动,也可能是种学生自发的学习活动。由于体育隐蔽课程的作用更多地展现在体育隐蔽课程中,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专门的讨论。本文在分析目前学校体育课程建设理念、设计思路、课程内容标准等基础之上,对体育隐蔽课程进行了诠释。同时分析了体育隐蔽课程发的理论基础,进而提出了些发学校体育教学中隐蔽课程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3.
校园体育文化在学校隐蔽课程中的核心地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校园体育文化在学校隐蔽课程中的核心地位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校园体育文化是促进学生体育发展的隐蔽课程;结论认为要改变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现状,需确立校园体育文化在学校隐蔽课程中的核心地位,这对当前学校体育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体育隐蔽课程是指在学校范围内,按照教育目的和学校体育目标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经过规范设计的体育文化要素的总和。主要由物质文化要素和精神文化要素构成。隐蔽课程是学校体育课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通过体育课这一特定的时空环境的交互作用,把潜含在体育课中的具有理性层面的内涵显现出来,无疑会对体育课程产生一定的整合效用,  相似文献   

5.
体育隐蔽课程是指在学校范围内,按照教育目的和学校体育目标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经过规范设计的体育文化要素的总和。主要由物质文化要素和精神文化要素构成。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体育隐蔽课程与显性课程的的分析研究,阐述了体育隐蔽课程的功能.发现体育隐蔽课程与体育显性课程之间有许多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的地方.在方法上的重叠是体育隐蔽课程为实现课程目标所特别推从的手段.体育隐蔽课程与显性课程的研究对体育技能提高有着重要的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运用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方法,从人文素质教育的视角,着力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中所潜含的隐蔽性内容进行了探讨。文章分析了体育隐蔽课程的涵义及其文化性、行为性的特点,旨在促进普通高校体育隐蔽课程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体育隐蔽课程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课程的延伸和补充,具有教育作用,与体育显性课程共同作用于校园体育教育。文章论述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体育隐蔽课程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了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建设对策:强化校园体育文化的运作机制建设;强化体育隐蔽课程的教学规划建设;强化体育隐蔽课程的物质文化建设;强化体育隐蔽课程的团队文化建设;强化体育隐蔽课程的精神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体育隐蔽性课程改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论 体育隐蔽课程的内容构成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物质文化要素,主要由学校内部的各种体育物质、物理因素构成,如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等。一类是精神文化要素,包括在学校体育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人际关系、学校中所形成的制度与非制度的体育文化、教师人格等。体育隐蔽课程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体育教育,提高体育教育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体育隐蔽课程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心理因素介入到体育显性课程的学习,促进学生对显性课程的顺利吸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体育课程目标的达成度;体育隐蔽课程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和思想品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唐劲虎  张鹏 《考试周刊》2015,(28):102-103
隐蔽课程是相对显性课程而言的,是以潜在形式存在的影响学生发展和成长的因素,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重要的作用。现在中学体育课程主要注重显性课程,忽略隐蔽课程。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对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研究,系统阐述体育隐蔽课程的含义和实质,探索隐蔽课程在教学中的实践方式,旨在为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学生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体育隐蔽课程由精神文化要素和物质文化要素构成,一般包括教师人格、体育器材、体育场地、体育制度、体育文化等。其公认定义为:"在学校体育范围内,按照教育目的和学校体育目的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经过规范设计的体育文化要素的总和。"能否有效地发挥体育隐蔽课程的价值取决于对它的设计是否具有科学性,因此,对其设计进行深刻的剖析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它的本质功能,从而实现体育隐蔽课程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随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与完善,体育隐蔽课程越来越受到广大体育教师的重视。教师在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中的作用相当重要,尤其是对那些非智力因素的学习,更需要具备较高素质的教师加以积极地引导。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应特别重视体育隐蔽课程对体育教师素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提出并论证体育隐蔽课程资源的基本概念,分析体育隐蔽课程资源的存在形态及其利用等方面的问题,力求为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拓展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4.
对体育课隐蔽课程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年来各高校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大多只涉及到体育显性课程,而忽视对体育课程研究的现象,本对体育隐蔽课程的本质、它与显性课程的区别及其教师在实施中的主导性等进行了初步论述,以期得到同仁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实证体育隐蔽课程的价值,旨在促进体育隐蔽课程与显性课程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素质教育.方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结果:实证结果表明,加强普通高校体育隐蔽课程教学,对促进学生学习动机、情绪、和物态化审美能力等良性发展,具有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提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邢台学院学报》2015,(4):152-154
当前,世界上许多教育先进的国家都开展了体育隐蔽课程,而我国体育隐蔽课程的开展还相对落后,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对邢台市高校体育隐蔽课程中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要素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得出的结论:绝大部分学校对体育文化与体育氛围不够重视,没有形成较好的体育风气与传统;体育教师不能够在教学授课过程中积极有效的将隐蔽课程融入其中,从而使得教学过程不够完整,达到的效果相对也就有所欠缺,从而对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不了积极的影响,造成绝大多数学生对体育课程和活动的参与缺乏热情。就此对以上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隐蔽课程的概念入手,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对中学体育隐蔽课程实施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对隐蔽课程的研究表明,体育隐蔽课程具有隐蔽性、广泛性、持久性、易接受性、难预测性等特点,能弥补显性课程时空的不足,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孙敏  陈永强 《考试周刊》2012,(94):106-107
本研究主要以问卷形式对陕西省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要素内容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实践教学中体育教师对体育隐蔽课程的构成认识模糊,对它在体育课程的价值把握不够全面,实施缺乏系统性,体育隐蔽课程在陕西省高校还处于被动利用阶段。  相似文献   

20.
随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与完善,体育隐蔽课程越来越受到广大体育教师的重视。教师在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中的作用相当重要,尤其是对那些非智力因素的学习,更需要具备较高素质的教师加以积极地引导。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应特别重视体育隐蔽课程对体育教师素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