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作者概述了体育教师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提出了更好地发挥体育教师在实施该“计划”中的作用的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2.
为贯彻落实北京市教育大会和北京市《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大优秀教师培养力度,培养教育系统高层次教师人才,北京教育学院启动实施“卓越计划”培养项目。“特级教师工作室”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为发挥特级教师作用培养教育系统高层次教师人才设立的项目,是北京教育学院“卓越计划”中的一项。本文从体育特级教师工作室研修导向、主题引领、课程设计、培养方式、研修文化和成效显示六个方面,盘点分析“卓越计划”培养卓越体育教师的研修构建与实践,以期与全国体育同行一起交流切磋如何“走向卓越”。  相似文献   

3.
奥林匹克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随着“北京2008”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的颁布实施,北京市中小学的奥林匹克教育已陆续开展起来。通过对奥林匹克教育内涵的分析,解读“北京2008”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重点研究了北京市中小学实施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的途径,并探讨实施该计划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竞技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正处于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时期,既要完成本世纪末的奥运争光计划,又要为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竞技体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国的竞技体育就必须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走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该战略从空间层次来看,有宏观的整个国家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中观的重点项群发展战略。为使中国竞技体育有序、高效、健康发展,就中国竞技体育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奥运争光”和“全民健身”两个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奥运争光计划"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用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我国“奥运争光计划”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表明:“奥运争光计划”的可持续发展应立足于新型的“举国体制”.在寻求新的“金牌增长点”、实施后备人才工程、科技服务与创新工程、教练员培训工程、运动员教育工程、场地设施与经费投入工程等增强奥运实力的基础上,注重开发体育市场,建立自身“造血”机制;讲究效益与效率;协调好奥运战略与全运会战略的关系;着眼于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积极引导社会公民参与“奥运争光计划”。  相似文献   

6.
“全民健身”计划与培养身心健康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 前言 “全民健身”计划的推行,为未来健康投资和身心健康观念得到强化和巩固,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被大众所接受。 “全民健身”问题,更重要的是树立对人类发展有意义的和符合未来社会发展的体育运动观念。为此,本文企图就“全民健身”计划与培养身心健康观念的关系做出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前国家体委“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我国的全民健身运动出现了极好的势头: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民健身运动的新特点和发展趋势的探讨,旨为对蓬勃发展的全民健身运动有促进作用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马铮 《围棋天地》2000,(5):37-39
“天茧”计划正式启动!这一天。胡肇麟胡大善人派一下人去白马寺。给愿船送一张字条,上面没头没尾,只几个字:“有狗肉、好酒。敢不敢杀一盘?”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归纳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大学校园篮球运动及文化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校园篮球文化对“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重要作用,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设大学校园篮球文化的几点措施,以期在推动大学校园篮球文化建设的同时,促进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顺利实施并实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0.
影响全民健身的若干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全民健身计划”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需要每个公民的参与。“全民健身计划”的开展,既受历史文化与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又受国家政治、经济与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在我国,妇女体育运动的开展十分艰难,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推广“全民健身计划”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1.
贾忠 《游泳》2004,(5):7-7
加拿大“我会游泳计划”是一个专为年龄从三个月到高中的婴幼儿和青少年设计的游泳创新计划。这项计划强调游泳的进步和技术的规范,使用有益的个人成就评价而不是传统的及格/失败的评价标准。 “我会游泳计划”由两个不同部分组成: 1、学前计划(由父母陪伴3个月至1岁)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对我国两期“奥运争光计划”的出台动因、目标措施、历史功绩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奥运争光计划”的历史功绩主要表现在保持了我国竞技体育在奥运会上的成绩持续增长、促进了我国竞技体育项目的发展、为将社会公益金注入竞技体育发展提供了较充分的理由、增强了国民的民族认同感4个方面。“奥运争光计划”在颁布和实施过程中也助长了“奥运战略”向“金牌战略”的蜕变,催生了竞技体育发展中狭隘的“金牌主义”,阻碍了竞技体育自身“造血”机制的形成。从发挥竞技体育本身应有的社会价值来说,“奥运争光计划”在实施中还需要新思路,即坚定不移地走社会化发展之路,让俱乐部为国家队工作。  相似文献   

13.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明确提出:“全民健身计划以全体国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儿童为重点”。笔从高校体育的现状出发,论述了全民健身计划对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丰富业余化生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前,大多数体育教练员能结合所训队员实际。深入反思经验教训,注重借鉴先进经验,认真制订训练计划,使训练计划较规范、较科学、较符合实际。但是,面对世界强手的挑战,我们有的计划还缺乏研究.缺乏针对性,缺乏科学性。究其原因,是个别教练员缺乏理论知识,缺乏对项目规律的深刻认识,跟着感觉走,凭着“经验”行。  相似文献   

15.
从国际大众体育发展趋势展望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57,自引:3,他引:54  
从国际大众体育兴起的社会背景论述体育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运用大量最新信息,列举国际大众体育的8大发展趋势,从而为我国开展全民健身提供经验和例证。介绍了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背景与特点之后,提出以下结论:中国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对第三世界有示范作用,它标志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表明中国体育正朝着协调发展的方向努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实现全民健身计划还有不少问题,我们必须付出很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快乐体育”与学校体育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文章从“快乐体育园地”的作用和功能入手,试析了它与全民健身计划之间的关系,认为“快乐体育园地”是学校体育教育改革中的成功举措,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使学校体育教学跳出了单纯身体教育的圈子,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和终身体育教育将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试论高校体育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理论对策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体育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基本精神相一致,所以在高校体育中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既是其面向未来的教学目标之一,也符合“培养人才”这一基本要求。其理论对策有:1.树立正确的现代健身观念;2.认识到“全民健身”思想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征;3.加强“体育就是幸福”的研究和宣传;4.深入开展“体育对智育有促进作用”的宣传和研究;5.认识到“全民健身”与劳动生产力提高的关系。进而形成3项相应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讨论稿)中明确指出:“全民健身计划以全体国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儿童为重点。”作为青少年儿童的集合地学校该如何启动健身计划。笔者从学校体育的现状出发,论述了启动的难点、重点与关键。  相似文献   

19.
我国体育发展要抓好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战略和青少年为重点的全民健身战略的协调发展。为了贯彻落实这一战略思想 ,国家体育总局拟定了“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两个宏伟工程。由于竞技体育在我国长期以来处于优先侧重发展的地位 ,造成了一种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发展不够协调的社会环境 ,学校体育作为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开放的子系统 ,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在学校体育中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能使学校体育成为培养一部分竞技体育人才后备力量的基础 ,另一方面也能使学校体育成为全民健身的“突破口”。两者的协调发展既能提高我国的竞技体育水平 ,又能推广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 ,促进整个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繁荣昌盛 ,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体育强国。1 协调发展应遵循的原则学校体育中既含有竞技体育的因素 ,又含有健身体育的因素 ,因此 ,我们可以把学校体育看成一个系统。从系统观点出发 ,按照系统的特性 ,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在学校体育中协调发展 ,必须遵循以下基本的原则。1 1 目的性原则协调发展作为系统的一种状态 ,需要有一个维持其平衡和有序的中轴。协调作为对系统进行调节的一种手段 ,是为...  相似文献   

20.
论“全民健身计划”的基础理论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全民健身计划”的基础理论应该是以现代“预防医学”为基础的理论知识体系和方法技术。这个方法与技术的知识体系就是以“流行病学”为代表的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