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写作的中心任务,而小说中的人物语言是作者向读者展示人物形象与个性特征的重要途径。生动的人物语言对于性格塑造很重要,可以使作品中的人物丰满而鲜活。其中对话所揭示出的人物情绪、性格、背景等信息对于小说人物形象的生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对话赏析来阐述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2.
王辉  姜卿 《阅读与鉴赏》2007,(3):50-51,49
我们阅读鲁迅先生的《药》《祝福》《故乡》《一件小事》等作品时,就会发现一个鲜明的特征——那就是善于运用对比来刻画人物形象,来透视人物的灵魂,表达深遮的思想。这种手法在小说《孔乙己》中的运用可谓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浑然天成又全无斧凿痕迹,且对比形式多样,无处不在,今人击案叫绝。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一问世,就在社会生活中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已成为穷酸和  相似文献   

3.
老舍是著名的语言大师,他的戏剧《茶馆》时代气氛足,语言精炼、幽默。以极其普通的日常口语将人物的身份、性格展现出来。《茶馆》的剧中人物对话经常十分简短,却在浓缩的语言中包含丰富的内容,三言两语便能写出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勾画出一幅幅生动的人物形象,充分显示出了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力。  相似文献   

4.
“作文中的对话”是指作文中的人物互相对答交谈的语言;有人把它叫作“对话描写”、“人物语言描写”。“对话”是塑造人物形象、发展故事情节、表达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要写好对话,必须把握住人物的个性,必须把人物之间的关系和话是谁说的、怎样说的都叙述清楚。 鲁迅的杂文《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主要借助对话,刻画了三个人物形象,揭示了三种人的处世哲学和态度。聪明人世故、圆滑、怕事、随机  相似文献   

5.
会话含义最早是由著名语言哲学家格莱斯(Paul Grice)提出来的。会话含义分析现已成为现代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该文从合作原则出发,对《绝望的主妇》中的对话进行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剧中的人物对话,揣摩说话人的会话意图,探讨会话含义产生的原因和目的。这不仅有助于观众更加理解剧中的人物形象,而且有助于观众感受语言的独特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写好人物的语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红楼梦》语言最特殊、最成功的地方首推人物语言方面。作者运用对话、独白,诗词曲赋等多样化的艺术手段,把每个人物复杂多样的性格特征描绘得分寸适宜.《红楼梦》语言艺术的成功运用,使人物形象更为生动,更具有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老舍先生曾说:“人物对话很重要,对话是人物性格的索引。”语言是展示人物性格特征的镜子,小同性格的人,有着小同的个性化语言。语言同时也是袒露人物内心世界的窗户,有时三言两语,就能凸显人物个性特征,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8.
作为陈忠实先生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白鹿原》切实体现了巴尔扎克的那句"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白鹿原》中的人物个性鲜明而各不相同,他们的人物特点与语言不可分割又相互联系。为了认识和理解人物形象的精神、文化内涵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从而客观地评价作品的文学价值,本文将从语言整体和方言词汇的角度出发,浅析人物语言的表现力,探讨语言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第二学段3~4年级的阅读教学目标: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我们知道,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如何在教学中实现阶段阅读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我们教者的研究方向。《去年的树》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是一篇拟人体童话,它主要是通过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在通俗易懂的语言  相似文献   

10.
正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对话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相互交谈。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我们在课堂中如何将"对话教学"教出彩,对此,我进行了如下思考。一、对话教学教什么1.学会从提示语和话语两部分读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以《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为例。"祖父铲地,我也铲地"这一段的对话描写,就可以引导学生"读对话,明人物"。  相似文献   

11.
小说这种文学样式主要以环境的描写,人物的刻画为主,如何使人物跃然纸上,形象鲜明生动成为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   《子夜》是茅盾先生的代表作,作者在《子夜》“新后记”中强调要塑造“创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主人公吴荪甫便是这样一个典型人物。作者运用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多种手段刻画出一个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人物形象。   《子夜》第 12章人物描写较为集中,成功的对话、心理、神态描写掀起了全书的高潮。人物出场十分直截,开头就将矛盾又焦虑的内心世界呈现在读者面前,一个个愁结,一桩桩心事排山倒海…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作家田彬的长篇小说《青诀》从人物对话和动作构成的场面描写推进故事情节,采取了中国小说叙事的传统模式,呈现出浓厚的传奇故事性。故事化特征主要表现在叙事情节、相对固定的叙述视角表现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多主角塑造人物形象。传奇性特征主要表现为题材的奇特性、情节和人物形象塑造的传奇性。“真实性”缺席的情节设置、审美缺席的任性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小说的艺术力量。  相似文献   

13.
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对话,而人物对话也有其自身个性化和口语化特征。本文通过分析巫宁坤的译作《了不起的盖茨比》,探讨在翻译中译者如何发挥其主体性,再现小说对话的个性化和口语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
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作家将生活中真实的感受和深厚的认识积淀提炼为文学形象时 ,就使得文学作品中人物画廊里的人物形象多姿多彩。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很多鲜活的人物形象足以说明这一点。如《水浒》中的郑屠、《儒林外史》中的胡屠户和《狼》中的屠户这三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就可看出作家对生活的提炼艺术。《水浒》中的郑屠、《儒林外史》中的胡屠户这两个人物是作为被批判、讽刺的形象定格在文学作品中的 ,而蒲松龄的《狼》中的屠户形象则以一个被赞颂的对象存放在智勇的文件夹中。屠户是人们对从事屠宰业的专职人员的称谓。在封建时代…  相似文献   

15.
正阅读主题:最美的力量——含泪的微笑【阅读内容】六上语文主题丛书第二册"最美的力量——含泪的微笑"单元:《夏洛的网》(节选)《最后一片叶子》《穷人》《小抄写员》《小丑的眼泪》《一碗清汤荞麦面》。【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六篇课文,理解词语。2.品读描写人物语言、心理活动的句子,感受作者抓住人物对话及心理活动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  相似文献   

16.
从语用学角度,运用语用原则之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就张爱玲的成名作之一——《倾城之恋》中的部分典型对话为分析对象,探讨小说人物的心理和个性,指出对话对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叙事类作品占了较大比例。"人物、情节、环境"是叙事作品的基本要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基于此,教师在教学叙事类作品时要做到:梳理课文脉络,把握故事情节;抓住关键细节,感受人物形象;品味文本语言,体会主旨情感;关注场景描写,促进文本领悟;领悟言语智慧,学习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8.
《两厢记》在语言的个性化方面取得重大的成就,剧中通过人物的对话、独白、潜台词、摹拟剧中人物语言等多种表现手法。突出人物语言的个性特征。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正>学习语文的过程本质上是学习语言知识、培养语言能力的过程,而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所以学习语文的过程又是一个思维训练、发展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年级学生要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一、唤起注意,让学生的复述富有条理——语言连贯离不开敏捷性思维  相似文献   

20.
学生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学感悟能力,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初步感受作品形象的生动和语言的优美,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而本文在写作上特色鲜明:通过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作者这种高超的艺术技巧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