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雅雯 《大学生》2022,(2):74-75
去年夏天,一家书店在南开大学附近商场的地下一层开业。有天我恰巧路过,瞥见书店招牌——"内山书店"那一刻,一种奇妙感觉冲至脑海,仿佛"宝黛初见":这家书店,我见过的,可是在哪里见过,我也说不清。于是满心好奇地,我踏进了书店的大门。  相似文献   

2.
刘歌  时鹏 《新作文》2013,(6):4-5
这是新开张不久的大众书局福州路店,位于上海市福州路579号,紧邻繁华的南京路。木质楼梯,木色地板,灰色砖墙,服务员打扮类似民国女学生的模样,一切显得不一般。而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家书店是上海唯一一家24小时书店。在电子商务冲击越来越迅猛的当下,开一家24小时都营业的书店,无疑需要很大的勇气。而这一点,店长吴坚显然已经考虑到了,他说:"互联网带给大家的是一种买卖的便利,却无法获得阅读的体验,这也是我们要持之以恒、不断深入的方向。在我的内心,未来的书店是与一切文化相关产业的聚集地,它是一种社交方式,传达着  相似文献   

3.
兴许是职业的缘故,我对一个城市的印象,首先是从书店开始。一个书店对待看书人的态度,往往能体现一个城市的真实素养。很多书店,极有容人的胸怀,明知来客只为蹭书和吹空调,还是表现出一种温和的大气,这令我非常感动,也使我对书店有了一种莫名的情愫。不管什么天气,在我看来,书店总是最好的去处。  相似文献   

4.
赵晓宇 《大学生》2020,(4):40-41
学习编辑出版学的四年,我成长为一名有"职业病"的行业小兵。"职业病"没学习这个专业之前,"逛书店"时我和大多人一样会主要看那些摆在最前面的热销图书,通常在文创产品区停留的时间最长,大多时候也不会产生实际消费行为,因为要把想买的书留到网上促销时凑单。  相似文献   

5.
宋磊 《今日教育》2012,(5):53-53
有人说,一个城市里书店的品质决定着这个城市的品质。我对这句话深有同感。如今的书店虽很多,但你去看看书架上都有些什么,看看最红火的书店里卖的是什么:考研、考级材料,小学、中学教辅材料,致富经、成功学,最好的也只是一些名著导读,当然也只是导读而已,谁有闲工夫去读那些“无用”的大部头。这究竟是怎么了?  相似文献   

6.
有本书上说:“每一颗心都有一双翅膀,要勇往直前去飞翔。”文学,就是我的翅膀。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能够在文学的天空中自由飞翔是一种快乐,甚至可以说是幸福。能够把自己的情感用文字表达出来更是一种酣畅淋漓的宣泄。我把写作看成是与人生的对话,把阅读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我喜欢逛书店,喜欢去翻那些有着毛毛封面的书。  相似文献   

7.
淘书记     
上大学之前,我没买过书。当然,跟考试有关的教辅书除外。原因也简单,就是没钱。上大学了,是师范类院校,每个月给学生五十几块钱助学金,吃饭有富裕,省下来的钱,买书。我买书的方式是淘,在电影里看过那些淘金者,拿着筛子站在河滩上,一遍又一遍地淘那些金沙,我买书时也是那样,掂量着口袋里的钱,在书店里一排排仔仔细细地淘:看上一本,一翻定价,超支了,放下,再去书架上淘下一本。那时候,街市上大小书店很多,你随便在哪一条街道走过,差不多都会遇到一家书店或一个书摊。我一般看的时候多,买的时候少。能被我淘走的书一般要满足三个条件之一:一,价格实惠。二,图书馆里借不到。三,这本书被我带走以后,我一定不会只看一遍就扔下。  相似文献   

8.
姜广平(以下简称姜):陈思和的文学史说到先锋作家时谈到你对民国题材特别迷恋,而且由此影响了很多作家。他认为这里面有着一种低迷与颓废。但我却非常喜欢你的作品。有时,我觉得即便是在文学上也还是有着一种宿命的东西的。譬如,我读你的《花》系列,就觉得这些篇什应该是与叶的名字连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9.
崔珊 《高中生》2013,(25):20
手捧《书店传奇》,由此认识一位传奇女子——逐书走世界的钟芳玲。钟芳玲说":唯有在书的世界中,我才能真正地解放,有一种安全、宁静的感觉。"也因此,这位奇女子行走于文字架构的书籍之中,乐享精神上的富足与安宁。让心情随着故事游走,钟芳玲带你去西方书店大开眼界。以西洋古书和绝版印刷品为主的莎乐伦书店已经走过了250年,被誉为"极少数没有被潮流毁坏的美好事物"。书店坐落在闹市中,店里洁净雅致,灯光  相似文献   

10.
幽默笑话     
正火车时刻表书店里一位顾客:"我想买本书,里面没有凶杀,没有爱情,没有侦探,没有百万富翁,也没有妙龄女郎。您能不能推荐这样一本书呢?""有,火车时刻表。"难读懂的书图书馆管理员对馆长说,有些书因为太难读懂,从来没有人看。馆长把那些书都收集在一起,放在一个引人注目的地方,上面还放了  相似文献   

11.
红岩(节选)     
天快黑了,顾客进进出出的似乎更多。每天黄昏,是买书、看书的人最多的时候。书店里挤来挤去的都是晚饭后从学校出来的学生。陈松林忙着在人丛中取书、收钱、找钱,无暇细听那些学生嘈杂的闲谈。(读读这一段,文字虽然不长,却能一下就让我们感觉到这个书店当时忙碌的场景。这里有对主人公陈松林的描写,也有对其他人物的描写。"进进出出""挤来挤去""嘈杂"……这些词语使用得精炼、准确,一  相似文献   

12.
写这些小说的时候,我让自己的思绪回到我的童年时代,让这个叫次仁的小牧童在我的脑际活起来,让他指挥着我敲键盘的手,写下那些与我的童年有关的文字。我没有刻意运用"孩童视角",也没有要去消隐重大题材的意思。我有时候也在想,我之所以能够这样去写小说,是因为我在某种程度上还保留了一些儿童思维,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街角有家书店。这天放学后,小学生可可走进了书店。"小朋友,你想要什么样的书?"营业员笑吟吟地迎上来。"有魔法漫画书吗?"可可问。营业员点点头,把可可带到了书店的另一头。那里的架子上,排列着许多新出版的魔法漫画书。不一会儿,可可的同学严伟也进来了。他们交谈起来。可可说:"明天是9月8日,是罗里的生日,我想送一本魔法漫画书给他。"  相似文献   

14.
书店里相遇     
编者按"相遇"有很多种。《"你也在这里"》一文,写的是爱读书的作者在书店里与同班同学的喜遇,表现的是朴素而美好的读书情怀;《你好,奇遇》一文,既有文中人物西川在书店与"博尔赫斯"的"命中注定的相遇",又有作者自己对喜欢的书遍寻不得然后突然找到的"奇遇",写出了西川的"温暖"感受和"喜不自禁",也写出了作者的"狂喜"和思考。它们,都与书店有关。  相似文献   

15.
我家楼下开了一家书店,名叫"佟林书店",蓝底白字的招牌和书店内的装修一样朴素。店主以前也是开"书店"的,只不过原来的"书店"是露天的。一本本旧书摆放在桥边的空地上,摊主手持一本坐在一旁,不时有路人停下匆匆的脚步,从码放得  相似文献   

16.
读女儿远方来函,有一段话,深深地说到我心坎里去了:"初到伦敦的那些日子,目迷五色,课余之暇,老往歌剧院和电影院跑,把课外书籍彻底冷落了。我忘了自己对阅读曾经是多么狂热,也忘了我曾经从阅读当中汲取过那么丰富的精神养分。这几天,重拾旧欢,到书店去逛,哎呀,那种一边选书一边  相似文献   

17.
交通路是汉口最繁华的商业街江汉路旁的一条文化街,街上有许多书店,古旧书店是其中最大的一家,现在改称古籍书店。那时,古旧书店全部的书籍都是开架的,没有柜台阻隔。由于书架从地板到天花板形成了书墙,所以书店还特意配备了书梯,方便顾客选择接近天花板的书籍。我到这里来一看就不想走了。我至今还怀念那时古旧书店的经营氛围,整个书店里有一股浓浓的儒雅的书香。我就在这静静的书店里静静地看书。像我这样只看不买的学生,还有很多,而营业员也不干涉,让你静静地看。因此,古旧书店就成为我童年的第一个“图书馆”。有一次,我看到一本书,书的…  相似文献   

18.
买书见闻     
6月23日晴我是一个小书迷,有时间总爱往书店跑。今年暑假的一天,我又兴致勃勃地到书店去买书。书架上琳琅满目,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我站在书架前正准备挑选,一个稚嫩的声音传了过来:"阿姨,我买书。"回过头来一看,原来是个不起眼的小丫  相似文献   

19.
文化空间可以指一座城市的建筑、广场、公园等物理空间,可以是一种经济制度或文化政策,同样也可以指一种城市气质或文化氛围,其能指和所指都相当广泛。本文所讨论的文化空间是指成都"方所"书店这一物理空间和在这空间中进行的社会文化生活,以及蕴含在"方所"书店文化商品空间中的商品属性和精品属性。书店作为建设文化名城活力元素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而作为成都著名的城市文化空间,"方所"书店被古都蓉城的文化底蕴所生产,同时也生产着新的城市文化,它是一种生产力量,参与城市的成长,形塑了成都城市空间和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20.
幸福     
幸福简简单单,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幸福是一种感觉,一种满足的、愉悦的感觉。我经常躺在床上冥想:我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东西呢?我掰着一个个手指头数那些快乐的事、爱我的人,发现自己数也数不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